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蘊含哪些民族精神
中國古代神話蘊含的民族精神和現實意義:
1、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創造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等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
這種偉大的創造精神,不僅是物質文明之母,更是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支撐著中華民族闖過一個又一個險灘和漩渦,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和災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奮斗精神
神農嘗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奮斗精神。
正是這種偉大的奮斗精神,激勵中國人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勝數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依靠偉大的奮斗精神,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也必將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3、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團結精神
對炎黃始祖地位的共同認同、龍圖騰的形成與流傳,蘊含著偉大的團結精神。
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斷流過,中華民族始終以團結統一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特別是每當遭遇強敵,面臨生死存亡時,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總會表現出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攜手前行的可貴品質。
4、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偉大夢想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夢想精神。
中華民族是勇于追夢的民族,黨中央決策實施探月工程,圓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夢想就有力量。無論前進道路上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面臨什么樣的考驗,我們都不能丟掉圓夢的初心,停下逐夢的腳步,而要以堅忍不拔的努力,去實現偉大夢想。
擴展資料: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古代神話孕育了偉大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不懈奮斗豐富了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賦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精神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崛起。只要我們堅持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斷保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保持中流擊水的勁頭,中國號巨輪就一定能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二、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是什么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豐富多彩,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四大民間傳說了。它們分別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和《孟姜女哭長城》。
首先來講一下《牛郎織女》。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牧羊少年牛郎和一個織女的愛情故事。因為違反天規私奔而被神仙懲罰,牛郎織女被隔開銀河兩岸。每年的七月初七,天上的鵲橋會被搭建起來,讓牛郎和織女相會一次。這個故事表現了中國古代人對于愛情的渴望和執著,同時也體現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是一段唯美感人的愛情故事,它發生在南宋時期,主要講述了書生梁山伯與織女祝英臺之間被冤家路窄,無法在一起的故事。為了能夠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他們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實現自己的愛情夢想。通過這個故事,更多地表現了中國古代人對于自由戀愛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個民間傳說是《白蛇傳》。這是一則流傳極廣的民間傳說,它主要講述了白蛇化身為人類后與許仙相戀、結婚的故事。但因為法海族長的干擾,兩人的婚姻陷入危機。白蛇為了保護丈夫,在法海族長的手下被抓入監禁。在青蛇的幫助下,白蛇得以重獲自由,與許仙再次團聚。這個故事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表現了愛情的堅貞和不屈,同時也寄托著人們對于美好愛情的向往。
最后一個民間傳說是《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它講述了孟姜女為了找尋已故丈夫的骨灰,穿越數千里長城的故事。盡管面臨諸多的艱難險阻,但孟姜女始終堅定地走了下來,直到找到了自己所要的東西。這個故事表現了中國古代女性的忠誠和對于愛情的追求。
四大民間傳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散發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浪漫主義的情愫,盡管時間已經流逝了許多年,但它們的價值和意義依然經久不衰。
三、古代神話蘊含的民族精神
作者:向賢彪
這是一項饒有深意的比較:希臘神話里,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火是中國人鉆木取火堅忍不拔摩擦出來的;面對末日洪水,希伯來人在諾亞方舟里躲避,但中國人戰勝了洪水。這說明中國人勇于抗爭,不是把生存的希望寄托給神,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
馬克思說過,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夢。遠古時代,先民生存環境惡劣,認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賜、群體首領的護佑才得以生存。于是,先民對日月山川動植物等自然萬物、部族首領與英雄進行神化,由此產生了神話。產生于文明史源頭的神話所記錄下來的歷史,并非超人或英雄的個人行跡,而是詩化了的整個民族生活的折光映現。作為一個時代的文明交匯點,神話總是把大范圍的時空信息壓縮到一個時段或一些人物身上。神話作為口頭上的傳說比文字的產生早得多,在民間的影響力也大得多。經過幾千年人們的口耳相傳,這些神話故事以及它所體現的精神便深深地融化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一種“精神圖騰”和精神寄托。中國古代神話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富滋養。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創造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等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
只要提到漢語傳承下來的創世神話,人們總是從盤古說起,古時的說書人愛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可見盤古開天地是古人公認的起源神話。最初,整個世界是一團不大的混沌,大致像雞蛋那樣大小。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從這團混沌中孕育出一個神,叫作盤古。經過一萬八千年,盤古在混沌中成熟了,再也不耐煩被禁錮在這團狹小的空間中。于是,他便拔下一顆牙齒變作了一把利斧,用這把利斧將混沌劈開,從而完成了開天辟地的偉大使命。天地劈開后,又面臨著一次乃至數次巨大的地質災難。創造人類的女神女媧親眼見到災難所導致的種種慘狀,心中痛苦至極,于是便不辭辛勞地在世間遍選五色奇石,又用火將它們熔化成熔漿。女媧托著這些五色熔漿飛到天上,將天幕上那些巨大的窟窿一一補好。天上的問題解決了,女媧又殺了一只巨龜,將它的四只腳砍下來,支在大地的四方,以免天空再塌下來……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的神話,則反映了人們對取火和造字的探索,火讓我們的先祖有了光明與溫暖,文字讓我們先祖的經驗得以永續流傳,有了火與文字,大大推進了中國文明的進程。無論是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還是燧人取火、倉頡造字,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精神。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產生了許多聞名于世的思想巨匠,發明了許多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創造了許多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許多氣勢恢宏的偉大工程。這種偉大的創造精神,不僅是物質文明之母,更是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支撐著中華民族闖過一個又一個險灘和漩渦,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和災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奮斗精神
神農嘗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奮斗精神。
神農嘗百草,說的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神農氏具有特殊的牛頭人身的外形和勤勞勇敢的精神品質,長大后被人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故又稱他為炎帝。神農氏的貢獻在于,他從鳥兒銜種子中得到了啟示,發明了農業;為了解除部落成員的疾病之苦,他勇嘗百草、以身試毒,因此神農氏又被尊為“藥王神”。愚公移山,講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家門口兩座大山搬走的故事。精衛填海,則是一則關于女性的悲壯神話,相傳精衛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凡的精靈化作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自己。
這些神話故事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奮斗精神。正是這種偉大的奮斗精神,激勵中國人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勝數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依靠偉大的奮斗精神,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也必將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團結精神
對炎黃始祖地位的共同認同、龍圖騰的形成與流傳,蘊含著偉大的團結精神。
中原華夏民族建立起來的夏商周三代,為了凝聚民眾的需要而從神話中尋找先祖,于是禹、契、后稷分別成了夏、商、周的始祖,并完成了“神祖合一”。禹、契、后稷既是神祇,同時又是先祖,這大大淡化了其神性,這一情況不僅發生在禹、契、后稷這三個個案中,實際上眾多的神話人物變成了人類始祖、人間帝王、文明創造者等等,并步入了歷史文化殿堂。
漢初司馬遷在《史記》開篇講述了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的歷史功績與血緣承繼,使五帝系統得到了廣泛認同。五帝系統的定型完成了神話的歷史化,奠定了黃帝“人文初祖”的地位,構建了以黃帝為核心的中國神話的主流框架,形成了民族的血緣之本與共同歷史,奠定了民族發展的根基。
隨著華夏民族的外并與內聚,最終完成了從“血緣”到“文化”的融合,實現了對炎黃始祖地位的認同,孕育了龍圖騰和我們對“龍的傳人”的自我期許,從而成為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標識和牢固根基。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斷流過,中華民族始終以團結統一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特別是每當遭遇強敵,面臨生死存亡時,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總會表現出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攜手前行的可貴品質。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偉大夢想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夢想精神。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神話故事說的是,在很久以前,因為天上有十個太陽,莊稼顆粒無收,先民痛苦難耐。嫦娥的丈夫后羿為了解救人類,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因而受到王母娘娘的獎賞,賜予不死藥,而且說服下此藥可以升天為仙人。然而后羿與嫦娥真心相愛,根本就不想分開,回到家后將不死藥交給嫦娥,卻沒有想到嫦娥遭到惡人要挾索要不死藥,無奈嫦娥只能將不死藥吃到肚子里,由此飛天成仙。但是嫦娥對丈夫有難舍之情,所以選擇飛向離人間最近的月宮,這就是嫦娥奔月的由來。
夸父追日的神話,女媧補天的奇思,嫦娥奔月的傳說,敦煌飛天的舞姿……遙望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國人民早就有飛天的夢想。更有勇敢的先驅者,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代價,去圓這世世代代的飛天夢想。據記載,在十四世紀末,明朝的萬戶坐在裝有47個自制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執一個大風箏,命人點火,試圖借助火藥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實現飛天的夢想。萬戶以其驚人膽魄和天才設想,以生命為代價,向遙遠的太空發起了第一次沖鋒,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嘗試利用火箭推力飛行的先驅,為后人進入天空打開了思路。偉大事業都始于偉大夢想。中華民族是勇于追夢的民族,黨中央決策實施探月工程,圓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夢想就有力量。無論前進道路上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面臨什么樣的考驗,我們都不能丟掉圓夢的初心,停下逐夢的腳步,而要以堅忍不拔的努力,去實現偉大夢想。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古代神話孕育了偉大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不懈奮斗豐富了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賦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精神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崛起。只要我們堅持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斷保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保持中流擊水的勁頭,中國號巨輪就一定能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向賢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