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毛片_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_久久午夜影院_国产视频亚洲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安卓手游資訊 手游資訊

光與夜之戀出谷西湖

關于西湖白提的詩句

1.西湖白堤的詩句有哪些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清]吳偉業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念奴嬌·兩丸日月

[宋]劉辰翁

兩丸日月,細看來、也是樊籠中物。點點山河經過了,拔幟幾番殘壁。白是沙堤,蒼然吳楚,一片成氈雪。此時把酒,舊詞還是坡杰。歌罷公瑾當年,天長地久,柳與梅都發。幾許閑愁斜照里,掌上漚生漚滅。滄海桑枯,東陵瓜遠,總不關渠發。簪花起舞,可憐今夕無月。

山行

[宋]陸游

山鳥啼孤戍,煙蕪入廢亭。

堤成陂水白,雨細稻秧青。

草市少行旅,叢祠多乞靈。

最憐投宿處,微火暮晶熒。

2.關于西湖的詩句

“水光瀲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墨總相宜。”這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觀賞西湖之后,對西湖精彩的描述,他把西湖比作一位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美女,一位具有東方魅力的美女――西施。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詩人范成大描寫西湖荷花的詩。每當夏季來臨,輕風拂來,那荷葉便搖搖曳曳,婀娜多姿,給人美的享受。“曲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一,夏日在西湖觀賞荷花,意味無窮,愜意非常。

“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杭州任過刺史,對西湖進行過治理,后人為紀念他,稱為白堤。

白居易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寫的就是此堤。“平湖秋月”三面臨水,樓前水面筑平臺,每當中秋月夜,湖平如鏡,清輝萬頃,可坐平臺賞月品茶,興趣無窮。“斷橋殘雪”在白堤東端,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和許仙就在此斷橋相會

3.關于蘇堤和白堤的古詩文,不要太長,五六句就行了

蘇堤春曉。

明·楊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鳥。何處黃鸝破暝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蘇軾《筑堤》詩: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墻猶在草芊芊。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又詩:惠勤、惠思皆居孤山。蘇子倅郡,以臘日訪之,作詩云:天欲雪時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

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臘月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云山前路盤紆。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天寒路遠愁仆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水合,但見野鶴盤浮屠。茲游淡泊歡有余,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泛湖度六橋堤》王世貞拂幰鶯啼出谷頻,長堤夭矯跨蒼旻。

六橋天闊爭虹影,五馬飆開散曲塵。碧水乍搖如轉盼,青山初沐競舒顰。

莫輕楊柳無情思,誰是風流白舍人?《西湖》李鑒龍花柳曾聞暗六橋,近來游舫甚蕭條。折殘畫閣堤邊失,倒入山光波上搖。

秋水湖心眸一點,夜潭塔影黛雙描。蘭亭感慨今移此,癡對雷峰話寂寥。

《春題湖上》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堤:十錦塘明代王稚登湖邊綠樹映紅闌,日日尋芳碧水灣。春滿好懷游意懶,鶯撩吟興客情閑。

波中畫舫樽中酒,堤上行人岸上山。無限風懷拼一醉,醉看舞蝶繞花間。

4.描寫西湖的詩句

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5.有關西湖龍井茶的詩句有哪些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北宋·林和靖白云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與松色勸三巡。《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明朝·劉邦彥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

竹里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詩禪,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謝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劉士亨金粟金芽出焙篝,鶴邊小試兔絲甌,葉含雷信三春雨,花帶天香八月秋。味美絕勝陽羨產,神清如在廣寒游,玉川句好無才續,我欲逃禪問趙州。

《試茶》明朝·陳眉公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園。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

《龍井試茶》明朝·童漢臣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飲龍井》明朝·孫一元眼底閑云亂不收,偶隨麋鹿入云來。平生于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游龍井寺》明朝·屠隆藕花菱葉傍輕鷗,路入南山景更幽。赤日未消團扇暑,青蘿先到寺門秋。

風前萬樹蟬鳴急,雨后千崖水亂流。好士只今劉尹在,身慚玄度得同游。

《龍井茶歌》明朝·屠隆山通海眼蟠龍脈,神物蜿蜒此真宅;飛泉歕沫走白虹,萬古靈源長不息;琮琤時諧琴筑聲,澄泓泠浸玻璃色;令人對此清心魂,一漱如飲甘露液;吾聞龍女滲靈山,豈是如來八功德;此山秀結復產茶,谷雨霡霂抽仙芽;香勝旃檀華嚴界,味同沆瀣上清家,雀舌龍團亦浪說,顧渚陽羨詎須夸;摘來片片通靈竅,啜處冷冷馨齒牙;玉川何妨盡七盌,趙州借此演三車。采取龍井茶,還念龍井水;文武每將火候傳,調停暗合金丹理;茶經水品雨足佳,可惜陸羽未知此;山人酒后酣氋氃,陶然萬事歸虛空;一杯入口宿醒解,耳畔颯颯來松風;即此便是清涼國,誰同飲者隴西公。

《以龍井葉饋云生有詩報謝次來韻》清朝·樊增祥養生常毀茶,飲多苦脾冷。客來自浙西,貽我以龍井。

清詩由此出,雅耆豈能屏。點入白定甌,綠光照衣領。

想見發漢皋,火車載而騁。珍重襲素鑞,謹嚴束紅綆。

瀹以通濟泉,如持湖亭皿。色淡意轉濃,味腴香且永。

獨飲復誰共,數之得八餅。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

華清有佳人,佇此團月影。病足不下床,閉門謝朝請。

徘徊苦后甘,積漸入佳境。暖閣鳴松風,銀波瀉壺嶺。

昨夜雪在竹,紅爐熱力猛。雀舌發香清,龍頭得句警。

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貴幸。新詩二百言,淡遠出明靚。

和君白雪詞,取辦在俄頃。何當同夜話,煮燈紫微省。

《謝金謹齋寄龍井茶》清朝·勞乃宣驛使春風遠寄將,開奩芬馥溢旗槍。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

我生南北本隨緣,久學坡公飲食便。不道故人猶舊眼,又教鄉味領花前。

乍憶龍泓共探幽,云腴霞碧嫩香浮。何時重泛西冷艇,對坐松風雪一甌。

《龍井采茶歌》清朝·翟瀚西湖西去古龍井,煙云秀孕風篁嶺。竹塢茶先百草生,斗奇不數龍團餅。

蟄雷一夜展旗槍,東風吹送蘭芽香。火前社后辨遲早,沿緣林樾爭攜筐。

摘來片片含生翠,薰篝揀焙養清氣。箬奩開處足芬芳,鼻觀微參渴先避。

竹符調水走金沙,井汲云根靜試共。蚯蚓竅鳴火初活,落落旋聽蟹爪爬。

蒙頂嫌寒顧渚瘠,六安陽羨殊標格。三篇好補季疵經,七碗試聽玉川說。

懿茲芳茗記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尋。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華林。

茶坡近辟卷阿里,更誰妄肆中郎毀。謹將土物志錢塘,顧比瑤琛納包匭。

《虎跑泉次東坡韻》清朝·鄒方鍔石林深處暗聞香,草榻茶煙客思涼。松瀝滿山云滿塢,野梅初綻日初長。

偶攜○塵逢禪侶,坐聽寒鐘出上方。廿載風塵憐世味,一瓢應許薦新嘗。

出谷泉聲帶松香,陰森石○拂衣涼。云藏古寺鯨燈靜,晝掩空山鶴夢長。

閑憑繩床參密諦,行提藥籠試新方。露芽細摘風篁嶺,截玉傾甌取次嘗。

(客到,寺僧輒供龍井茶)《圣幾餉龍井新茗一器》清朝·厲鶚松風出竹爐,夢成水火戰;新芽適開封,昏睡不待遣;為子手瀹嘗,三嗅復三咽;中有參寥禪,風味得正見《謝龍井僧寄茶》清朝·劉瑛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殷虔。也知顧渚無雙品,煩試吳山第一泉。

竹里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談禪。相酬擬作長歌贈,淺薄何能繼玉川。

《龍井試茶》清朝·王寅昔嘗顧渚茗,鑿得金沙泉。舊游懷莫置,幽事復依然。

綠染龍波上,香搴谷雨前。況于山寺里,藉此可談禪。

《龍井茶歌》清朝·于若瀛西湖之西開龍井,煙霞近接南山嶺。飛流密汩寫幽壑,石磴紆曲片云冷。

柱杖尋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靜。銅瓶試取熟新茶,濤起龍團沸谷芽。

中頂無須憂獸跡,湖山豈懼涸金沙。漫道白芽雙井嫩,未必紅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嘗見,但說天池與陽羨。豈知新茗煮新泉,團黃分列浮甌面。

二槍浪自附三篇,一串應輸錢五萬。《嘗茶次寄越僧靈皎》北宋·林和靖白云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與松色勸三巡。《謝龍井僧獻秉中寄茶》明朝·劉邦彥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顧渚無雙品,須試吳山第一泉。

竹里細烹清睡思,風前小啜悟詩。

6.求關于西湖的詩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其他答案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落︶ㄣ淚回答時間 2007-09-25 19:4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范云〈云。字彥龍。

南鄉舞陰人。仕宋為郢州西曹書佐。

轉法曹行參軍。齊初。

為竟陵王府主簿。遷尚書殿中郎。

授通直散騎侍郎。領本州大中正。

歷零陵內史、始興內史。遷廣州刺史。

梁受禪。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

封霄城縣侯。遷尚書右仆射。

天監二年卒。【采蓮童曲】泛舟采菱葉。

過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侶。

齊聲采蓮歌。東湖扶菰童。

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樂。

為持解愁思。【治西湖詩】史氏導漳水。

西門溉河潮。圖始未能悅。

克終良可要。擁鍤勸年首。

提爵勞春朝。平皋草色嫩。

通林鳥聲嬌。已集故池鶩。

行蒔新田苗。何吁畚筑苦。

方驤魚稻饒。【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漢州時所鑿)】杜甫舊相恩追后,春池賞不稀。

闕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輝。豉化莼絲熟,刀鳴鲙縷飛。

使君雙皂蓋,灘淺正相依。【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劉禹錫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頗多野趣…亦欲粗為恬養之贈耳】元稹雁思欲回賓,風聲乍變新。

各攜紅粉伎,俱伴紫垣人。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

柳條黃大帶,茭葑綠文茵。雪盡才通屐,汀寒未有蘋。

向陽偏曬羽,依岸小游鱗。浦嶼崎嶇到,林園次第巡。

墨池憐嗜學,丹井羨登真。雅嘆游方盛,聊非意所親。

白頭辭北闕,滄海是東鄰。問俗煩江界,搜畋想渭津。

故交音訊少,歸夢往來頻。獨喜同門舊,皆為列郡臣。

三刀連地軸,一葦礙車輪。尚阻青天霧,空瞻白玉塵。

龍因雕字識,犬為送書馴。勝事無窮境,流年有限身。

懶將閑氣力,爭斗野塘春。【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白居易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棕櫚葉戰水風涼。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早春西湖閑游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偶成十八韻寄微之】白居易上馬復呼賓,湖邊景氣新。

管弦三數事,騎從十馀人。立換登山屐,行攜漉酒巾。

逢花看當妓,遇草坐為茵。西日籠黃柳,東風蕩白蘋。

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畫舫牽徐轉,銀船酌慢巡。

野情遺世累,醉態任天真。彼此年將老,平生分最親。

高天從所愿,遠地得為鄰。云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

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浙右稱雄鎮,山陰委重臣。

貴垂長紫綬,榮駕大朱輪。出動刀槍隊,歸生道路塵。

雁驚弓易散,鷗怕鼓難馴。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擁身。

自然閑興少,應負鏡湖春。【寄題馀杭郡樓,兼呈裴使君】白居易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重別西湖】李紳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朱慶馀萍岸新淘見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遙。空馀孤嶼來詩景,無復橫槎礙柳條。

紅旆路幽山翠濕,錦帆風起浪花飄。共知浸潤同雷澤,何慮川源有旱苗。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斷冰偶成長句】李郢一陽生后陰飆竭,湖上層冰看折時。云母扇搖當殿色,珊瑚樹碎滿盤枝。

斜汀藻動魚應覺,極浦波生雁未知。山影淺中留瓦礫,日光寒外送漣漪。

崖崩葦岸縱橫散,篙蹙蘭舟片段隨。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吹。

【移居西湖作二首】齊己火云陽焰欲燒空,小檻幽窗想舊峰。白汗此時流枕簟,清風何處動杉松。

殘更正好眠涼月,遠寺俄聞報曉鐘。只待秋聲滌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官園樹影晝陰陰,咫尺清涼莫浣心。桃李別教人主掌,煙花不稱我追尋。

蜩螗晚噪風枝穩,翡翠閑眠宿處深。爭似出塵地行止,東林苔徑入西林。

【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

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

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劉德秀】賀新郎(西湖)雨沐秋容薄。瑩湖光、琉璃千頃,浪平如削。

步繞湖邊佳絕處,時涌瓊樓珠閣。記一一、經行皆昨。

十萬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鑒相依約。卷霧箔,飛煙幕。

天機云錦才收卻。放芙蓉、岸花十里,翠紅成幄。

向晚買舟撐月去,笑引銀漢共酌。醉欲起、騎鯨碧落。

試喚坡仙哦妙句,問淡妝、此夕如何著。只云月,是梳掠。

7.關于西湖的詩句古詩

你好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錢塘江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雷峰夕照

[元]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堤春曉

[明]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曲院風荷

[明]王瀛

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峰插云

[清]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

湖心亭

[清]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平湖秋月

[宋]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涌金門見柳

[元]貢性之

涌金門外柳如金,三日不來成綠陰。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鐘

[明]萬達甫

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花港觀魚

[清]許承祖

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樂似魚。

西湖柳枝詞

[清]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西湖留別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滿意采納

8.誰知道關于西湖的詩句

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2.蘇軾的“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夜泛西湖五絕》 3.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5.春題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張岱《西湖夢尋·明圣二湖》賞析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自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晚明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歷史學家。張岱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是他的小品文。他吸取了徐渭閑情雅趣、公安三袁“不拘格套,獨抒性靈”以及竟陵派鐘惺、譚元春“孤峭幽深”的長處,要求“縱壑開樊”,解除種種束縛性靈的桎梏,使“物性自遂”[1](《西湖夢尋·放生池》,第314頁),從而創作出平實奇崛、清新淡雅的小品文,成為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作家。王雨謙曾譽之為“文中之烏獲”、“后來之斗杓”[2]308。他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則是當時小品文的主要代表作品。

一、平實而奇崛

張岱的小品文的風格,總的來說是平實而奇崛的。他的小品文無論寫景、寫人還是描寫風俗人情都從平常處下筆,內容平實自然。但在表現手法上卻是奇崛而又富有情趣的。形式短雋別致,語言純凈平淡而近于口語,它不以外在的理性思辨或激情奔涌見長,一洗一般抒情散文那種雍雍陶陶的文飾氣息。

(一)山水小品

沒有華言錦句包裹裝點,也不用怪言險語使之奇異,但平實之中亦有奇崛。《湖心亭看雪》一文不過一百六十多個字,卻把湖心亭的夜間雪景寫得氣象混茫、恍惚迷離,把作者擁毳圍爐、深夜觀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懷顯現得栩栩如生。而且從作者對湖山勝事悠悠不盡的追憶中,還可以體察出他那深沉的故園之思和沮喪的滄桑之感。能把如此闊大的世界和深長的情感納于一百多字的小品之中,而且給人留下悠悠不盡的余韻和遐想。

“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陶庵夢憶·湖心亭看雪》,第81頁)這句話把大雪蓋地的靜穆與水氣、云霧的上下揉為一體,做到動靜相承,既寫出雪的精神也寫出了雪的氣象。作者疊用三個“與”字,把天空、云層、湖水之間渾茫莫辨的壯闊雪景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這是對湖心亭雪景的總體描繪。接著作者選擇四個鏡頭來精心描畫雪中景物,這就是“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在天地一片蒼茫之際轉寫湖上影子,以傳神生動的量詞給西湖雪景傳神寫照,觸摸到了山水的生命脈搏。作者通過這些高度準確而形象的數量詞,暗寫出視線的移動、景物的變化,讓人覺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緩緩前進,空間正在不斷地位移,這樣既創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朦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過渺如一粟,這正是作者極力要抒發的人生感慨。這幾句簡單的話語傳遞了無限的意味營造了奇特的意境。張小茜認為“張岱善于在平常淺易的字句里翻奇創新,寓神奇于平淡樸素之中,使文章既平易又生動,雅俗共賞。”[3]在這里充分體現出來。

作者之所以選擇更定后獨往觀雪,是因為不愿見人,也不愿被人看見,也因為此時的雪景更妙。叵料此時此刻卻有兩人鋪氈對坐,而且“童子燒酒爐,正沸”,可見已觀雪多時了。這出作者的意料,也使讀者感到驚詫。但作者不寫自己的驚奇,反寫二客“見余大喜”;不說自己超俗脫塵,卻讓客人來發此感慨,視角奇特。于是作者與“金陵人”強飲“三大白”,雙方在飲酒中除剛見面時的一句驚嘆外更無別辭,甚至連雙方姓名也不知道。這也反映了作者不同流俗,但以得莫逆為快的作風和性格。湖上的雪夜奇景固然值得夢憶,而奇景背后超塵脫俗的情致和夜逢知己的奇遇則更值得欣喜。

文章最后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最后通過舟子之口道出對這次夜游的看法:“乃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大雪奇寒,作者一人深夜去湖心亭賞雪,這在船家看來,是“癡”是不可理解的“奇舉”。但“奇舉”更有人在:二客早煮酒賞雪于湖心亭上,這在舟子看來,更是“奇舉”。通過他的喃喃自語,把人們與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別有懷抱、孤高冷寂的品格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由此看來,所謂“癡”,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奇情。

《湖心亭看雪》文字平淡,但意在言外,一唱三嘆傳達出的是奇景、奇舉、奇情。平實之中卻顯奇崛。

張岱寫景之奇還表他描寫的自然景色都是廣為人知、家喻戶曉的。在那些平常的景色中,張岱用他不落俗套的審美眼光和敏銳的藝術觸覺將它們的另外一面展示在我們面前。用奇崛之筆,描平常之景。

古人們對西湖多為贊美,蘇東坡把西湖比作西子,贊賞西湖的美色如女子,被推崇為前無古人,他稱“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袁枚則認為西湖山水之間,到處有人文的滲透:“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張岱在西湖生活了四十多年,他對西湖的喜愛不遜于任何人,他喜愛的西湖景色卻不與常人相同,他認為西湖最美麗的景色不在春夏,而在秋冬;不在花朝,而在月夕;不在晴明,而在雨雪。“雪巘古梅,何遜煙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遜朝花綽約;雨色涳蒙,何遜晴光滟瀲。”(《西湖夢尋·明圣二湖》,第219頁)張岱在其代表作《西湖夢尋》第一篇《明圣二湖》里對西湖的評說,堪稱奇文,“余以湘湖為處子,眠眼羞澀,猶及見其未嫁之時;而鑒湖為名門閨淑,可欽而不可狎;若西湖則為曲中名妓,聲色俱麗,然倚門獻笑,人人得而褻之矣。人人得而褻,故人人得而輕慢。”西湖的美景經過歷代文人的描繪,已屬平常之景,而張岱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獨特的體驗,貼切的寫出了山水的靈性。

又如張岱的《白洋潮》(《陶庵夢憶·白洋潮》,第65頁)。自古以來寫錢塘江觀潮的作品繁多,而張岱不落俗套,用千百群白鵝、百萬頭雪獅、炮轟龍潭、傾空雪瀑這些形象奇特的比喻,來展現潮頭越來越近、越來越高、越來越猛的氣勢。用觀潮人“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的反應從側面襯托出白洋潮的壯觀。張岱用他的奇崛之筆,使他的描寫從眾多類似的文章中突現出來。

(二)人物小品

張岱筆下沒有如英雄豪杰、帝王將相這樣叱咤風云的人物,大多是市井眾生如說書先生、工匠、花匠、優伶這樣的出身卑微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常之人。“書中形形式式的人物,既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世俗眾生,也是具有某種特殊智能和技藝的奇士異人。”[4]雖為普通老百姓,但都是奇人。濮仲謙這樣一位技藝高超的雕刻大師,卻“赤貧自如也”“意偶不屬,雖勢劫之,利啖之,終不可得”(《陶庵夢憶·濮仲謙雕刻》,第31頁)他不慕名,不逐利,堅守著做人的準則,雖為一介平民,卻聲名遠播。這樣一位普通市民,卻藝品雙絕,不能不稱之為“奇士”。又如青樓女子王月生,雖流落風塵,但“寒淡如孤梅冷月,含冰傲霜,不喜與俗子交接,或時對面同坐,起若無睹者。”“有公子狎之。同寢食者半月,不得其一言。”(《陶庵夢憶·王月生》,第187頁)女藝人朱楚生地位雖卑微,卻渴望得到一份真摯的情感,為了這份情感終日“勞心忡忡,終以情死”(《陶庵夢憶·朱楚生》,第131頁)風塵女子都如此有氣性,實屬不易,“奇女子”也。張岱“不是像以往的作品著重描寫他們受侮辱受損害的一面,而是表現他們不甘屈辱的地位,保持自己的尊嚴,力圖掌握自己的命運,做一個自由的人,獨立的人。”[5]236

張岱認為“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裸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陶庵夢憶·祁止祥癖》,第105頁)他筆下“有癖”之人比比皆是,如祁止祥“有書畫癖,有蹴鞠癖,有鼓鈸癖,有鬼戲癬,有梨園癖。”(《陶庵夢憶·祁止祥癖》,第105頁)金乳生癖于花草,愛花草如命。上文所說的朱楚生癖于情、王月生癖于“矜貴”。

張岱筆下的人物并不是完美無缺遙不可及的圣人,而是“白璧微瑕”、讓人覺得平常的“有疵”之人。如柳敬亭“黧黑,滿面疤痞,悠悠忽忽,土木形骸”(《陶庵夢憶·柳敬亭說書》第117頁),樣貌“奇丑”,說起書來卻來“口角波俏,眼目流利”(《陶庵夢憶·柳敬亭說書》第117頁)相貌絲毫不影響他的說書技藝之美。正因為“有疵”才讓我們覺得這些人是真實的,是平常之人,但卻有他們自己奇特的性情。

這些奇士、奇女、有癖之人、有疵之人都是社會上隨處可見的百姓,平常之極,但他們都從蕓蕓眾生中凸現出來令人過目難忘。這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面貌,從平實之中綻放出他們奇崛的精神之光。

(三)風俗小品

張岱長期居住于市民集中而富庶的江南城鎮,特別是杭州、蘇州、揚州、南京等繁華都市,他熟諳風俗民情,《陶庵夢憶》不僅描述西湖賞月、西湖集市、金山競渡、魯藩煙火、虎丘中秋這樣的大型活動,還敘寫街頭巷尾的瑣屑之事,如民間選妾、說書演戲、能工巧匠、民間飲食烹調。林邦鈞稱張岱的小品文是“一幅全景式的明末風俗畫”[6]。這些看似平常的市井生活畫面、民俗風土、人情軼事,張岱傾注其中的卻是歷史的滄桑、人生的百味。平常之事表達了奇特突出的感受。

最具代表性的應是《西湖七月半》。《西湖七月半》記述當時杭州人游西湖盛況的文章。“七月半”是指陰歷七月十五日,當時杭州的風俗,男女老少在這天夜晚都要游西湖。文章開頭就直截了當的說“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陶庵夢憶·西湖七月半》,第162頁)不像一般游記那樣描寫西湖七月十五日夜晚交相輝映的月光、燈光、湖光和月影、山影、塔影這些迷人的景色,卻集中寫游湖的人,構思奇特,顯的不落俗套。作者列舉了賞月的五類人:達官貴人、名娃閨秀、名妓閑僧、市井之徒和文人雅士。前四類人均屬不看月也不知看月的人,根本無雅可言。而像作者那樣真正會賞月的文人雅士,在人群散去的時候,才停舟靠岸,“呼客縱飲”。在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颒面”這樣的環境中邀來“韻友”、“名妓”、“杯箸安,竹肉發”,盡情歡悅,直至“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最后“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文人雅士的游湖賞月與其他“杭人”的好名應俗形成鮮明對照兩相對比,褒貶不言自明。張岱在描述杭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況和重現了當時的西湖風光和世風民習俗的通過對各類游客看月情態的描摹刻畫,嘲諷了達官顯貴驕奢淫靡、虛偽庸俗的丑態和市井百姓趕湊熱鬧的俗氣,表達了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以及文人雅士清高脫俗的精神情趣。看似平常的游記,其中卻包含如此多的言外之意,不得不令人覺得平實而奇崛。

又如《西湖香市》,作者花大量的篇幅描寫了過去西湖香市過去繁華熱鬧的景象“至香市,則殿中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門內外,有屋則攤,無屋則廠,廠外又棚,棚外有攤,節節寸寸。”(《陶庵夢憶·西湖香市》,第158頁)而如今昭慶寺遭火災,百姓因饑荒大半餓死,交通阻塞,北方香客斷絕,香市已經廢止了。今昔對比過去的繁華已成過眼云煙,終成幻夢。雖寫平常的民間風俗,實則表達了作者國破家亡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美好生活的追憶。借平實的敘事寫景之筆,表現家國之痛和滄桑之感,暗寓自己對故國故鄉深深的眷戀之情。

又如《揚州瘦馬》,作者描寫牙婆指揮瘦馬(將被賣做妾的少女)在客人面前表演,好供人挑選的場景。牙婆說一句,瘦馬就跟著指令做,宛如牙婆手中的扯線木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陶庵夢憶·揚州瘦馬》,第133頁)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寫民間隨處可見的陋風丑習,不置任何議論,字里行間卻寫出被販賣少女的無奈心情,讓讀者感受到在這種陋習之下,少女命運的坎坷。張岱通過描寫當時極為普通的民間販賣人口的風俗,深刻表現出這些少女如同牲口般毫無尊嚴的悲慘命運,表達了作者對這種陋風丑習的厭惡之情,也表現出作者對這些少女的同情之心。

張岱對民間的飲食烹調也加以記錄,如他改良家鄉的“日鑄茶”,研制出一種新茶,張岱名之為“蘭雪茶”,在《雪蘭茶》中寫到了雪蘭茶的研制過程。在《禊泉》中寫到了禊泉水質的特點,說明辨識禊泉的訣竅。在《方物》中詳細記敘了各地有名的土特產。

作者在給我們展示“一幅全景式的明末風俗畫”的也表達了他名士的悠閑自得而又高雅脫俗的情調,明朝遺民的喪國之痛,以及對社會上弱勢群體的同情之心。

二、空靈而淡雅

張岱的小品文以空靈淡雅為主要特色,“筆具化工”“無所不有一種空靈晶映之氣”[7]61。他的小品文意境空靈悠遠、語言淡雅清新,“冰雪之氣”溢于言表。

(一)意境之空靈悠遠

張岱受公安派、竟陵派影響最大,他推崇公安派“不拘格套,獨抒性靈”,竟陵派“孤峭幽深”,但他并沒有一味的學習前人,而是有自己的風格——冰雪之氣,即要求“胸無拘束的純凈與神氣的靈動,像冰雪一般的純潔干凈,神思開闊,氣韻流走。”[8]張岱無論寫景寫人還是寫物,無一不充滿著冰雪之氣,無一不表達了他高潔的冰雪性情以及淡薄名利、瀟灑出世的心境。如他描繪龍山的雪景“深三尺許”,“萬山載雪,明月簿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陶庵夢憶·龍山雪》,第169頁)滿目的雪光與月色爭輝,共同創造出一個銀白色的冰雪世界,仿佛就是作者心境的外化。一個“呆”字寫出了雪色的凝固美,傳出月夜雪光中的清寒寂靜,而伶人悠揚的歌聲和簫聲更增添了這份寂靜寒徹。在這樣悠遠的環境之中,作者飲酒敵寒,至“三鼓歸寢”,才“坐一小羊頭車,拖冰凌而歸。”人物與景彼此融合,物我渾然一體。景物因人而顯得格外有生氣、人在景中無拘無束,得到了精神的共鳴。張岱在描繪“冰雪之景”的同時表達了自己純凈脫俗、不為世俗所束縛的“冰雪之氣”。

張岱在寫西湖山水時,也是用這種冰雪之氣來營造空靈悠遠的意境。張岱曾寫到西湖外景“西溪”,但見“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搓椏,大似黃山松。……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積雪,大是奇景。”(《西湖夢尋·西溪》,第353頁)張岱描寫園林,雖然沒有出現“冰雪”二字,但是卻通過“冰雪之氣”的內在神韻,營造出悠遠寂靜的意境。如描寫不二齋,作者用“翠樾”、“竹”以及各色四季花草,這些清香幽冷的意象,使文章顯得更有天地,給人如入仙境福地之感,具有一種意境美。

張岱筆下的人物也具有“冰雪之氣”,如民間醫生魯云谷“云谷居心高曠,凡炎涼勢態,舉不足入其胸次。故生平不曉文墨而有詩意;不解丹青而有畫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瑯嬛文集·魯云谷傳》,第192頁)甚至是風塵女子也是如此,王月生“寒淡如孤梅冷月,含冰傲霜,不喜與俗子交接。”這些人物都是不受拘束,如冰雪一般的純潔,如冰雪一般冷傲,如冰雪一般超脫世俗。

(二)語言之清新精煉

張岱文字清新別致,氣韻生動,見之忘俗。如在《金山夜戲》這一文中開篇的這一段描寫江月之景的句子:“日晡,至北固,艤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天為白。”(《陶庵夢憶·金山夜戲》,第17頁)“倒囊”二字極其神奇新穎,似乎月光獨鐘情這方水域,所以傾其所有,慷慨解“囊”,把光輝全傾灑于江面之上,有種一瀉千里的氣勢美。“江濤吞吐”則寫出月光隨波涌生波面律動的情景。“露氣吸之,噀天為白”就更不可思議了,作者的這種想象簡直超乎常人所能想,月光由天上傾瀉到江面,又從江面被露氣吸入,噴灑到天空,以致天空都變白了。”“林下露月光,疏疏如殘雪。”又一次描寫了月光,夜晚林間靜謐漆黑一片,月光透過幽微抖動的枝葉灑落下來,輕靈皎潔猶如殘雪,呈現出疏朗淡雅清冷寂靜的意境,有種空靈晶映之氣。兩處月光,兩種筆墨,兩種意境。

誰知道描寫西湖的詩句啊(急)

畢竟西湖六月中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其他: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夢垂柳依依西湖暖風醉游人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頭研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更多西湖的詩句,詳見:

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

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我即興寫了一首詩:“小雨淡霧景朦朧,游船輕入西湖中。碧波方圓五公里,滿湖詩句惹秋風。”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他寫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

“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

杭州樓外樓菜館

“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

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詩: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恩波橋詩》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

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

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一首詩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楊萬里的那首“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樣動人的詩句,真可謂西湖詠荷詩中的千古絕唱了!

古時的白樂天守杭時有:“繞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稱之:“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見其對西湖的眷戀之情。

唐朝詩人張á的《孤山詩》,由于詩中有“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等詩句

詩人白居易曾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詩句。

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

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我即興寫了一首詩:“小雨淡霧景朦朧,游船輕入西湖中。碧波方圓五公里,

滿湖詩句惹秋風。”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他寫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

“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

杭州樓外樓菜館

“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

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詩: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恩波橋詩》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

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

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一首詩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楊萬里的那首“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樣動人的詩句,真可謂西湖詠荷詩中的千古絕唱了!

古時的白樂天守杭時有:“繞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稱之:“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宋鄭清之有詩

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見其對西湖的眷戀之情。

唐朝詩人張á的《孤山詩》,由于詩中有“斷橋荒蘚澀,空

院落花深”等詩句

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正邪自古同冰炭;毀淮于今判偽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處處回頭盡堪戀,

就中難別是湖邊”。公元825年,大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滿后,離

別杭州時在西湖邊寫下這樣的詩句。

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詩句“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

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于此,曾有“人言山

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美。

詩人白居易曾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

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詩句。

白居易的詩句是:“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浙大博士生論壇

博士之聲

西湖詩稿(選)

西湖詩稿(選)1、游船如梭煙里行,垂柳遠堤腳步輕。春未到來人先鬧,只等桃花放暖晴。

2、宋都往事可追憶,最堪感慨詩句里。而今忽然九百年,湖水仍似舊時平。

3、環湖笙燈不夜景,暮色西子更奢淫。自古英雄甘迷醉,帝王焉鼓向北心。

5、蒼穹如海高樓低,華燈十里繞湖碧。湖中不見小瀛洲,寒風吹頸略凄迷。

6、車馬流光人匆忙,莊嚴保俶觀衰替。美景只是虛幻象,誰于苦海攢歡喜。

詠雪:呵呵自己選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

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南朝梁吳均有一首《詠雪》五言詩,近于律體,是歷來傳誦的名篇:“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鷹背上,冰片馬蹄中。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玉階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滿落花。

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臺玉作層。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漫蹤江野,蝶舞飛揚一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瀟灑一江止。

雪樹銀花,燃燒紅唇一瓣怒。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一輪俏。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千里黃云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云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玉“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巖《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元·白樸《天凈沙·冬》。

手、掌、席“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清·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鹽、塵、柳絮“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葉、藻“彤云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葉飛來麥已青,更煩膏雨發欣榮。”�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潘閬)

平湖秋月(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

一色湖光萬頃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院風荷

[清]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繡鄉,

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云一片忽釀雨,

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

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關于本次光與夜之戀出谷西湖和關于西湖白提的詩句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

標簽: 手游

聲明:

1、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2、本網站部份內容來自互聯網收集整理,對于不當轉載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3、如果有侵權內容、不妥之處,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請聯系

手游對比

  1. 騰訊圣斗士星矢VS龍珠超第七宇宙
  2. hardhead squad手游VS托馬斯火車冒險游戲(暫未上線)
  3. 我欲修真送充版VS跑車急速漂移
  4. 大秦帝國縱橫VS至尊之刃熱血傳奇
  5. 冒險與深淵禮包版VS圣靈御劍決
  6. 漢王紛爭全平臺公測版本VS海鰻世界末日
  7. 誅仙三生訣VS別急呀主公手游(暫未上線)
  8. 軒轅情劍內購破解版VS火力派對游戲
  9. 冰雪懷舊打金3DVS超神官方版
  10. 條條鐵路通大鵬VS凹凸曼大作戰
  11. 英魂復古公益服VS我的學妹那么萌手游(暫未上線)
  12. 巨龍戰紀官網最新版VS怪案煉金術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溧阳市| 静宁县| 兰考县| 什邡市| 宜州市| 蓬溪县| 侯马市| 兖州市| 塔河县| 冀州市| 吴堡县| 普宁市| 六盘水市| 黑河市| 潞城市| 新宁县| 固始县| 汉源县| 修水县| 万山特区| 余姚市| 泾阳县| 双柏县| 井陉县| 天峻县| 南通市| 栾川县| 东乡县| 贺兰县| 西盟| 浦城县| 通渭县| 鹿泉市| 温州市| 衢州市| 湘阴县| 蒙城县| 屏南县| 资中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