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聯:有求必硬 上聯:男英雄但槍匹馬永闖無底洞 下聯:
下聯:女豪杰單槍匹馬獨闖龍潭虎穴。
這個對聯以男女英雄相對,表達出他們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精神。上聯描述了男英雄的勇氣和決心,下聯則以同樣的方式描述了女豪杰的膽略和無畏。橫聯“有求必硬”可以理解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英雄們都會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地面對挑戰。整個對聯充滿了陽剛之美,以及對勇者的贊美和敬意。
一個不懂漢語的孤膽英雄,單人單槍單挑20余越軍,他是誰
1979年爆發的對越作戰,及其之后歷時10年的兩山輪戰,我軍涌現出一批獨闖虎穴,單人單槍創造奇跡的“孤膽英雄”,巖龍便是其中之一。
巖龍1960年生于云南景洪,傣族人,1978年參軍,為14軍40師120團65分隊戰士,次年隨部參加對越作戰。
圖:“孤膽英雄”巖龍
巖龍所在的班,是一個民族班,9名戰士分別來自9個民族,而他是其中唯一一個不懂漢語的,但這完全不影響巖龍日后成為一名全能兵王。
不懂漢語,就用手勢交流,空了就拼命學。為了跟上進程,巖龍就比別人多付出一倍努力,廢寢忘食投入到軍事訓練中去,儼然就是個拼命三郎。
一年后,巖龍成了全連標兵,射擊、投彈、體能訓練,都名列前茅,成為名副其實的全能戰士。
1979年對越作戰打響,巖龍所在的部隊,成為第一批入越參戰軍隊。2月21日,巖龍的5連2排4班擔任尖刀班,負責攻占越軍78號高地。
圖:參軍后的巖龍
越南境內山高陡峭、叢林密布,而越軍又喜歡鉆貓耳洞,像個可惡的土撥鼠,打起來特別費勁,總感覺有勁使不上。
一番激戰后,78號高地飛沙走石、草木橫飛、一片狼藉。為盡可能不暴露目標,我軍只得拉開隊形,分散隱蔽前進,如此一來,就很容易和大部隊走散。
打著打著,巖龍就走散了,四處尋找未果。對面的越軍還在火力壓制,機槍聲未曾停歇,擊打在亂石和樹干上,沉悶又密集。又是幾個小時的交火,我軍戰士突然發現,對面越軍的槍聲稀疏了,甚至還不時地朝其他方向開槍。
起初,以為是友軍包抄了越軍側面,結果打電話詢問,被告知并沒有友軍。隨后,越軍的槍聲越來越弱,直至消失,大家更加的納悶了。
圖:“孤膽英雄”巖龍
不一會兒,進攻部隊接到命令撤退,當戰士們撤回陣地后,才發現巖龍也在,一番詢問之下,才知道剛才對面越軍的槍聲之所以越來越弱,是被巖龍全部消滅了。
巖龍和大部隊走散后,無意間從側翼闖進了越軍78號高地,幾十個越軍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被看得一清二楚。巖龍雖然單人單槍,但他身上帶著150發子彈,一個大膽的想法冒出來:來都來了,不如自己開干吧,打一個夠本,打兩個賺了。
在密林的掩護下,巖龍匍匐前進,慢慢接近越軍陣地,尋找有利地形。在距越軍十幾米遠的地方,巖龍突然開火,猶如藏在密林中發起攻擊的蛇,迅速而精準,幾聲槍響,越軍倒地。
圖:巖龍獲得的榮譽勛章
利用密林和地形掩護,巖龍打幾槍,換一個地方,神出鬼沒讓越軍摸不著頭腦,直到消滅了78號高地的全部越軍。戰后我軍清理戰場,發現78號高地躺著60多具越軍的尸體,其中20多個是巖龍打死的。
單人單槍單挑20余名越軍,巖龍一戰成名,被我軍授予“孤膽英雄”稱號。然而就在嘉獎令送達前線3小時前,“孤膽英雄”巖龍卻不幸犧牲。1979年2月25日下午6點,巖龍隨部行進途中,突遭越軍暗槍,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19歲。
圖:烈士紀念碑前的巖龍雕像
19歲的年齡,很多人還沒走上社會,而有些人就已為國捐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向英雄致敬!
單槍匹馬但最后結局不好的英雄事跡
1
汗、梁山是張叔夜在水泊用水戰擊破的,方臘是韓世忠單槍匹馬擒獲的。《水滸傳》是演藝不是歷史。
《水滸傳》的結局也是因為施耐庵為自己出獄、書可以出版流傳而改寫的。所以宋江這個人才閑的很矛盾。
而且結局沒什么不好,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成的是梁山的忠烈、眾好漢的忠義。
我們不要看扁了好漢這兩個字,不要看扁了兄弟情誼。
他們是很令人惋惜,但不是宋江的錯。他也不想打仗、他也不愿兄弟去死。
如果你那么認為,他們就真的白死了。
2
高能英雄單槍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橫聯:有求必硬 上聯:男英雄但槍匹馬永闖無底洞 下聯:、高能英雄單槍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