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層地獄是佛教詞匯,從印度傳過來的嗎
是古印度傳過來的。佛教的十八層地獄出自《十八泥犁經》,分別是:光就居、居虛倅略、桑居都、樓、房卒、草烏卑次、都盧難旦、不盧半呼、烏竟都、泥盧都、烏略、烏滿、烏藉、烏呼、須健居、末都干直呼、區通途、陳莫。十八層地獄并不是上下層的關系,而指的是靈魂受苦的程度。
十八層地獄傳到我們國家之后,根據人不同的罪孽又分為:拔舌地獄、剪刀地獄、鐵樹地獄、孽鏡地獄、蒸籠地獄、銅柱地獄、刀山地獄、冰山地獄、油鍋地獄、牛坑地獄、石壓地獄、舂臼地獄、血池地獄、枉死地獄、磔刑地獄、石磨地獄、刀鋸地獄。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十八層地獄中拔舌地獄、冰山地獄、石磨地獄的刑罰。
一、拔舌地獄的刑罰拔舌地獄,顧名思義就是把犯了錯誤的靈魂的舌頭連根拔下來。這個刑罰主要是對付在人世間有過行騙,油嘴滑舌,誹謗他人等嘴上犯過錯的靈魂。這個拔舌地獄的刑罰并不是一下就把舌頭拔下來了,而是慢慢的拉長,慢慢的拔下來。
二、冰山地獄的刑罰冰山地獄,顧名思義是一個很寒冷的地方,里面有一座座冰山。這個刑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懲罰在人世間做出對親人,不忠不義,不孝不仁的靈魂。將他們的衣服扒光,然后凍到冰山里,讓他們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冰冷的心。
三、石磨地獄的刑罰石磨地獄,顧名思義就是有一個巨大的石磨在不停的滾動。這個刑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懲罰在人世間那些傷害別人的人。石磨地獄的巨大石磨會把這些人的肉身給碾碎,然后將他們重塑。
在現在講究科學的世界里,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你有什么看法,給我留言吧。
印度地獄是什么意思啊
在印度教中,地獄被稱為“納拉卡”,它是印度教中的一個信仰概念。根據《摩訶婆羅多》的描述,納拉卡是地獄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由瓦魯納、侈妄、某種類型的盜賊、暴力和淫欲等五種罪惡所組成的。
印度教的地獄被描述為一個極其黑暗、骯臟和惡臭的場所,被用來懲罰那些犯有罪行的人。在印度教的信仰中,地獄的懲罰是非常殘忍的,它們象征著一個人在生活中所犯過的罪孽和過錯。
在印度的傳統信仰中,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前世和來世。根據印度教的講述,如果一個人在前世中犯了罪,那么他就會被懲罰,并陷入地獄,接受各種惡劣的懲罰。在印度教中,地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被用來警示人們不要犯罪過錯,否則他們將來會遭受懲罰。
印度教中的地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仰概念,在印度教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被用來警示人們不要犯罪,否則他們將來會受到懲罰。印度教的地獄也是一個非常恐怖和慘烈的場所,被用來懲罰那些犯有罪行的人。
佛教在印度被稱為地獄教,為什么
1】“佛經”說,人類居住的大地,是浮在水上的,水又住在風輪上的,風輪下面是空的,有時突然刮起大風,風輪就亂轉,水就亂動蕩,就引起地震。也就是說,整個“地球”結構大致是四個層次疊起的。(《長阿含經》、《大般涅盤經》、《般泥洹經》、《華嚴經》)
2】“佛經”說,身高2萬8千里的阿修倫天王、用手指蓋住太陽,“日王”嚇得放不出光亮。這也就是所謂的日食發生的原因。(《正法念處經》、《百喻經》、《樓炭經》、《長阿含經》(《大正藏》第53冊第238~239頁)
3】佛經說:海魚最大比太陽大10幾倍,大魚拉屎撒尿海中使海水咸。“佛經”原文:“海水何故咸……海中有大魚。身長……三萬二千里者。皆清凈溺海中。故海水咸。二者……放大雨如車軸……其咸水悉流入大海故。……昔得仙道人能咒。咒海水咸一味。故海水咸一味。是為三事。”(見佛經《大樓炭經》卷6,《大正藏》)
4】“佛經”說:月球有方城郭,“月王”坐在方20里的七寶宮殿中,也有無數天神隨從。月球的內外都很清徹,光亮照得遠遠的。月球有圓有缺,是被青色天所遮蔽的原因。“佛經”說:隕石,那是二龍相爭,落下像石一樣的東西。但不是石,因為呀,如果日月星辰是石,就不可能有光,日中也就不能有“烏”,月中也就不能有“兔”。《正法念處經》《百喻經》《樓炭經》《大般涅盤經》《般泥洹經》
5】佛經說我們居住的大地和太陽的距離僅數萬由旬?注:由旬,長度單位。一由旬相當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離,大約七英里,即11.2公里。
還有說太陽月球是方的,里面有宮殿住人。如果這叫參透物理化學的知識,那真是呵呵呵呵
至于解決世俗煩惱,也不見得。人生在世,總要解決衣食住行,還有人際交往以及繁衍后代,自己自身精神需要的煩惱。佛教不事生產,無法解決世俗的問題。倒是逃避這方面不錯,什么事都推給因果業力,跟鴕鳥埋在地里有異曲同工之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受持品第七》中釋迦牟尼佛曰:“若未來世,國王受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相輪往護彼國;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往護彼國;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往護彼國;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往護彼國;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往護彼國。五大士、五千大神王,于汝國中大作利益。
釋迦摩尼自己的國家被滅亡,族人被屠殺的時候,經文中白紙黑字承諾的五位保安沒有出現過。
釋迦摩尼投靠的國家被滅的時候,這一承諾依舊沒有兌現,五位保安隊長還是沒有現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信佛最虔誠的梁武帝被侯景圍城,城內士兵和百姓挨餓的時候,這五位保安沒出現,士兵和百姓被屠殺的時候,這五位還是見死不救,最后虔誠的佛教徒梁武帝被活活餓死了,經文中信誓旦旦的承諾的這五位保安依舊沒有出面。
南唐后主李煜,面對宋兵大軍壓境,把提議抵抗的大臣下了監獄,跑到寺廟里與和尚廟鉆研佛法,火燒眉毛了都想著探索佛理,不可謂不虔誠,可惜經文中承諾的保護并未兌現,李煜國破家亡,最后被牽機毒藥毒死,死得慘不忍睹。
到底是五位保安不慈悲,還是玩忽職守,還是沒能力,還是壓根就不存在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真的,還是佛說的怪力亂神是真的?
捐功德換取升官發財是真的,還是奮力進取,堅忍圖成是真的?
捐香火錢保平安和買保險保平安,哪個更實際?
只要不傻,或者不缺心眼,肯定知道答案的迷信只是一個人軟弱的精神寄托,并不能讓人更幸運或遠離禍害。
迷信只是一個人軟弱的精神寄托,并不能讓人更幸運或遠離禍害。
地獄教,就是讓懦夫和無能者們把時間都用來浪費癡迷在這種沒有用的事上,以此白活一生。
現實生活里一事無成屢戰屢敗所以這些懦夫才躲進幻想里
現實世界唯唯諾諾精神世界重拳出擊
跟阿Q一樣,被人家踩在腳底下呻吟,不能反抗,所以只能自己在后面放嘴炮,意淫人家被打
神棍們就是現實世界到處撞墻,只能天天躲家里念經,終日以為自己依附宗教就能高人一等,豈知已經被騙還不自知
說什么已經參悟了宇宙奧秘,實際上狗屁不是,宅在家里每天詛咒別人下地獄,然后念咒求邪神惡鬼,最后一事無成,這種人不多見嗎?
騙子一往無前地騙,當然不會相信真的有什么天堂。
傻子倒會一往無前地傻,因為傻子被現實世界的某樣事情打敗了,被攻破了心理壁壘當然想找個避難所。
但是因為傻子的一葉障目因素,所以只是幻想逃到天堂、逃避眼前的困難,卻沒有想到逃到天堂以后會有其他更多困難(惡性循環)
佛棍以為就他們才是正確,其他所有都是錯誤的,不容你質疑,輕則說你沒慧根領悟不到,重則栽贓侮辱謾罵,恐嚇說你下地獄順便問候你全家,在緬甸的話還會砍你。
能毫無條件地信任佛經,是被洗腦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與佛有緣”,是“可度之人”。
受害者們與其浪費大量時間精力財力物力在一個錯誤的騙局上,為何沒有勇氣去直面真實的社會與人生呢?
印度教中有天堂和地獄嗎 印度教是怎么描述的
天堂與地獄之說對印度教徒的生活是有重要影響的。其他宗教也很重視天堂與地獄的存在。這意味著人們在死亡和再生的過程中不是經過天堂就是通過地獄。對天堂的描述使得每個人都喜歡去那里,而地獄則是一個人人都想躲避的地方。
印度教的經典里說,閻王殿里的死神Chitragupta儲存著每一個人行為善與惡的記錄。以此為依據,假如一個人的善行占主導地位就被發往天堂,反之則被打入地獄。
天堂是神居住的地方。每個人在那里都非常幸福。天堂的主人是因陀羅神。天堂里的幸福與人世間通過感官感受到的不一樣,是一種深植于內心的幸福。只有當一個人完全掌控了心靈、情感和自我時才能享受到那種幸福,其遠遠超過來自感官的樂趣。
宗教教義里宣稱,那些對所有眾生有慈悲心腸,仁愛之心,說話和氣,把女人當作媽媽、姐妹或女兒看待,不貪圖不義之財,不偷盜,對自個所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誠實,沒有嫉妒之心,不傷害別人,對每一個人都非常親和的人才有資格體驗到天堂的幸福。
有智者說,當一個人具備了高尚的品質,在地球上也有他們的天堂。正如有一個故事說的,神有一次宣布給一個星期自由進入天堂的時間,不受行為表現好壞的限制。這將是一次面向所有人的毫無保留的開放。人們聽說之后,紛紛趕往天堂,在天堂的門口排起了長隊。
神在宣布過后不久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一名男子頭頂著木柴,嘴里哼著小調走在回家的路上,對神宣布的訊息一副毫不介意的樣子。神覺得非常奇怪,就攔住他問道:「你難道沒有聽說進入天堂不受限制了的訊息嗎?」
這名男子帶著快樂與滿足的微笑回答說:「先生,我已聽說神做了這個慷慨的決定。但說實話,我從我孩子充滿笑容的臉上,我妻子忠貞的愛情里,我兄弟對我的支援與關懷中,我鄰居友善的行為方面都享受到天堂般的幸福。我有這么一個天堂,為什么要去追求另一個我沒有見過的天堂呢?」
地獄是一個令人憂愁的地方。下到地獄去的人要經歷不斷的傷害和痛苦。據信有七層接近閻王殿的地獄,那里被描述為是一個可怕的充滿恐怖的地方。宗教教義里說,那些貪婪好色,虛偽,忘恩負義,奸淫,不擇手段,對老弱病殘和孤兒漠不關心的人會嘗到地獄的痛苦滋味。
在薄伽梵歌里說,通往地獄有三條道路:***,憤怒和貪婪。
神和具有美德的人在人間也享有天堂,他們可以承受地獄,給受苦難的人以寬慰。有個故事說,竽笛斯特拉獲得了在地獄里一天,在天堂里100年的時間。當問他想先去哪里時,他選擇先去地獄。他進到地獄里以后,那里的人從他充滿美德的身軀里散發出的芬芳中得到非常大的安慰。竽笛斯特拉憑著自身的美德給地獄里的人營造了一個天堂。這就是善對惡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