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一、在句子中起起停頓作用的符號叫“點號”,點號包括: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等。
1、頓號
頓號用在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是句子中最小的停頓。常用于羅列幾種性質相似或相近的幾種事物。
例如:花園的花都開了,有大紅的、粉紅的、黃的、白的、紫的??美麗極了。
但是并列性的詞或詞組在句子中表達陳述對象“怎么樣”或者“干什么”時,不能用頓號,而要用逗號。
例如:小紅的字寫得端正,美觀。
2、逗號和句號
逗句是最常用的停頓符號,常常用于一句話沒有說完時的一般性停頓,是一句話中較小的停頓。而句號則用于一句話意思表達完整了后的停頓。
例如:春風吹綠了小草,吹開了杏花。青蛙從冬眠中醒來,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
此句有兩句話組成,前一句話說的是春天的植物變化,第二句說的是動物變化,所以兩句說的意思不一樣,因此頭一句話意思表達完整用句號,而前后兩個完整的句子的前后兩部分共同表達一個意思,所以中間的停頓用“逗號”。
二、分清句子的語氣,正確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同樣是一句話說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但是語氣不同,標點符號也不同。
1、陳述語氣
指語氣平和,多用于對人、事、物的陳述,基本不帶任何感情,此時句尾用“句號”,表達陳述語氣。
例如:我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2、疑問語氣
句子里表現的意思是疑問,此時句尾用“句號”,表達疑問語氣。
例如:你吃飯了嗎?
3、感嘆語氣
當句子表示強烈的“喜、怒、哀、樂、驚”情感,且有時句子中間有“真”“多么”,句尾有語氣詞“啊”“呀”“啦”等表加強語氣的詞時,句尾要用“感嘆號”,表達感嘆語氣。
例如:這里的風景真美啊!
擴展資料:
初中語文中標點符號的經典用法
1、冒號的提示范圍
一般說來,冒號用在句子內部,它的提示范圍到一個句子完了為止。它的提示范圍有時也可以超出一個句子,管到幾個句子,甚至是幾個段落或成篇的文字。如人們寫信時在開頭收信人的稱呼后用的冒號,又如講話稿一般在開頭寫“同志們:”“朋友們:”“同學們:”等。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會議紀要、工作計劃、演說詞等中。
2、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混合使用時,使用引號的方式
直接引語是直接引用的話,也就是把別人的話或現成的語句照原樣錄下來。為了跟作者本人的話區別開來,直接引語要加引號。間接引語是把別人的觀點用自己的話轉述出來,仍是作者本人的話語,所以不必用引號。當我們引用別人的話,一半是直接引用,一半是間接引用的時候,仍是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號,間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號。
例如:他指出,科學是沒有地區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現代科學和現代技術,以及形成這種科學技術的哲學思想”。
破折號的作用
破折號的6種作用:
1、解釋說明,在給詞語解釋意思的時候,詞語的后面就是破折號。例如:我想──我們的祖先,可曾在這些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作者在我想后面使用破折號,就是對想的內容加以說明,我想什么呢?。
2.表示聲音的延長。例如:在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畫楊桃》中,“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到,同時發出嘻嘻的笑聲。在這里,同學拉長聲音,嘲笑“我”,因此這里使用破折號。
3.表示意思的轉換或者轉折。例如:我們談性正濃,說到某位明星八卦時,門鈴響了──我去開門。這里因為意外,我們的話題被打斷,本應該接著說的話題,被強行轉換到其他的話題。
4.表示聲音有較大的停頓或者中斷。例句:你們別急,看我的──說著便在大的這個半塊上咬了一口。在這個句子中狐貍因為要咬奶酪,說話時有了停頓。
5.用于歇后語后面,引出語底。例句: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芝麻開花──節節高。
6.用于引文之后的破折號,交代引文的作者或者節選的文章名稱。例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有志不在年高。──《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