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二的英雄故事
1、王二小是中國少年抗日英雄。在一次鬼子的掃蕩中,王二小用自己的機智與勇敢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的伏擊圈,消滅了鬼子,安全轉移了群眾。
2、王二小是共青團員,他一邊放牛一邊替八路軍放哨,有一天敵人來掃蕩,走到山口迷了路,發現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作順從的樣子,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結果八路軍不等王二小全身而退就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王小二,海娃等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雞毛信》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并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后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小二的英雄故事 王小二英雄故事概括
1、王二小是中國少年抗日英雄。在一次鬼子的掃蕩中,王二小用自己的機智與勇敢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的伏擊圈,消滅了鬼子,安全轉移了群眾。
2、王二小是共青團員,他一邊放牛一邊替八路軍放哨,有一天敵人來掃蕩,走到山口迷了路,發現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作順從的樣子,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結果八路軍不等王二小全身而退就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王小二英雄故事概括
王二小英雄故事概括:
王二小是中國少年抗日英雄。在一次鬼子的掃蕩中,王二小用自己的機智與勇敢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的伏擊圈,消滅了鬼子,安全轉移了群眾。
王二小是共青團員,他一邊放牛一邊替八路軍放哨,有一天敵人來掃蕩,走到山口迷了路,發現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作順從的樣子,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結果八路軍不等王二小全身而退就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擴展資料新中國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后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干部張士奎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李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的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