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談談尼采的英雄主義哲學.
一,尼采是個十足的個性主義者,說的過點,個性主義就是個人英雄主義,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強烈體現了尼采的英雄主義或者個性主義,“超人”不是英雄是什么?尼采把上帝趕下了神壇,聲稱自己是最徹底的反叛者,但是呢,他的超人理論為西方塑造了另外一尊神。
二,尼采思想中的英雄主義色彩確實很濃,受尼采影響極大地魯迅,在前期有較大的英雄主義傾向。
三,尼采哲學一定程度上是強者哲學,王霸之學,其中隱含的英雄主義不言而喻。
四,要理解尼采,建議精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周國平的也可以看看,畢竟他是國內研究尼采最具影響力的學者。
用哲學解釋“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個人對社會有反作用,其中表現為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但不能片面地認為”英雄造時勢”,因為“人是社會中的人,具有一定的社會關系,他的實踐帶有社會性、歷史性,如果單純地認為英雄造時勢會犯唯心主義。打個風趣的比方,讓諸葛亮現在來當中國的“軍師”,請問這可能嗎?當然不行,因為即使他穿越時空來到這兒,沒有舞臺,他也不施展才華。這就是說,人的實踐,人的活動受到歷史的限制。
相反,“時勢造英雄”則反映了人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條件的制約,但并不是所有的時勢都能造英雄,因為如果人不去積累知識,培養能力,不斷充實自己的主觀因素,空有客觀條件也不能成為英雄。
從哲學角度看,時勢造英雄是否正確
觀點要做具體分析: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能否成為英雄主要看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內在素質,從這一角度說不正確。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人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給人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時勢造英雄是正確地。
怎么用哲學來看待,不以成敗論英雄
事物的本質與現象都是對事物的表現,兩者關系密不可分,現象不能脫離本質存在,成功或失敗是體現一個人自身是否努力進取的外部表象,但是事物的現象與本質關系復雜,一時失敗不能決定一個人內在水平的高低;
現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假象也是客觀存在的,一次失敗可能是由于事物發展的不同趨勢而衍生出的假象,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水準;
事物內在一如成敗與否,都由于主觀對成敗定義的不同而改變,成功或失敗內容上是客觀的,形式上是主觀的,你認為的失敗(如托福考試失利),也許是別人眼中的成功(起碼敢于嘗試進取),所以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失敗與成功具有辯證統一性,在一定程度可以相互轉化,即可以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積累教訓從而達到下一次的成功,所以不能成敗論英雄;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啟示我們要用辯證唯物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即聯系的、發展的觀點,如果用一時成敗來論英雄,就是否認了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是靜止的,孤立的觀點,就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
在辯證唯物觀中,事物都是運動的發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靜止不動的人和事,一時失敗走出去就能有機會成功,成敗都是過去時覺的一個結果,是一維性的時間上的一個節點,今天的成敗于明天而言就只是一個曾經,無法用曾經的成敗這一結果決定現在的這個人是否是英雄;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