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魯智深的英雄事跡
魯智深的主要事跡:
1、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
一老漢女兒金翠蓮被迫嫁與鄭屠為妾,后來被其妻趕出門,到酒樓賣唱還錢給鄭屠。魯智深打抱不平,先幫忙兩人脫身,然后到集市找到正在賣肉的鄭屠,以切肉為名耗其體力,最后鄭屠不堪忍受,兩人廝打,魯智深三拳將其打死。
2、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魯智深在金老女婿的關(guān)照下入五臺山當(dāng)了和尚,可是在寺里,他明顯不適應(yīng)那的生活,處處惹禍,一天,她在山下的亭子里遇到了一個賣酒的,心里很是窩火,趁著酒興就喝了老多,風(fēng)一吹就使酒興上來了,搖搖晃晃的走到了山門,可是把們的和尚不讓他進(jìn)寺,以為他喝酒吃肉了,最后一時性起,他就打壞金剛,大鬧了一場。
3、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魯智深去大相國寺的路上,路過了桃花村,得知當(dāng)?shù)靥呐畠簩⒁惶一ㄉ缴系膹?qiáng)盜強(qiáng)娶,今晚就要成親。于是答應(yīng)幫助太公,當(dāng)夜,周通來成親,魯智深便在洞房里等著,當(dāng)周通進(jìn)去要鬧洞房的時候,被魯智深幾拳打倒,逃回了桃花山。周通回去告訴了桃花山上的大頭領(lǐng)李忠,李忠要給周通報仇,于是下山來找魯智深。當(dāng)他見到魯智深的時候,納頭便拜。原來以前魯智深和李忠見過面,于是魯智深做主,罷了這門親事
4、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魯智深來到瓦罐寺找吃的東西,在寺中聽眾僧說和尚生鐵佛崔道成、道士飛天夜叉邱小乙是搗毀寺院、養(yǎng)女吃酒的強(qiáng)盜,去找他們算賬,反被崔道成花言巧語欺騙,魯智深又去找眾僧對質(zhì)。
5、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魯智深到大相國寺看菜園子。菜園子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他們常來菜園子偷菜,已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管不了他們。這次聽說有換了個新人,便來鬧事,沒想到被魯智深把兩個領(lǐng)頭的踢到糞坑里,嚇得他們跪地求饒。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
大家正吃得高興,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說這叫聲不吉利,吵的人心煩,便欲搬梯子拆掉鳥巢。魯智深上前把那棵樹上下打量了一下說:"不用了,帶我把樹拔掉。"說完,只見他脫掉外衣,用左手向下?lián)ё涓桑沂职炎涞纳习虢兀弦煌Γ强脴渚谷贿B根拔起。眾潑皮驚得個個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魯智深為師。
6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林沖的上司太尉高俅義子高衙內(nèi)霸占林沖的妻子不成,便設(shè)下毒計要害林沖。于是,林沖被判了重刑,刺配滄州,又用重金收買了押送的差役,讓他們在半路上結(jié)果林沖的性命。走了不幾天,來到一個險惡的地方,叫野豬林。正準(zhǔn)備下手,只聽“當(dāng)啷”一聲,薛霸的棍子沒有打著林沖,卻被打飛了。
從樹后跳出一個胖大和尚,掄起禪杖就打,嚇得兩個差役慌忙跪地求饒。林沖睜眼一看,原來是魯智深前來相救。魯智深聽說林沖被發(fā)配滄州,一直在暗地里跟著,果然在野豬林救了林沖。并一路護(hù)送著林沖到了滄州。
7、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話說楊志因為失了生辰綱,獨自離開。在酒店里吃飯,身上卻沒有銀兩,便與林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不打不相識。楊志又在路上遇上魯智深,兩人交談,知是同鄉(xiāng)。魯智深因為高太尉迫害,被迫離了東京,想去二龍山珠寶寺入伙。
寨中“金眼虎”鄧龍不肯,與魯智深交手時被魯智深踢傷,只得把山路堵上,魯智深便上山不得。楊志得知此事,便與魯智深去曹正家商議對策。曹正建議,與楊志假裝擒了魯智深,送到了二龍山上。見了鄧龍時,魯智深趁機(jī)殺了鄧龍,與楊志一同占了二龍山。
擴(kuò)展資料
人物外貌
出家前:只見一個大漢大踏步竟入來,走進(jìn)茶坊里。史進(jìn)看他時,是個軍官模樣。但見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后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huán),上穿一領(lǐng)鸚哥綠纻絲戰(zhàn)袍,腰系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絳,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干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出家后:
①過往人看了,果然是個莽和尚。但見皂直裰背穿雙袖,青圓絳斜綰雙頭。戒刀燦三尺春冰,深藏鞘內(nèi);禪杖揮一條玉蟒,橫在肩頭。鷺鷥腿緊系腳絣,蜘蛛肚牢拴衣缽。嘴縫邊攢千條斷頭鐵線,胸脯上露一帶蓋膽寒毛。生成食肉餐魚臉,不是看經(jīng)念佛人。
②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脫的赤條條的,背上刺著花繡,坐在松樹根頭乘涼。
出處考證
形象出處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魯智深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lǐng)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魯智深亦在贊言為:“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這兩部文學(xué)作品都被認(rèn)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lán)本,也是魯智深之一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24]
在元雜劇水滸戲中,魯智深也有出現(xiàn),其中包括《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等。而明代出身皇族的劇作家朱有燉則作有《豹子和尚自還俗》一劇。這些劇本中的魯智深形象仍與《水滸傳》中的不畏強(qiáng)權(quán)、不愿受拘束的魯智深形象有一定距離。
綽號考究
“和尚”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語中的不確切音譯,在印度是對博士、親教師的通稱,而在中國則常用來稱呼佛教的僧侶。佛教認(rèn)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為了擺脫痛苦,必須清心寡欲,處世哲學(xué)主張調(diào)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從,是僧侶所崇尚的。以“和”為“尚”,故稱僧侶為“和尚”。
“花和尚”是魯智深出家后的綽號,但他出家前的綽號在小說《水滸傳》中并未明確提及。元雜劇《梁山泊李逵負(fù)荊》中,李逵有唱詞云:“誰不知你是鎮(zhèn)關(guān)西魯智深,離五臺山便落草。”小說《水滸傳》中,魯達(dá)打死鄭屠前,曾指著他罵道:“灑家始投老種經(jīng)略相公,做到關(guān)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zhèn)關(guān)西’。”有研究者據(jù)此認(rèn)為,魯智深出家前的綽號便叫“鎮(zhèn)關(guān)西”,出家后才改稱“花和尚”。
少林寺東歸英雄和尚哪集死
34集。電視劇《少林寺傳奇之東歸英雄》中和尚為了保護(hù)方丈先走,和尚自己大義凜然犧牲了。是在第34集。《少林寺傳奇之東歸英雄》是由浙江東陽星座魔山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武俠劇,該劇講述了完成西行任務(wù)的少林寺和尚,再次受康熙委派,護(hù)送歸順的萬壽山將軍和冰玉公主東歸京城的故事。
守衛(wèi)劍閣自定義英雄1.30和尚怎么學(xué)技能
選人界面輸入yidao,出來的光頭就是作者,選作者,學(xué)粉碎、燃灰(在火焰強(qiáng)化那里學(xué)習(xí))、陸遜哪個可魔免的盾,左右護(hù)博,火焰刀。再隨便學(xué)個防御技能,推薦耐久光環(huán),合個龜殼,隨便虐怪了,點滿燃灰粉碎,點一級魔免盾和左右就可以去刷刑天了點獵人接殺呂布任務(wù),完成后右邊出個NPC合四大神器衣服。
水滸傳人物介紹
1、宋江
宋江,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為山東鄆城縣宋家村,江湖人稱“及時雨”,又號“呼保義”。因為他面黑身矮,人又喚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
“生辰綱”事發(fā)后,觀察何濤得到了消息,前來鄆城縣找到了宋江與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蓋,宋江假意答應(yīng),卻偷偷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
晁蓋上梁山后,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只好留下書信和一條黃金,不料被閻婆惜發(fā)現(xiàn),并以此要挾,宋江要信不給,無奈之下,怒殺閻婆惜。
上梁山后,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為晁蓋之后。后在攻打曾頭市晁蓋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后,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打退朝廷多次圍剿后歸順朝廷。
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后,正遇遼兵侵犯,宋江受詔破遼。于是大軍北進(jìn),攻下檀州,奪回薊州,智取霸州,占領(lǐng)幽州,兵圍燕京,遼主請罪投降。
蔡京、童貫、高俅、楊戩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們首先設(shè)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再用毒藥摻入御酒藥毒死了宋江。
2、魯智深
魯智深原名魯達(dá),是關(guān)西人氏。他早年在延安府老種經(jīng)略相公(種諤)麾下從軍,積功至關(guān)西五路廉訪使。
后來,小種經(jīng)略相公(種師道)鎮(zhèn)守渭州,麾下卻沒有將領(lǐng)幫護(hù)。老種便將魯達(dá)調(diào)撥到渭州,讓他在小種的經(jīng)略府擔(dān)任提轄官。
為幫金氏父女報仇來到鄭屠的肉鋪,以經(jīng)略府的名義讓鄭屠親自將肉切成臊子。鄭屠先切十斤精肉,又切十斤肥肉,整整忙活了一個早晨,卻被告知還要再切十斤軟骨。
鄭屠這才知道魯達(dá)是在戲弄自己,惱怒之下抄起刀便去和魯達(dá)拼命,結(jié)果被魯達(dá)一腳踹倒。魯達(dá)怒罵鄭屠,連打三拳,竟失手將其打死。他見情勢不妙,一邊聲稱鄭屠詐死,一邊迅速離開現(xiàn)場。
魯達(dá)自思無處可去,遂同意出家,與趙員外一同前往五臺山。趙員外出資重修文殊院,請求住持智真長老為自己的“表弟”魯達(dá)剃度。
智真長老修書一封,讓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投奔自己的師弟智清長老,并贈送他四句偈言,稱“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魯智深又行了八九日,終于抵達(dá)東京城。他來到大相國寺,求見住持智清長老,拿出了智真長老的書信。
智清長老在信中知道了魯智深的過往,擔(dān)心魯智深會在寺中攪亂清規(guī),便將他打發(fā)到酸棗門外岳廟附近的菜園子做“菜頭”。魯智深成為最低一級的職事僧。
酸棗門外有一群潑皮,常到菜園偷盜菜蔬。他們想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結(jié)果反被收拾了一頓。但魯智深對他們只是稍加教訓(xùn),便放他們離去。
眾潑皮次日湊錢買來酒肉,向魯智深賠禮。魯智深便與他們一同開懷暢飲,卻被門外綠楊樹上傳來的鴉叫聲攪了興致。
他被吵得心煩,便趁著酒興,將那株綠楊樹連根拔起,嚇得眾潑皮皆拜倒磕頭,尊稱其是“真羅漢”。
魯智深聚集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兵馬,合力攻打青州。楊志卻建議向梁山求援,便讓孔亮星夜趕赴梁山。宋江親自下山,攻破青州,救出孔明,并收降了呼延灼。魯智深與李忠、孔明等人加入了梁山。
后來,宋江率梁山全伙接受招安,先后奉圣命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魯智深均隨梁山軍隊出戰(zhàn)。
3、林沖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因生得“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人稱豹子頭。
林沖妻子張氏(又稱林娘子)去東岳廟上香時,被殿帥府太尉高俅的義子高衙內(nèi)調(diào)戲,幸得使女錦兒告知林沖,將其喝止。
但高衙內(nèi)淫心不死,又使高俅的心腹虞候、林沖好友陸謙,騙林沖外出飲酒,其乘機(jī)對張氏施暴,幸為林沖趕回得免。
高太尉為設(shè)計陷害林教頭,事先暗中命人將自己的寶刀賣與林沖,過了幾日后再讓下人以看刀為名將林沖帶入太尉府,欺負(fù)林沖不認(rèn)識路把他帶入了白虎堂。
林沖被陷害刺配滄州途中,由公差董超、薛霸二人押送。這兩個公差早已被高俅收買,圖謀于路途之中殺死林沖。
在路過一個酒店之時,二人故意使用開水給林沖洗腳,并給他換上一雙草鞋,使得林沖腳底磨出大水泡。
在野豬林時林沖被二人綁在樹上,險些被殺死,幸虧他的結(jié)義兄弟花和尚魯智深一路相隨,林沖被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相救。
林沖被發(fā)配滄州牢城后,憑借柴進(jìn)的書信,被分配負(fù)責(zé)看守天王堂,幾經(jīng)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場的工作。
他在草料場看守時,又遭到陸謙、富安(高衙內(nèi)親信)放火暗算。因大雪壓塌住處,無奈來到一個破舊的山神廟暫住一宿,林沖才幸免于難。
正因此才湊巧聽見門外陸謙和富安、牢城管營的談話,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點被害死。惱怒中,林沖終于爆發(fā),提槍戳死三人,冒著風(fēng)雪連夜投奔梁山泊。
林沖上梁山后,寨主“白衣秀士”王倫嫉賢妒能,多方刁難,要林沖獻(xiàn)投名狀,結(jié)果林沖與“青面獸”楊志打得難分高下。王倫企圖讓楊志也上山來,以制衡林沖,卻被楊志拒絕。
當(dāng)晁蓋等上山入伙時,王倫又托詞推拒,林沖在吳用的智激之下,火并了王倫,吳用等推林沖坐第一把交椅,遭到拒絕。
最后推晁蓋為大頭領(lǐng),開拓了梁山的新局面。其時,妻子張氏被高太尉威逼親事,自縊身死。岳父張教頭也染患身故。
梁山受招安后,林沖隨宋江南征北戰(zhàn),參與了征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的戰(zhàn)爭,屢立戰(zhàn)功。
江南平定后,林沖作為幸存正將,隨大軍班師,卻在屯扎杭州期間得了風(fēng)癱,被留在六和寺中養(yǎng)病,由武松看視照顧。他在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4、武松
武松是清河縣人氏,他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yǎng)長大。這武松兄弟雖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百斤力氣。
武松因先前在家鄉(xiāng)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遠(yuǎn)離家鄉(xiāng),投奔滄州,躲在柴進(jìn)府中避禍,一住就是一年有余時間。
武松離家兩年,時刻掛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殺死閻婆惜,[出逃前往柴進(jìn)府,在柴進(jìn)府遇見了武松,那時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憤怒要打宋江,柴進(jìn)道出宋江姓名后,武松大驚,納頭便拜。
回清河縣的路上,見酒家“三碗不過岡”,連喝十八碗酒,在景陽岡乘醉打死猛虎。
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被拒絕,被當(dāng)?shù)馗粦粑鏖T慶勾引,奸情敗露后,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殺人后,武松到陽谷縣縣衙自首。
由于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東平府審判,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憐惜武松是個有義的漢子,便把案卷改得輕了,判了個刺配孟州,便了。
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發(fā)修行的“行者”。張青、孫二娘夫婦讓武松去投二龍山。之后,夜走蜈蚣嶺,在墳庵殺死惡道飛天蜈蚣王道人。
攻打大名府時,武松扮成行腳僧到城內(nèi)作內(nèi)應(yīng)。盧俊義上山后,武松是堅決讓宋江坐第一把交椅頭領(lǐng)之一。
攻打東昌府時,武松魯智深詐敗張清,張清中計被生擒。大聚義時,武松排位梁山十四,星號天傷星,職務(wù)為步軍頭領(lǐng)。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武松參與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
武松在征討方臘的戰(zhàn)斗時,武松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終。
5、李逵
李逵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fēng)”,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長名為李達(dá)。李逵因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當(dāng)一個小牢子,與江州兩院押牢節(jié)級院長“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殺閻婆惜被發(fā)配江州,與戴宗相見。在戴宗的引薦下,李逵認(rèn)識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兩銀子給李逵拿去賭,李逵對其慷慨極為拜服。
緊三人又到琵琶亭飲酒,宋江要吃鮮魚,李逵便去討,卻聽說要等魚牙主人來了才能賣。
李逵因此發(fā)怒,后來魚牙主人“浪里白條”張順見他搗亂,便與他廝打起來,從陸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來叫停。從此張順也與三人成為好友。
數(shù)日后,宋江酒后在潯陽樓上題詩,被無為軍在閑通判黃文炳解讀為反詩,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發(fā),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
其后戴宗為救宋江,傳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黃文炳識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斬。
為救二人,梁山二十余條好漢趕到江州,劫了法場。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動的情況下,也獨自從預(yù)先藏身的樓上跳下,砍翻兩個劊子手,與梁山眾人同時在法場里廝殺。
救出宋、戴二人后,李逵殺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領(lǐng)晁蓋對他喝阻也無效。其后李逵和梁山眾人打入無為軍,殘殺黃文炳,并從此與江州的張順等人隨宋江上了梁山。
6、楊志
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因臉上生有一大塊青記,人稱青面獸。他自幼流落關(guān)西,早年曾應(yīng)武舉,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綱,卻在黃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難江湖。
楊志到東京后,通過門路見到了太尉高俅,卻被高俅趕出。他盤纏用盡,只得到天漢橋街市上變賣祖?zhèn)鲗毜叮瑓s又遇潑皮牛二尋釁滋事。牛二要強(qiáng)奪寶刀,再三糾纏。
楊志“一時性起”,怒殺牛二,而后到開封府衙自首,被打入死囚牢。天漢橋百姓感念楊志為民除害,替他花錢上下打點。
楊志被免除死罪,只以“斗毆殺傷,誤傷人命”之罪,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
梁中書為給岳父蔡京賀壽,搜刮十萬貫金珠寶貝,命楊志送往東京,號稱生辰綱。
楊志為防盜賊劫奪,建議挑選十名軍士扮成普通商客,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他得知府中謝都管以及兩位虞候也要一同前往,又索要提調(diào)眾人之權(quán)。梁中書全部應(yīng)允。
趕赴東京途中,楊志催促軍士在天氣正熱時趕路,以致軍士都怨悵不已。他又不會安撫,遇到軍士懈怠,“輕則痛罵,重則藤條鞭打”,更激化了內(nèi)部矛盾。謝都管也有所不滿。
路經(jīng)黃泥崗時,眾軍士不顧楊志勸阻,執(zhí)意到松林里休息。晁蓋、吳用等七人扮作販棗商人,也到岡上休息。
而后,七人在白日鼠白勝的配合下,用下了蒙汗藥的白酒迷倒楊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綱。
楊志酒醒后,不敢回北京復(fù)命,只得逃走,欲投奔梁山。眾軍士擔(dān)心梁中書問罪,見楊志已走,便將過失都推到楊志身上,稱他勾結(jié)強(qiáng)盜,劫走生辰綱。
魯智深欲聚集三山兵馬,一同攻打青州。但楊志卻認(rèn)為三山兵馬不足以攻破青州,建議請梁山出兵援助。孔亮星夜趕赴梁山求援。
宋江率軍下山,會合三山頭領(lǐng),降服呼延灼,合力攻破青州城。楊志便與魯智深、武松等人一同加入梁山。
關(guān)于高能英雄和尚介紹的內(nèi)容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