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英文原版小說是什么為什么
英文系讀了三年比較喜歡以下:
大一精讀老師的yin威下啃完《紅字》,在英語系讀的第一部嚴肅文學。霍桑的用詞令人膜拜,復雜的修辭和對照更令人膜拜。紅字A是象征,人可以是象征,名字是象征,樹是象征,地名是象征,什么都是象征,什么都是鋪墊,沒有一處不是精巧設計,沒有一個詞不是逼格詞。
The Scarlet Letter
(后來跟老師抱怨說紅字好難,老師說知足吧,這才只是romanticism,等你學到modernism看你怎么辦,果然…)
喬伊斯《都柏林人》,由獨立的短篇故事組成。也是大一讀的,是一門喬伊斯選讀選修課。都柏林人刻畫眾生相,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從題材到語言都是愛爾蘭魯迅。絕妙的語言,復雜的用典。難度怎么形容呢,就是一篇故事要看20多頁ppt的西方典故才知道某一個選詞的意義。喬伊斯選讀那門課的老師真的很好…
大一泛讀課的Color Purple,第一次讀非裔女作家的小說,一個黑人女孩的自我尋找和成長歷程。娓娓道來。想了解feminism,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和黑人英語的不要錯過Alice Walker。
大二泛讀課的Joy Luck Club喜福會。華裔女作家Amy Tan。舊中國幾個家庭背景不同的女人移民到美國,又各自生了女兒在美國生活。舊中國的苦痛,新社會的酸楚,母女之間的代溝與文化差異表現的淋漓盡致。語言很簡單,也很詼諧,動情處又令人嘆惋。
后來老師還推薦了類似題材的The Woman Warrior.湯亭亭和譚恩美算是美國社會接受度和流行度最高的華裔移民文學人物了吧。我對The Woman Warrior一直覺得害怕又喜歡、怪誕又奇妙。它的副標題叫做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是用拼貼、解構、重述中國民間傳說和“鬼”文化來講述家族故事的,不管是在中國的往事還是在美國的經歷,人人是鬼。研究后現代主義的話可以讀讀。
毛姆的各種。經張愛玲推薦。
大二精讀課布置了The Jungle,辛克萊寫于大蕭條時期,揭露食品工業黑幕,反映移民和工人的生存慘狀。精讀老師說,可以看看當時的美國是否就是現在的中國。不怕惡心的請看書中如何描寫香腸廠的作業過程和自來水廠如何取水。羅斯福一邊看這本書一邊吃早點,看著看著就把火腿扔了。
全程高能!盤點DC超級英雄六大經典配樂
音樂能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熱情與能量,尤其是超級英雄的電影主題曲,那激昂的旋律和強烈的情感,總能在瞬間激發我們的斗志,讓我們仿佛也擁有了拯救世界的力量。我們就來一起回顧那些DC超級英雄的經典配樂,感受音樂與電影的完美結合。
從約翰·威廉姆斯到漢斯·季默,DC超級英雄的音樂大師們用他們的作品,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世界。音樂如同英雄們的另一張面孔,傳遞著勇氣、希望與無盡的冒險精神。
【超人主題曲】
約翰·威廉姆斯的超人主題曲,以其昂揚的斗志和對宇宙蒼穹的向往,激發了人類對冒險的無限渴望。這首音樂在科幻片大行其道的年代,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無論是《超人》四部曲還是2006年的《超人歸來》,約翰·威廉姆斯的旋律始終貫穿經典地位無可撼動。
【蝙蝠俠主題曲】
丹尼·葉夫曼的蝙蝠俠主題曲,陰郁而富有黑色童話的氣質,與蒂姆·波頓的哥特風格相得益彰。音樂中融合了黑色電影的元素,預示著與犯罪者斗爭的緊張氛圍。這首主題曲在《蝙蝠俠》電影中,不僅渲染了陰暗的氛圍,也為這個角色增添了一抹獨特的神秘感。
【小丑主題曲】
漢斯·季默的“小丑”主題曲,以汽笛聲開場,營造出一種狂躁與不安的感覺。音樂通過音調的拉高和逐漸的刺耳聲,生動地描繪了小丑不可一世的形象。音樂的突然變化,展現了角色精神分裂的本質,仿佛一個動了壞腦筋的孩子等不及要展示他的惡作劇。這首主題曲以其獨特的配樂方式,揭示了角色的內心世界。
【新超人主題曲】
漢斯·季默為新超人創作的主題曲,宛如一股清流,傳遞出超脫之感。這與新超人的角色定位緊密相關,展現了他在面對誤解和不公時仍挺身而出的勇氣。樂曲后半段主題升華,配合高速飛行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了飛翔的夢想與希望。
【萊克斯·盧瑟主題曲】
漢斯·季默與Junkie XL共同創作的萊克斯·盧瑟主題曲,以鋼琴低音開場,營造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音樂中透露出的邪惡與張揚,生動地描繪了這位野心家的狂妄與陰謀。這首主題曲在電影中,成功地渲染了萊克斯·盧瑟的陰暗面。
【神奇女俠主題曲】
漢斯·季默與Junkie XL共同創作的神奇女俠主題曲,以其燃爆的節奏,展現了這位天堂島公主戰斗的英姿。音樂中充滿力量與激情,激發了觀眾內心的熱情,仿佛也讓我們一同加入這場英雄的戰斗。
這些DC超級英雄的經典配樂,不僅在電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更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樂與電影的完美結合,讓我們在聆聽的仿佛也成為了那個英雄世界的一員,體驗著屬于超級英雄的激情與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