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夜之戀》里面封神文案查理蘇篇
✨"親愛的,你是否能感受花兒綻放的喜悅?"
“每一分錢,只為你的笑容而花,才顯得價值非凡。”
"我承諾,無論你在何處,我都會追尋你的足跡。"
"無論你成為夜空的繁星,或是落葉的軌跡,我都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尋覓你。"
"感謝你,我的未婚妻,你的聲音是我黑暗中的明燈。"
在虛幻與現實的交織中,你的聲音猶如破曉的曙光,驅散了我心中的陰霾。
這片土地積聚了我的財富,但與你相比,它們都顯得微不足道。
那些視生命為籌碼的人不乏其人,但我選擇不走他們的預設路線,因為有你,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未婚妻,我似乎無法再握緊手術刀,因為那份對你的牽掛,讓我失去了原有的信念。
末日并非意味著所有希望的終結,我相信,那樣的日子不會降臨,直到我們共度一生。
對我來說,與你分離才是真正的世界盡頭,而你的笑容,是我心中永恒的希望。"
"我知道,你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來,但我請求,再多忍耐片刻,讓愛在時間的海洋中靜靜綻放。"
在那靜謐美好的瞬間,我們的愛將凝固為世間最后的溫柔記憶,如同璀璨的文明遺產。
婚姻,是自愿戴上愛的枷鎖,但這份枷鎖,卻因你而變得甜蜜而珍貴。
"傻話,無論你在何方,我都會緊隨其后,你無法擺脫我,就像我們的愛情,從始至終。"
"我對自己技藝無比自信,但與你相關,我無法承受失敗,因為我愛你,無以復加。"
耳邊回響的,是你的名字,查理蘇,那個提醒我不能犯錯的聲音,卻也提醒我,你是我生命的唯一。"
我以玫瑰之名,點燃愛的火焰,將熾熱的情感獻給你,愿我們的故事,如同瑰寶般珍貴。
意大利街頭的偶然相遇,預示著未來在光啟市民政局的約定,我們的愛情故事,正徐徐展開。"
即使身處熱帶雨林的蝴蝶翩翩,我仍緊握你的手,與你共享每一份瞬間。
每一塊石頭都有它的故事,我更愿傾聽你,那隕石般劃過天際的傳奇。"
勝利的果實,我寧可讓它腐爛,也不愿與他人分享,因為你的笑容,勝過一切。
當我振翅飛翔,那片空中的黑羽,是我對你的思念,如同嘆息般輕輕落下。"
記憶力,是我對你的深情,關于你的點點滴滴,如同烙印,永生難忘。
概率論無法計算的巧合,是你賦予了我浪漫的奇跡,你是那獨一無二的奇跡制造者。"
你的恐懼和驚訝,我愿盡我所有去接納,直到你愿意,我將用整個世界,緊緊擁抱你。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無論未來如何未知,你我之間,永恒的牽絆,永不消逝。"
心中的刺,因你的存在而更深,每一次你的笑容,都是我守護的動力。
你如春光中最美的風景,獨一無二,星星在你頭頂閃爍,訴說著我們的故事。"
游戲人間的我,只為遇見你,而愿意放棄一切,用一生的時光,守護你的幸福。
紅豆生于南國,但你帶來的相思,超越了季節的邊界。你是皎潔的月,我愿做那捧月的星。"
遇見你,我的世界只剩你,星辰大海,皆不如你,你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顆星。
無法拯救自己的人,何以拯救他人?但為了你,我愿意挑戰自我,用愛,去拯救世界。"
在游戲與守護的交織中,我找到了你,我的世界因你而完整,我愿用一生,守護這份獨一無二的愛。
對仗與對偶有什么區別
1、概念不同:
對偶,是一種修辭格。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這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形成表達形式上的整齊和諧和內容上的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對仗,是指詩詞創作及對聯寫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詩詞聯句在對偶基礎上,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一致,平仄相對”,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上重復使用同一詞語。
2、語言形式不同:
格律詩詞的對仗使語言音韻和諧,增強了節奏感和音樂美,達到表現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詩詞的對仗要求也就甚為嚴苛,符合上述原則的詩詞聯句便是對仗的;否則就是不對仗或對仗不工穩,這是詩詞創作所不允許的。
對偶和對仗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形式。所謂“相象”,是說它們相同之處較多而不同之點較少。
3、運用方式不同:
如《辭海》“對仗”條下注釋曰:“指詩文詞句的對偶。”陜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學辭典》則解釋“對偶”為“修辭方法一種,詩歌中叫‘對仗’。”
如此以“對偶”注“對仗”,用“對仗”釋“對偶”的輾轉解說,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結果是使人誤以為“對偶”與“對仗”是一回事,是一個概念的兩種稱謂。
總結來說:對偶用于散文和詩歌,對仗只用于律詩或對聯。對偶上下句可以有相同的字,對仗上下聯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對偶上下句不講究平仄相對,對仗上下聯必須平仄相對。
擴展資料:
對仗又稱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
對偶通常是指文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意義相關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構成的修辭法。對偶從意義上講前后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從形式上看,前后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戒律感。嚴格的對偶還講究平仄,充分利用漢語的聲調。
與梅,松,竹有關的詩
歷代詠梅詩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早梅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墨梅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墨梅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墨梅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清平樂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詠松詩
<新秦郡松樹歌>王維
青青山上松,數里不見今更逢。
不見君,心相憶,此心向君君應識。
為君顏色高且閑,亭亭迥出浮云間。
<戲韋偃為雙松圖歌>杜甫
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白摧朽骨龍虎死,黑人太陰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偏袒右肩露雙腳,葉里松子僧前落。
韋侯韋侯數相見;我有一匹好東絹,重之不減錦繡段。已令拂拭光凌亂,
請公放筆為直干。
<孤松吟酬渾贊善>盧綸
深山荒松枝,雪壓半離披。朱門青松樹,萬葉承清露。
露重色逾鮮,吟風似遠泉。天寒香自發,日麗影常圓。
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捧君青松曲,自顧同衰木。曲罷不相親,深山頭白人。
<澗底松>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洞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題遺愛寺前溪松》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莊南杰
古松歌
山上山下松,森沈翠蓋煙。龜鱗犀甲鎖支體,
泉聲雨腳洗春風。深碧麈尾掃冥蒙,淺黃龍腹盤穹崇。
拏天攫地數千尺,恐作云雨歸維嵩。維嵩成大廈,莫遣邂逅逢樵者。
詠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于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竹
(明)李日華
清風一榻水云邊,不獨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書來作枕,夢中熟記筼筜篇。
筍竹二首
(清)鄭板橋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愿辟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題畫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氣不撓,參天節何勁。
平生觀物心,獨對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
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臥。
竹石軸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難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擱筆,清風已凈肺腸泥。
詠竹
(清)紀瓊
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
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里。
詠竹
(明)李日華
逗煙堆雨意蕭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記卻灑瓢深草里,醉醒月出來尋。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唐)李賀
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二、
斫取青光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三、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歸臥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題劉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數徑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廢竹色死,宦家寧爾留。
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新竹
劉兼
近窗臥砌兩三叢,估靜添幽別有功。
影縷碎金初透日,聲敲寒玉乍搖風。
天憑費叟煙波碧,莫信湘妃淚點紅。
自是子猷偏愛竹,虛心高節雪霜中。
東湖新竹
陸游
插棘掠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初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云溪觀竹戲書二絕句
陸游
氣蓋冰霜勁有余,江邊見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
溪光竹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饑。
初食筍呈座中
(唐)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心?
湘竹詞
(唐)李商隱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酬人雨后觀竹
(唐)薛濤
春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竹離亭
(唐)薛濤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鉆墻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庭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氣伶傖學鳳凰。
(詩竹)
(三國)關羽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弧葉淡,終久未凋零。
詩謎
想當年幽居深山,綠鬢婆娑,
引多少騷人墨客。
自歸郎手,經了多少風波,
受了多少折磨。到
直落得青少黃多!休提起—提起來,
珠淚滿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種,欲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鼓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墨竹圖軸
(明)夏昶
聞群初夏盡交歡,寫贈瑯環著意看。
但愿虛心同晚節,年年此日報平安。
題蘭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過新梢出短墻。
塵上不飛人跡斷,碧陰添得晚窗涼。
陳陶.唐(847-859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陽人。
題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復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嘯風清獨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間。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云。
竹十一首之二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乘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甕鎖龍泓。
驚巢翡翠無尋處。閑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嵐帚亞思祖。綠潤偏多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閑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
山童泥氣青驄馬。騎過春泉掣手飛。
竹十一首之六
須題內史瑯塢。幾醉山陽瑟瑟村。
剩養萬莖將掃俗。莫教凡鳥鬧云門。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間靈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誰識雌雄九成律。子喬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雛時紫米香。野溪羞色過東墻。
諸兒莫拗成蹊筍。從結高籠養鳳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節呼龍萬里秋。數節垂海六鰲愁。
更須瀑布峰前種。云里欄干過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誰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
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閉玉叢。湛陽一祖碧云空。
不須騷屑愁江島。今日南枝在國風。
王安石.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云蒸久未干。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墻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陶淵明.東晉(365-427)。潛,元亮。
江西九江人。
桃花園詩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
歸園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悠不復返。
歸園田居
井灶有遺處。修竹帶平津。
王貞白.唐(895年進士)。有道。
江西永豐人。
洗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
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
錦籜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饌稱清虛。
有時記得三天事。自相瑯節下書。
孫峴唐文山。江西贛州人。
送鐘元外賦竹
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
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云。
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
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
樂史.宋(930-1007)。子正。
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慈竹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
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鄆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
朱熹.宋(1130-1200)。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次韻擇之詠竹
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
移自溪商園。種此墻陰路。
墻陰少人行。來歲障幽戶。
公濟因君次韻
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日日來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
猶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鄭谷.唐朝(851-910)。江西宜春人。
竹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楊萬里.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寶貴天。
泳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見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棲雀子猷魂。
李覯.宋(1009-1059)。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齋題事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郭玨.元(1316-1375).彥章,靜思。江西吉水人。
寄宋竹坡
久欲從君借竹看,東風又長碧瑯。
午陰坐久晴云落,夜漏眠遲白露轉。
韭葉連畦從料理,菊花分逕共平安。
洞簫一曲載新管,石上雙吹翠袖寒。
劉過.宋(1154-1206)。改之,龍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園春.寄孫竹湖
問訊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歸。道吳山越水,
無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
劉敞.宋(1019-1068)。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
曲水臺竹間默坐
林履不能遠。逍遙池上林。
微風起眾響,炎日隔繁陰。
瑞竹
聳節偶相并,雪霜終不迷。
應將古人比,孤竹有夷齊。
竹岡
層岡南面起,仰見檀欒姿。
詰曲成幽洞,因堪象武夷。
詠庭前箭竹
冉冉東南美。托根那在茲。
鳳凰不可待。歲月方屢移。
非復山林意。空余霜霰姿。
清風有時至。獨與幽人期。
竹床
櫛櫛裁修竹,熒熒粲寒光。
浮筠凝煙霧,疏節留雪霜。
甘寢百疾解,側身夏日長。
此時四海波,亦己知探湯。
嗟我智慮短,茍為安一床。
種竹偶書
少有王子癖,長憐此君雅。
常嫌地喧窄,不敢謀瀟灑。
昨日有客來,勸我栽砌下。
感荷知我心,遂得移繞舍。
其中置磐石,可以措尊箔。
于此更一座,以待違名者;
山禽時復來,請轉如郊野;
其余印無見,不辨春與夏;
吾惟厭時俗,人亦來者宴。
順然雨無議,外譽馬足假。
薦福壽竹亭
茲亭四時好,秀色映長松。
靜境非千畝,幽人如素封。
吹聲偏洗耳,暑晝亦成冬。
暫到還忘返,心知叔夜慵。
勸思弟于南軒種竹
世皆笑幽獨,何不少自貶。
種竹南軒間,亦足以相檢。
況茲歲華晚,眾卉日凋斂。
清節良自如,栽培匪為諂。
豈知窗戶側,秀色窺茬苒。
會茲東南美,相對情不慊。
楚人昔頌桔,行此伯夷忝。
此君最孤高,堅直難外掩。
凜氣有精粹,筠光射圭琰。
他時雪中客,往往疑清剡。
爆竹
節物隨時俗,端憂見旅情。
土風猶記楚,辭賦謾譏傖。
烈火瑯玕碎,深堂霹靂鳴。
但令休息瞰,非敢愿高明。
墨竹
羈游念此君,子墨慰幽人。
灑脫不經思,蒼筤如出塵。
交加月下影,濃澹霧中筠。
試作吳山想,瀟瀟意亦真。
陳郎中竹園
蒼竿十余畝,歲晚色更好。
詰曲逗遠村,深沈象晴島。
鳴禽自相應,風葉不待掃。
向事主人心,白頭三署老。
城下種竹今春極有佳
環城密竹舊檀樂,春筍新成幾萬竿。
池上龍蛇驚蟄起,軍中矛戟繞營看。
鳥啼窈窈千重碧,風過蕭蕭五月寒。
緩帶輕裘容自暇,屨棋多向此林端。
鳳凰山笙竹
仙山不記鳳凰時,碧筱空含玉潤姿。
海外雖傳有懈谷,人間似未悟孫枝。
道家正貴知音少,野處還于靜節宜。
千歲重尋樂毅傳,悠悠更覺使人悲。
自東門凡舟至竹西亭
萬竿蒼翠隔晴川,寂寞蕪城三百年。
此地重聞歌吹發,揚州風物故依然。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竹間亭
啾啾竹間鳥。日夕相嚶鳴。
悠悠水中魚。出入藻與萍。
水竹魚鳥家。伊誰作斯亭。
翁來無車馬。非與彈弋并。
刑部看竹郊孟郊體
花妍兒女姿。零落一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綠。
京師多名園。車馬紛馳逐。
春風紅紫時。見此蒼翠玉。
凌亂迸青苔。蕭疏拂華屋。
森森日影閑。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賞。寧辭薦芳醁。
黃昏人去鎖空廊。枝上月明春鳥宿。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俞
野水竹間清,秋山酒中綠。
送子此醋歌,淮南應落木。
暇日雨后綠竹茂,日夕愛君。
佳禽哢翠樹,若與坐人親。
賦竹上甘露
梢梢兩竹枝,甘露葉間垂。
草木有靈液,陰陽凝以時。
深山與窮谷,往往嘗有之。
幸當君子軒,得為叢人知。
物生隨所詫。晦顯各有宜,
聊以助歌詠,兼堪飲童兒。
贈余以端溪綠石枕與蘄州竹簞
端溪琢出月缺樣,蘄州織成雙水紋。
呼兒置枕展方簞,赤日正午天無云。
黃琉璃光綠玉潤,瑩凈冷滑無埃塵。
憶昨開封暫陳力,屢乞殘骸無埃塵。
圣君哀憐大臣閔,察見衰病非虛飾。
猶蒙不使如罪去。特許遷官還舊職。
選材臨事不堪用,見利無慚惟茍得。
一從僦舍居城南,
張仲通示墨竹嗣以篇
數竿蒼翠寫生綃,寄我公齊伴寂寞。
不待雪霜常凜凜,雖無風雨自蕭蕭。
嗟予心志俱誠厚貺,遠漸為報乏瓊瑤。
劉氏竹林小飲
春榮忽已衷。夏葉換初秀。
披荒得深蹊。掃綠蔭清晝。
萬竿交已聳。千畝蔚何富。
驚雷迸狂鞭。霧籜舒文鄉。
謝提刑張郎中寄筇竹柱杖
玉光瑩潤錦爛斑。霜雪經多節愈堅。
珍重故人相贈意。扶持衰病過殘年。
金君卿.宋.正權.江西景德鎮人。
金竹峰
重重巖石插晴空,云際叢開茁萏峰。
疑是葛仙歸沿府,移將江上九芙蓉。
趙師俠.宋(1175年進士)。介之。江西新干人。
菩薩蠻.韻勝竹屏
多情可是憐高節,
濡毫幻出真清絕。
雨葉共風枝,天寒人倚時。
蕭蕭襟韻勝,堪與梅兄并。
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賞音。
晏殊.宋(991-1055)。同叔。江西臨川人。
竹醉日
苒苒渭濱族,蕭蕭塵外婆。
如能樂封殖,何必醉中移。
紫竹花
長夏幽居景不窮,花開芳砌翠成叢。
窗南高臥追涼際,時有微香逗晚風。
夏辣.宋(1019-1058)。子喬。江西德安人。
檻竹
廣廈長廊四面圍,小闌霜雪兩三枝。
簾帷壅蔽無人見,賴有中天日照知。
黃庶.宋(1019-1058)。亞夫,青社,江西修水人。
筇竹枝
琴鶴為友朋,出入常拂拭。
生來節便高,故有扶為力。
署中新栽竹
移作亭園主,栽培霜雪姿。
不辭桃李笑,只待鳳凰知。
少已留風住,疏宜待月篩。
相看時一醉,誰道小官卑。
栽竹
小檻栽培得此君,綠陰疏韻似相親。
從來風月為三友。吟社新添客一人。
憶竹亭
蓬萊楚山底,傍舍竹四圍。
狂鞭入門戶,亂筍爭墻籬。
與竹事還往,相對一束書。
壯長走世路,駑駘強鞭苔。
小亭久不理,漏棟生白芝。
偶庭無花卉,憎有兒女姿。
獨移蒼煙本,慰我千里思。
賦八月竹
我養一軒竹,秋來成綠陰。
萬物有衰意,獨懷霜雪心,
西風嵇叔醉,明月白公吟。
回首看桃李,何嘗費白金。
靈竹
綠陰清韻竹蕭然,歷歷當年泣淚痕。
千古舜妃湘水底,必應憔悴有慚魂。
市得笛竹簟因成詩
八尺枯冰簟一筒,小軒拂拭趣誰同。
樽前聲負干杯月,窗下光贏一枕風。
竹軒
小軒與竹事還往,庭下寂寞無客塵。
開書讀對圣賢語,一畝清風為主人。
竹塢
筍隨人意疏外生,清風如歸自來去。
雖然不與俗子期,陰過鄰家亦銷署。
黃庭堅.宋(1045-1105)。魯直,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
題竹石牧牛
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牛礪角尚可,牛斗殘我竹。
和甫得竹數軒周翰喜而作詩和之
初侯一畝宮,風雨到臥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歲寒心,樂見歲寒色。
翩翩佳公子,當致一窗碧。
黃庭堅和師厚栽竹
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須辰日劚,筍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
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
次韻斌老新畫橫竹
酒澆胸次不能平,吐出蒼竹歲崢嶸。
臥龍偃騫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
睛窗影落石泓外,松梅淺染飽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飛去。
姨母李夫人墨竹三首
深閨凈幾試筆墨,白頭腕中百斛力。
榮榮枯文皆本色,懸之高堂風動壁。
題予瞻墨竹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無象,問取人間老斫輪。
覺范師種竹頌
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兩歲三來訪。
聽風聽雨看成龍,牛羊折角入朝餉。
簡州城東刮地寒,手種檀樂三兩竿。
竹成要作無孔笛,若有靈龜一任鉆。
陳氏園詠竹
不問主人來看竹,小溪風物似家林。
春供饋婦必番筍,百與行人百畝陰。
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拭斤尋。
截竿可比北溟釣,欲贈溪翁誰姓任。
OK,關于光與夜之戀繁陰和《光與夜之戀》里面封神文案查理蘇篇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