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是一個怎樣的人
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珀琉斯的兒子.他全身除了腳踵外刀槍不入。關于他刀槍不入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他出生時他母親便抓著他的腳后跟將他他倒提著浸入冥河中,于是他就變得刀槍不入,因為當時只有腳后跟沒有浸到冥河水,這腳后跟就成了他全身唯一的弱點,同時也是他的致命傷,后來,他就是被太陽神一箭射中腳后跟而死(表面上看,他是被帕里斯射死的,但那支箭是因為有太陽神的引導才射中的),西方也因此多了一個熟語——阿喀琉斯的腳后跟(比喻致命傷);另一種說法是,他出生后,他母親不滿意他身上的凡人血統,就每夜把他放在天火中,燒去他身上凡人的肌肉,白天又涂上特制的藥膏,使他能長出神的肌肉來,想以此來除去他凡人的肉體,使他能像神那樣不老不死。但她的這一行動被丈夫珀琉斯發現了,珀琉斯不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反而以為她對孩子過于殘酷,于是,忒提斯傷心地回到了海洋中。但忒提斯曾經聽過一個關于他兒子的預言:他將名垂青史,但注定活不到老,會年紀輕輕就死在戰場上,也正是因為這個預言,忒提斯才想把阿喀琉斯變成不死之身,但命運女神的安排似乎是連神也不可違抗的。忒提斯未能替兒子制造一個不死之身,但她仍不放棄,在回到海洋之前,為了不讓兒子有機會參戰,她將他秘密托付給一個住在一個寧靜的小島上的英雄(名字忘了),以女孩的身份養大。阿喀琉斯雖是被人像女孩子一樣養著,但到了十多歲時,那位英雄仍然請了著名的馬人喀戎來教他武藝。喀戎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老師,他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成了著名的英雄,其中就包括赫拉克勒斯。于是,阿喀琉斯也練就了一身杰出的武藝。據說阿喀琉斯生的十分俊美,當希臘人開始集結人馬,準備發動特洛伊戰爭時,奧德修斯和另一位英雄設法找到了收養阿喀琉斯的那位英雄,但他們卻怎么也找不到阿喀琉斯(因為他一直扮成女孩子,看起來就是一位普通的美麗女子)。后來,奧德修斯心生一計,在院外擂起戰鼓,假裝有敵人入侵,所有的女孩都驚慌失措,唯有阿喀琉斯鎮定地拿起了盾牌和長矛,就這樣暴露了身份,不得不跟隨希臘聯軍出征。
阿喀琉斯驍勇善戰,在戰場上令人聞風喪膽。特洛伊的很多著名的英雄都死在他的槍下,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特洛伊王子(也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耳。但也許正是因為他的驍勇,他才有些天不怕地不怕,以至于直接跟太陽神阿波羅對抗,導致后來被對方一箭射死。
阿喀琉斯還有重義的一面,在他因和希臘聯軍首領阿伽門農鬧矛盾而罷戰時,他的好友穿上了他的盔甲上了戰場,結果被赫克托耳殺死。阿喀琉斯因此而十分傷心憤怒,當即和阿伽門農握手言和,重新出戰,他向赫克托耳挑戰并殺死了他,為朋友報了仇,但他還不解恨,又將赫克托耳的尸體拴在戰車后面拖著回了軍營(那時候,戰死的勇士的尸體都要由己方帶回去好好安葬的),在朋友的墳前暴尸三天,這也反映出他殘暴的一面。
但阿喀琉斯的性格比較復雜,他既有殘暴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當特洛伊的國王普里阿摩斯親自潛入他的軍營,請求他歸還戰死的兒子赫克托耳的遺體時,他沒有趁機殺死這個敵方的最高統治者,而是將赫克托耳的尸體還給了他,還派人護送他回到特洛伊城中。
阿喀琉斯的性格中還有一些因素,如自尊心強,任性。當阿伽門農搶了他的女奴時,他便以此為奇恥大辱,不顧戰爭大局,擅自罷戰,導致希臘聯軍一度陷入危險境地,差點被趕到海里。
關于阿喀琉斯的后人,他尚未出征時,便與收養他的英雄的女兒相戀,兩人私定終身,在他出征后,那個女孩為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叫聶耳普托勒摩斯,可惜還很年輕便被奧德修斯的兒子殺死,別的也沒看到關于他的子嗣的記載,我猜想,他大概是絕后了
阿基琉斯兩次的憤怒原委是能詳則詳,謝謝了,語文課用···
第一次憤怒:阿伽門農搶了阿基琉斯很中意的女俘虜。
阿基琉斯的第一次憤怒可看出他沒有等級觀念,更沒有集體觀念。所謂的權威,所謂的國王,他都不放在眼里,堅持著自己的原則。
憤怒戰爭發生的緣由,是由于阿伽門農俘虜了太陽神阿波羅祭司克魯塞斯的女兒,不肯交還,從而給希臘聯軍帶來了瘟疫。后來阿基琉斯要求阿伽門農歸還阿波羅祭司的女兒克魯塞伊斯,阿伽門農卻奪取了阿基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從而引起了阿基琉斯的憤怒,退出戰爭。
第二次憤怒: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羅克洛斯想打贏與特洛伊的戰爭而上了戰場,卻被特洛伊的戰將赫克托爾所殺。
當阿基琉斯聽到好友的死訊后,“悲憤的烏云罩住了他的心靈”,偌大的身軀橫倒在地。對于此時的他而言,盡管俄林波斯的大神已經兌現他的祈愿,但他卻說:“這一切對于我又有什么歡樂可言”。他憤怒地回到戰場上,赫克托耳殺死他最珍愛的朋友,是對他的侮辱。
英雄的命運早已在神祗的各種預言中一一兌現,盡管知道自己的命運,阿基琉斯仍然不顧雙親的擔憂,回到戰場找回自己的光榮。
擴展資料
《伊利亞特》簡介:
《伊利亞特》主要寫戰爭,重點描寫特洛亞戰爭第十年中51天內發生的故事。史詩開頭就點出“阿基琉斯的憤怒是我的主題”。戰爭雖然進行了九年多,但雙方依然相持不下。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將領阿基琉斯因為一個女俘起了紛爭,阿基琉斯憤而退出戰場。他的退出導致希臘方面連連失敗,情況危急。
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羅克洛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沖上戰場,挽救了希臘軍隊,但被特洛亞統帥赫克托爾殺死。阿基琉斯再次憤怒,重返戰場為好友報仇,最終殺死了赫克托爾。
赫克托爾的父親、特洛亞老國王普里阿摩斯找到阿基琉斯,希望他歸還兒子的尸體。阿基琉斯被打動了,將尸體交還老國王。《伊利亞特》就在赫克托爾的盛大葬禮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