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現任總統是誰
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第2任、第4任總統。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
2000年執政以來,普京致力于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打擊金融寡頭,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在國際舞臺上恢復了世界性強國地位。
擴展資料: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寧格勒(現為圣彼得堡)。
普京的母親瑪麗亞·伊凡諾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廠女工,而他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斯皮里多諾維奇·普京則在蘇聯海軍服役。20世紀30年代,普京的父親在一支潛艇部隊中服役,其后在二戰中擔任蘇聯內務部的爆破手。
普京的兩個哥哥均出生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其中一個早夭,另一個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死于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東·普京曾為列寧和斯大林擔任私人廚師。
2018年3月18日晚8時,俄羅斯總統選舉落幕。在已統計的8成選票中,現總統普京得票率達到了76.1%,所得選票已過半數,普京第四次執掌克里姆林宮已成定局。
參考資料:普京百度百科普京和澤連斯基什么關系
你知道嗎,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竟然是“同名不同姓”的國家元首,兩人名字里都有“弗拉基米爾”。
為什么他們不約而同地取了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又有什么特別之處?
“弗拉基米爾”是名還是姓
這要先從東歐地區斯拉夫人的姓名說起。
通常,這里人們的姓名由三部分組成:名、父稱、姓。名是每個人自己的名字,父稱由父親的名字變形而來,姓則通常代表家族姓氏。
以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例,他的全名“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中,第一部分“弗拉基米爾”是名,最后一部分“普京”是姓,而中間與“弗拉基米爾”十分相似的“弗拉基米羅維奇”是父稱。
通過這個父稱,我們可以知道,普京父親的名字也是“弗拉基米爾”。
“弗拉基米爾”是一個在東歐地區很常見的男性名字。與千變萬化的漢語姓名不同,現代俄語中常用的姓名只有幾百個,也“弗拉基米爾”這一朗朗上口的名字才會被頻繁用到。
“弗拉基米爾”有多厲害
除了開篇的國家元首,歷史上,著名的十月革命領導人、前蘇聯締造者列寧也是一個“弗拉基米爾”。
名叫“弗拉基米爾”的還有:俄羅斯前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前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俄羅斯電視臺“名嘴”記者索洛維約夫、已故俄自由民主黨前主席日里諾夫斯基等等。
兩度獲得“蘇聯英雄”獎章的宇航員阿克肖諾夫,也叫“弗拉基米爾”。
在文藝界,被譽為“70年代世界上最優秀的哈姆雷特扮演者之一”的蘇聯戲劇演員、音樂家維索茨基,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最受歡迎的蘇聯詩人之一馬雅可夫斯基等,也擁有“弗拉基米爾”這個名字。
在烏克蘭,在面值為1格里夫納和1000格里夫納的貨幣上,還分別出現過弗拉基米爾大公和維爾納茨基兩位“弗拉基米爾”的頭像。
前者是為基輔羅斯引入東正教的古代政治家、統治者,后者是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創始人之一。
除了人名外,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附近,還坐落著弗拉基米爾州,其首府名為弗拉基米爾市。這一地區曾是古羅斯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在則是俄羅斯首都附近最熱門的旅游地點之一。
甚至,在俄羅斯海軍陣列中,還有名為“弗拉基米爾大公”號的戰略核潛艇,它曾憑借優越的性能被稱為“未來俄海基核力量的基礎”……
“弗拉基米爾”也很普通
在這些閃耀的名稱之外,“弗拉基米爾”一詞也并非總與名人偉物相關。
俄國總統普京的俄文名字是什么,翻譯成中文又是什么意思
俄國總統普京的俄文名字是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Путин。翻譯成中文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第2任、第4任總統。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清華大學名譽博士。
普京先后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擔任總統期間,整體提升了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在對內外政策方面偏強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被美國《時代》、《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
擴展資料:
早年生涯
普京小時候很頑皮,六年級才當上少先隊員。
1975年,普京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圣彼得堡國立礦業學院副博士),隨后他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寧格勒區工作。
這段時間他熟悉了其后擔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蓋·伊萬諾夫。他在大學時期加入了蘇聯共產黨,且至今沒有正式宣布過退黨。
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訓練,兩年后他進入了列寧格勒情報機關機要部門。他在此部門工作到1983年,隨后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學校學習一年。
1985年至1990年,克格勃將普京派遣到東德,普京在當地得到一個次要工作。不過資料顯示,所謂的次要工作其實是間諜任務,普京于東德收集當時西德的經濟諜報。兩德統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寧格勒,此后,普京又在列寧格勒大學國際事務系得到一個職位。
烏克蘭危機的背后是什么
要從多個方面看待這次烏克蘭的政治危機:
一、此次危機反映出了烏克蘭東西部的民族隔閡。歷史上,烏克蘭東部在彼得大帝時期就是俄國的一部分,而西部長期在波蘭和奧匈帝國的統治下。烏克蘭東部以俄語居民為主,西部人則說烏克蘭語。前天宣布獨立的利沃夫(L‘wow),就是西部的代表城市,其居民多信仰波蘭天主教。現在的烏克蘭西部是在斯大林時期才劃歸給蘇聯的,烏克蘭的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邊界也是在二戰后才確立的。
二、東西部的民族隔閡深層次是經濟隔閡。烏克蘭東部煤礦和水利資源豐富,工業發達,而西部以農業和小手工業為主,經濟發展落后于東部。經濟的失衡也導致了東和西的不合。
三、此次危機表面上是內部問題,實際上則是歐盟、美國和俄羅斯的博弈,其中歐盟和美國的立場基本一致。看一看歐洲地圖就知道,烏克蘭的位置舉足輕重。對于俄羅斯來說,只要烏克蘭在其版圖之內,那么俄羅斯就是標準的歐洲國家,西歐更是近在眼前。對于美國來說,如果烏克蘭聽話,那么俄羅斯的中心地帶則完全暴露在了歐美的面前,莫斯科的導彈對西方的威懾力就大大減低。烏克蘭的現任總統就是普京花了很大的力氣才讓他上位的。
俄羅斯是一定不會坐視烏克蘭的局勢不管的。烏克蘭對俄羅斯而言,不僅僅是通向西歐的的戰略要沖,因為俄、烏這兩個民族的血緣關系實在是太近了。
俄羅斯民族最早就發跡于烏克蘭的原野,大約在北宋時期,古代俄羅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封建國家“基輔羅斯(Kiev-Rus)”就定都于橫跨第聶伯河的基輔,弗拉基米爾大公讓國民在第聶伯河(Dniper)受洗,從此羅斯人皈依了東正教,而第聶伯河正是今天烏克蘭的母親河。之后基輔一直是俄羅斯人的政治中心,直到南宋末年蒙古人的入侵,基輔羅斯分裂成了多個大公國。蒙古人來了之后,在北方臣服于金帳汗國(Kipchak)的莫斯科大公國逐漸興起,同時古代俄羅斯人慢慢地分化成現代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民族。在明朝早期,莫斯科大公國(Moskva)把蒙古人趕走之后,大公改稱“沙皇(Tzar)”,大公國改名為沙皇俄國,此時的俄國已經是橫跨歐亞的多民族國家了。此后的沙俄國力日漸增強,國土迅速膨脹,在明朝末年吞并了今天的烏克蘭東部,自此東烏克蘭一直是俄國的一部分,直到1991年。
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其民族文化的發源地,是它的“根”。烏克蘭之于俄羅斯,正如中原的長安洛陽之于中國。普京這些年的外交政策,中美對他來說是次要的,把烏克蘭重新納入俄羅斯的懷抱才是重點工作。當然這種“入懷”不一定是版圖的擴張,主要是經濟和防務的一體化。普京一直在搞基于獨聯體框架之下的國家一體化,目前只有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響應了。俄羅斯想恢復自己在蘇聯時期那樣的地位,沒有烏克蘭是不行的。
現在且看索契冬奧會結束之后,普沙皇如何收拾烏克蘭這個爛攤子吧。
關于烏克蘭總統普京弗拉基米爾和俄羅斯現任總統是誰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