成人精品毛片_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_久久午夜影院_国产视频亚洲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安卓手游資訊 手游資訊

光與夜之戀長條

納蘭《浣溪沙·記綰長條欲別難》詩詞賞析

納蘭詞·浣溪沙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剪春幡。不禁辛苦況相關(guān)。

詞譯

你又想起,長亭送別時的難舍難分。那一枝枝折下的柳條,輕輕垂下的,不是柳葉,而是花前月下的甜蜜,西窗剪燭的溫馨。而風再吹時,已是芳草天涯。已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有人說,愛過,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卻不知,緣分原是那薄薄的春幡,經(jīng)不起離別的一握揉皺。等縷縷的嘆息聲,在舌尖上舞蹈時,我們已經(jīng)老了。再彼此相望,才發(fā)現(xiàn)那張曾經(jīng)熟讀成誦的臉龐,早已不再相識。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作。清麗典雅,又不失深情婉致。

上闋寫離恨。“記綰長條欲別難”是寫當時分別的情景。“長條”指柳條。在古人那里,柳與離別有密切關(guān)系,古人習慣折柳送別,所以見了楊柳就容易引起離愁,比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未言折柳,只是“忽見”,就離情殷殷了。“欲別難”道盡分離時難分難舍的景況。雖然別情難禁,十分不舍,但一別之后便音容杳然,天各一方了。這句“盈盈自此隔銀灣”襲用《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將自己和戀人比成牛郎織女,分居銀河兩邊。然而牛郎織女還有七夕,還有鵲橋之會,還有“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shù)”,可是作者和戀人之間有什么?故而,作者慨然嘆曰:“便無風雪也摧殘”,意謂而今縱是無風雪摧逼的好時光,也依然是惆悵難耐。此言,直中能曲,凄婉動人。

下闋連用典故,寫企盼之情。“青雀幾時裁錦字”,“青雀”,即青鳥,傳說西王母飼養(yǎng)的鳥,能傳遞信息,后世常以此指傳信的使者。“錦字”,織錦上的字。前秦苻堅時,竇滔未帶妻室赴襄陽鎮(zhèn)守。其妻蘇蕙,因思念丈夫,織綿為《回文旋圖詩》以寄,后世常以此指妻子寄書丈夫,表達相思之情。此句是說盼望著對方音信的到來。接下是“玉蟲連夜剪春幡”。春幡,是指立春日做的小旗。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于家人之頭,或綴于花枝之下。”辛棄疾《立春日》也有“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看來這“春幡”當為女子所剪,那么“玉蟲連夜剪春幡”所言對象已經(jīng)不是作者自己了,而是作者想象彼女正在燈下挑燈剪春幡的情景,這不禁讓人疑竇頓起:上句分明是言作者自己,而這句怎么猝然言彼呢?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上句是盼信,既然錦字不回,作者只好思緒飄然離身,飛入她處,好悉知她的境況如何了。而女子剪幡,好像是盼春,其實是盼望著與情人重聚。此之筆法,堪稱紆回曲折,含不盡意。但是這些愿望都成了無望。一句“不禁辛苦況相關(guān)”,讓人頓從云端跌落,于是失落、幽傷縈懷,難以排遣。

關(guān)于夜湖的詩句

1.誰有關(guān)于晚上夜景的湖水詩句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望織女詩

(范云)

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

不辭精衛(wèi)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結(jié),一心萬處懸.

愿作雙青鳥,共舒明鏡前.

舟夜書所見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描寫洞庭湖的詩句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全文詩句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說。其全文詩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翻譯】

在巴陵放眼遠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深長。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

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翻譯】

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翻譯】

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云邊上買桂花酒去。

《春夜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益。其古詩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翻譯】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shù)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3.描寫夜西湖的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蘇軾)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清秋(歐陽修)天下西湖36處歐陽修去了2處: 1.終潁州西湖 2。

何不擇揚州西湖蘇軾愛杭州西湖,贊美她,為何不終杭州西湖值得深思矣!!!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歐陽修)題臨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錢塘江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雷峰夕照 [元]尹廷高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蘇堤春曉 [明]楊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曲院風荷 [明]王瀛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雙峰插云 [清]陳糜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湖心亭 [清]許承祖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平湖秋月 [宋]孫銳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涌金門見柳 [元]貢性之涌金門外柳如金,三日不來成綠陰。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南屏晚鐘 [明]萬達甫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夜泛西湖 [明]董斯張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花港觀魚 [清]許承祖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樂似魚。西湖柳枝詞 [清]田庶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西湖留別 [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huán)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題磻溪垂釣圖 [唐]羅隱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重別西湖 [唐]李紳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岳鄂王墓 [元]趙子昂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憶西湖 [明]張煌言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西湖雜詩 [清]黃任珍重游人入畫圖,樓臺繡錯與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為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shù)六橋。

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南游吟草 [現(xiàn)代]郁達夫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西湖 [清]周起渭天邊明月光難并,人世西湖景不同。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廣寒宮。

4.有關(guān)洞庭湖的詩句

有關(guān)洞庭湖的詩句蠻多的。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全文詩句如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翻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

其全文詩句如下: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說。其全文詩句如下: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翻譯】在巴陵放眼遠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

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深長。《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全文詩句如下: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翻譯】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起,心海涌波。

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歌》。《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古詩全文如下: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翻譯】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云邊上買桂花酒去。

《春夜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益。其古詩全文如下: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翻譯】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shù)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同王徵君湘中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謂。

其古詩全文如下: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翻譯】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瀟水和湘水緩緩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鄉(xiāng),只能在萬里之外做返家之夢。

離家遠游之客五更夢醒,更加寂寞憂愁。不用打開書套,只想登上酒樓。

我的朋友都在長安和洛陽,什么時候能和他們一起暢游。《別舍弟宗一》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柳宗元。

其古詩全文如下: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翻譯】生離死別人間事,殘魂孤影倍傷神;柳江河畔雙垂淚,兄弟涕泣依依情。奸黨弄權(quán)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余生。

桂嶺瘴氣山林起,烏云低垂百疫行;欣聞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會惟賴南柯夢,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荊門現(xiàn),云煙繚繞恍若真。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翻譯】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

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

其全文詩句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憾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翻譯】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登岳陽樓》作者是宋代文學家陳與義。其古詩全文如下: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翻譯】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

為避戰(zhàn)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全文詩句如下: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翻譯】登上岳陽樓,遠望天岳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無際。

雁兒高飛,帶走了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

5.洞庭湖的詩句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注釋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

(4)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5)山水翠:湖光山色。

(6)白銀盤:形容洞庭湖。

(7)青螺:青色的田螺,這里用來比喻湖中間的青山。

譯文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6.夜游西湖的詩句

關(guān)于“夜游西湖”的詩句:

1、《夜泛西湖五絕》年代:宋作者:蘇軾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今夜吐艷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

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漁人收筒及未曉,船過惟有菰蒲聲。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見空茫然。

2、《西湖夜泛》年代:明作者:吳鼎芳

疏雨洗空翠,來看湖上山。斷橋芳柳外,小艇白鷗間。

月在美人遠,春忙流水閑。西陵猶喚酒,燈影出花關(guān)。

7.描寫“夜游西湖”的詩句有哪些

1、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宋代歐陽修

譯文【西湖風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鮮麗。鷗鳥白鷺安穩(wěn)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不停的管弦樂聲。那風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鋪成的田野,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呢,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2、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宋代歐陽修

譯文【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后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彩畫游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游客歸去。】

3、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宋代歐陽修

譯文【西湖風光好,你看那夕陽映著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欄桿邊上涼風習習,帶來了陣陣蓮荷清香。這拂水的涼風,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4、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zhàn)水風涼。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唐代白居易

譯文【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聽完高僧佛經(jīng)講解劃船回去。因為盧橘飽含雨水,所以其果實沉重而低垂,棕櫚的葉子隨著清風的吹動相互擊打著。湖上的水氣迷蒙,微波動蕩,水天一色,望湖上瓊樓珠殿,參差不去,倒映在夕陽下。回到對岸,請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萊宮一樣,坐落在水中央。】

5、山光如淀,湖光如練,一步一個生綃面。叩逋仙,訪坡仙,揀西湖好處都游遍,管甚月明歸路遠。船,休放轉(zhuǎn);杯休放淺。——《西湖雜詠·春》元代薛昂夫

譯文【遠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潔,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畫。去尋訪林逋的梅花仙鶴,再去蘇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個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還遠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兒啊不要轉(zhuǎn)頭,對著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淺了。】

關(guān)于柳的思戀詩句

1.用柳樹表達思念的詩詞句(要具體的

《詩經(jīng)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張九齡:"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盧照鄰:"攀折聊將寄,軍中書信稀";韋承慶:"萬里邊城地,三春楊柳節(jié).不忍擲年華,含情寄攀折";崔湜《折楊柳》詩:"二月風光半,三邊戍不還;年華妾自惜,楊柳為君攀."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梁簡文帝《折楊柳》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李白《折楊柳》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李賀《致酒行》。

2.帶柳字的詩句思念

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李白·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重,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韋莊金陵圖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摸魚兒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車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用“柳”表現(xiàn)思念、惜別的古代詩句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楊花”就是柳絮。蘇軾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4.含楊柳思念的詩句

宋·晏幾道: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折柳贈別

折柳贈別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行旅風俗,在詩文、戲曲和小說等文學作品中對此均有反映。《三輔黃圖·橋》:"霸(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這是有關(guān)折柳贈別的最早文字記載。因此一般認為此俗形成于秦漢時。這座富有特殊文化意義的古橋,迄今還橫跨在西安市東郊灞水上,有"灞柳風雪"之稱,列入"關(guān)中八景"。

折柳贈別習俗是如何形成的?或日戰(zhàn)國末年,秦將王翦率兵伐楚,關(guān)中父老送至灞上。時值暮春,翠柳低垂,風吹絮落。父老們折下鮮嫩的柳枝,插在出征將士的盔甲上,以示祝吉。后來,秦軍平燕滅齊,連年出關(guān),折柳贈別逐漸成為送行定式,并隨秦的統(tǒng)一普及為全國性的習俗。

上述民間傳說于史籍記載無征。因而多數(shù)人認為折柳贈別習俗的形成,與"柳"、"留"諧音有關(guān),折柳以贈行人,是借此表達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歌詠,反映了這種諧音取意的民俗文化內(nèi)涵在西周時已經(jīng)產(chǎn)生。

另一種解釋是,折柳贈別是對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視柳樹為可以辟邪卻鬼的"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段成式《酉陽雜俎》載:"三月三日,賜侍臣細柳圈,言帶之可免蠆毒。"此外還有清明時節(jié)貼柳葉于鬢之俗,稱為"柳葉符",也點明柳的符箓性功能。凡此,均能映證折柳贈別的避邪寓意--行人帶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遠遠躲開,確保旅程的平安。

有人指出,古人的折柳贈別不僅用于親朋相別之際,還用于對遠方家人親友的思念,如崔湜《折楊柳》詩:"二月風光半,三邊戍不還;年華妾自惜,楊柳為君攀。"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這種懷遠之情的發(fā)展,是將折下的柳枝寄給所懷的對象,唐詩中抒寫這種情懷與風俗的篇章甚多,如盧照鄰:"攀折聊將寄,軍中書信稀";韋承慶:"萬里邊城地,三春楊柳節(jié)。不忍擲年華,含情寄攀折";張九齡:"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等等。由此引出折柳贈別習俗深層的文化蘊涵:柳是故里和親情的象征,行人游子不僅能夠借以慰藉羈旅異鄉(xiāng)的寂寞孤獨,而且能夠時常激發(fā)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懷念。準此,李白所謂"此夜笛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的寓意,便是最為貼切的解釋。

5.關(guān)于思念的詩句并且含有柳絮

蝶戀花(春思)吳禮之

春夢又還隨【柳絮】。等閑飛過東墻去。

踏莎行·柳絮風輕謝逸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

吹柳絮(鷓鴣詞)賀鑄

閑倚繡簾吹【柳絮】,問何人似冶游郎。

大德歌·春關(guān)漢卿

子規(guī)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斗銜泥。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馮延巳

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

6.關(guān)于思念的詩句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別》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楊萬里《寄陸務觀》

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趙嘏《江樓有感》

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云階月地依然在,舊逐空香百遍行。——黃仲則《感舊》

悠悠塵客思,春滿碧云中。——白居易《送文暢上人東游》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琴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瀟湘神》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薛濤《秋泉》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7.寫柳的詩句,以及表達的感情

詠柳詩歌賞析柳樹是古代詩歌中的重要意象。

圍繞它,無數(shù)文人學士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的華章名篇。研究它們,分析它們,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一環(huán)。

現(xiàn)擇其一些名篇加以分析。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該詩運用擬人手法,將柳樹比成一個風姿綽約的小家碧玉,嫵媚動人,又運用設(shè)問加比喻的妙句,把春風比做一位能工巧匠,歌頌了充滿生機的春光,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贈柳李商隱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詩歌首聯(lián)作者好象站在云天之上,視野從長安的章臺街巷延伸到楚地的郢路,到處都是滿目的柳樹。人人都說它風流無比,我來到這兒又正是它最漂亮的時節(jié)。

沿著小橋一路走去,小橋到了盡頭,而放眼望去,順著長堤看去,一眼望不到頭。頸聯(lián)對仗工整,表現(xiàn)了作者對柳樹的熱愛之情。

尾聯(lián)“忍”其實是不忍。怎能忍心看著柳絮飄花,飛上酒樓,撲打酒旗。

因為柳絮一飛,春天就即將過去。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春光的熱愛。

柳李商隱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復帶煙。

本詩描寫的是秋日之柳,卻先從春柳寫起。柳條飛舞,追逐著東風,在酒筵之上,跟隨著舞女翩翩起舞。

旖旎的春光使人如癡如醉,樂而忘返。三四句卻陡起波瀾,如何肯到了凄清的秋日,在斜陽之下,在陣陣蟬鳴聲中,垂柳又該多么傷感呢?詩歌欲揚先抑,寄托了作者個人的無限感慨,自傷時光飛逝,而個人卻無報國之門,郁郁不得志。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詩集中,單以柳為題的詩,就多達十幾首,詩句中用到柳字的就更多了。大致分來,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詠柳喻人在眾多植物中,楊柳抽絲發(fā)芽是較早的,因此常為敏感的詩人捕捉來描寫春天。約定俗成,楊柳成為春天的象征。

這類詩的代表作是《贈柳》:“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首聯(lián)寫柳樹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寫出了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春天。

頷聯(lián)寫柔長的柳枝在春風的吹拂下,翩躚起舞。“風流”“婀娜”寫了柳的體態(tài)輕盈,宛若妙齡女郎,非常動人。

頸聯(lián)、尾聯(lián)寫綿延不斷的柳色牽引著詩人的目光,越過橋堤,來到了繁華的人間。花飛似“雪”則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而其中也暗含離凋謝不遠的意味,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

全詩八句,純用白描,篇中不著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而字里行間仿佛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身影,婀娜多情。詠柳實際是詠人,對柳的愛憐也就是對人的依戀和思念。

二、詠柳自傷楊柳柳枝纖細苗條,與美女的身材相吻合,因此古人常以楊柳作為美女的寫照。這類詩的代表作是《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詩寫的是寫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你看,在士女如云的樂游苑上,在繁華似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飄然起舞的舞女在熱鬧的舞筵上結(jié)合了起來,分不清誰是舞女,何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優(yōu)美!而眼前的秋柳,卻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景象。

“清秋”“斜陽”“秋蟬”點染了環(huán)境的凄涼,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詩人正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表達了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

全詩句句寫柳,卻不著一個“柳”字。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

詩人年輕時充滿幻想和信心,懷有遠大抱負,正如洋溢著勃勃生機的春柳。然而由于黨爭傾軋,詩人一直過著一種沉淪的生活,詩中經(jīng)歷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詩人自傷遲暮、自嘆身世的真實寫照。

三、詠柳送別柳諧音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絲柔長,風吹而成纏綿難舍之狀,故古人常折柳送別。

這類詩的代表作是《離亭賦得折楊柳》:“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對于無可奈何的分別,只能暫時憑借杯酒來驅(qū)遣離愁。

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保重身體。除了死亡沒有比分別更痛苦的了,春風就不要吝惜長長的柳條,讓分別的人們盡量攀折吧!面對楊柳依依,枝條曼舞,一派多情難舍之狀,友人卻要分別而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生怨?四、渲染氣氛在李商隱的詩中,有不少詩句借用柳樹,或正襯,或反襯,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

前者如《隋宮》中的兩句:“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正面渲染了隋朝亡國后的凄涼景象。

后者如《二月二日》中的兩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花、柳、蜂、蝶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志,但它們卻不會顧及人的悲歡哀樂,這和失去了生命的春天的詩人形成了鮮明對照,從而反襯出詩人的凄苦心境。

《詠柳》賞析馬茂元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寫楊柳,該從哪兒著。

標簽: 手游

聲明:

1、本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所有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作者文責自負。

2、本網(wǎng)站部份內(nèi)容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整理,對于不當轉(zhuǎn)載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wǎng)不承擔責任。

3、如果有侵權(quán)內(nèi)容、不妥之處,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刪除,請聯(lián)系

手游對比

  1. 星球改造者VS魔王大亂斗破解版
  2. 貓咪戰(zhàn)爭meow warsVS袖珍城市
  3. 對馬島忍者世界小米版VS一念龍途至尊呂布
  4. 修真道人手游VS融合妙妙屋
  5. 我的夏日水上樂園VS熱血江湖手游國際服
  6. 亂古仙王手游VS奇奧英雄傳內(nèi)購破解版
  7. 攻守道VS指揮官手游官方公測正式版
  8. 風云諸侯亂世英雄VS名將錄之烽火三國
  9. 櫻花學校VS叱咤封神手游
  10. 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完整版VS暗黑熱血高爆版
  11. 皇者h5微端版VS古清風沉默傳奇
  12. 比得兔隱藏的世界正式版VS點擊貓空閑英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雅江县| 朝阳县| 慈利县| 文成县| 富阳市| 汤阴县| 宽甸| 江源县| 大港区| 东阿县| 临江市| 桓仁| 阿勒泰市| 湟源县| 西乌| 涞源县| 荥经县| 新丰县| 洪洞县| 玉环县| 岫岩| 肥乡县| 农安县| 临沂市| 基隆市| 庆安县| 阿合奇县| 海林市| 定州市| 教育| 鄢陵县| 万荣县| 宁波市| 盘山县| 罗城| 丹巴县| 林甸县| 永仁县| 大田县|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