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毛片_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_久久午夜影院_国产视频亚洲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安卓手游資訊 手游資訊

光與夜之戀古畫

中國古代的十大名畫都有哪些

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1、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

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畫卷從右端開始,第一段描繪了黃昏,曹植率領眾隨從由京城返回封地,經過洛水之濱時停駐體息。在平靜的水面上,風姿絕世、含情脈脈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從容,凌波而來。

柳岸邊,曹植身體微微前傾,伸出雙手擋住眾隨從。隨從們目光呆滯,而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前方水面上美麗的洛神。

畫家巧妙地通過這一瞬間動作,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曹植見到洛神的驚喜之情,而且將曹植被洛神的絕世之美所深深吸引的內心活動表現的極為生動。

曹植解玉佩相贈表達對洛神的深切愛慕,洛神指潛淵為期,曹植又怕受騙,心情矛盾。于是便斂容定神,守之以禮,二人情意纏綿。

洛神與諸神仙嬉戲,風神收風,河神撫平水波,水神鳴鼓,女蝸起舞,洛神在空中、山間、水中若隱若現,舒袖歌舞。

通過女神與眾神仙的歡樂、嬉戲的熱鬧場景,為洛神與曹植即將分離做了鋪墊,襯托出女神無奈和矛盾的內心狀態。

第二段描繪了人神殊途,不得不含恨別離時的情景,這是故事情節的高潮。畫家大力描繪洛神離去時的陣容,場面宏大激揚,熱鬧非凡。六龍駕駛著云車,洛神乘云車向遠方駛去,鯨航從水底涌起圍繞著車的左右。

六龍、文魚及鯨的描繪細致,動態生動奔放。云車、云氣都作在天空中作飛馳狀,離別場面熱鬧異常、如醉如癡。

在岸邊,曹植在眾隨從的扶持下,目送著洛神漸漸遠去,眼神中傾訴著無盡的悲傷與無奈。洛神不停的回頭望著岸上的曹植,眼神中流露出不舍與依戀。隨著二者距離越來越遠,襯托出曹植與洛神心中無奈分別的苦痛,使畫面中無法相守的悲傷氣氛更加濃烈。

最后一部分描繪了就駕啟程。表現洛神離去后,曹植對她的深切追憶與思念。曹植乘輕舟溯流而上追趕云車,希望再次見到洛神的倩影。但是無奈人神相隔,早己尋覓不到洛神的蹤影。

思念與悲傷之情不能自己,以至于徹夜難眠,在洛水邊等待到天明,流連忘返的場景。直到隨從們驅車上路,曹植仍然不斷回頭張望,最后懷著不舍和無奈的心情,踏上返回封地的歸途。

曹植的無限悵惘之情生動地呈現在畫卷上,使觀者被洛神與曹植間的真摯感情所感染。

2、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肚迕魃虾訄D》雖然場面熱鬧,但表現的并非繁榮市景,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官兵懶散稅務重。

3、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制完成,后幾經易手,并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原畫畫在六張紙上,六張紙接裱而成一副約七百公分的長卷。而黃公望并沒有一定按著每一張紙的大小長寬構思結構,而是任憑個人的自由創作悠然于山水之間,可遠觀可近看。

這種瀏覽、移動、重疊的視點,或廣角深遠,或推近特寫,瀏覽過程中,視覺觀看的方式極其自由無拘,角度也非常千變萬化。

4、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漢宮春曉圖》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題,用長卷的形式描繪后宮佳麗百態;畫中后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亦包含有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故事。

除卻各仕女群像之外,亦融入各種文人式的休閑活動:包括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讀書、斗草、對鏡、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等。

5、百駿圖

《百駿圖》是意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圖稿本為紙質,原作分別收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紙質稿本)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絹本)。

此圖為一長卷,從右至左,畫面開始是兩棵參天的老松樹,透過松枝的空隙,露出了牧馬人搭建的簡易白色帳篷,有三個身穿滿族服裝的牧人在帳篷前,二人倦怠地或坐或臥,還有一人雙手拄著套馬桿立在那里,看著不遠處的馬匹,一只牧犬從帳篷內伸出了半個身子。

6、步輦圖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于故宮博物院。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圖卷右半是在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的唐太宗,左側三人前為典禮官,中為祿東贊,后為通譯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圖焦點。

閻立本煞費苦心地加以生動細致的刻畫,畫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范與威儀。

閻立本為了更好地突現出太宗的至尊風度,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襯托表現。一是以宮女們的嬌小、稚嫩,以她們或執扇或抬輦、或側或正、或趨或行的體態來映襯唐太宗的壯碩、深沉與凝定,是為反襯。

二是以祿東贊的誠摯謙恭、持重有禮來襯托唐太宗的端肅平和、藹然可親之態,是為正襯。該圖不設背景,結構上自右向左,由緊密而漸趨疏朗、重點突出,節奏鮮明。

7、唐宮仕女圖

《唐宮仕女圖》是一幅中國畫作,作者是唐代張萱、周昉,該畫描述唐代美女眾生像。主要表現唐代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征。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

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過于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8、五牛圖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為黃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在橫卷上畫了五條神態、性格、年令各異的牛。從右至左,首匹為棕色老牛,描繪成一邊咬著東西一邊在雜木旁蹭癢癢的情狀,意態悠閑。

次為黑白雜花牛,身軀壯大,翹首搖尾,步履穩?。坏谌樯铘魃吓?,筋骨嶙峋,縱峙而鳴,白嘴皓眉,老態龍鐘。

第四匹為黃牛,軀體高大,峻角聳立,回首而顧;第五匹牛,絡首而立,體態豐厚,凝神若有所思,雙眼流琢出倔強的個性。

9、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幅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后有南宋史彌遠“紹勛”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

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后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后隔水清·王鐸題跋,后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

10、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游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

在該作品人物的刻畫上,極其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用筆輕輕一點,具展翅翱翔之態。

《千里江山圖》畫卷,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將創作者的情感付諸創作之中。《千里江山圖》雖屬于寫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的生活態度?!肚Ю锝綀D》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黔陽古城掠影(二)

一黔陽古城的芙蓉樓,去過多次。

此地幽靜雅致,風光秀美,歷史文化厚重,是個清靜養性,憑欄懷古,吟詩繪畫作書的好去處。

王昌齡當年被貶于此蠻荒之地,自有幾分傷感惆悵。

而今我等若在其間,隔離塵世喧囂,當是個極好的靜心讀書之處。

資料:

芙蓉樓坐落在沅、潕水匯流之處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鎮(黔陽古城),為古典園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臨江,依林踞阜。筑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芙蓉樓一色青瓦屋面,屋頂泥塑豐姿多彩,地方風味濃郁,它雖無皇家園林之氣勢,蘇州園林之精致,卻也飛檐卷垛,儲蓄淡雅,清秀宜人。

石上植有橘柚石榴,池中有水。池畔有一亭,似一彎新月故叫"半月亭",相傳為王昌齡撫琴處。亭中柱聯"魚游水底尋月,樹插石縫遮青天",為近代政治家鳳凰熊希齡先生撰。亭右側拾級而上有一玉壺亭,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黔陽辛丑狀元龍啟瑞將"一片冰心在玉壺"七個合篆成一"壺"狀字鐫刻于碑并立于亭中。園內還有三角亭、聳翠樓、碑廊等建筑。碑廊、芙蓉樓主樓是同時期修建的,廊內收藏刊刻有唐代顏真卿的"麻姑山仙壇記"碑:宋代"四家"米芾的"西山書院"碑及山谷道人黃庭堅的"選宅"詩碑:宋末元初書畫家趙孟頫的"前赤壁賦"字碑:岳飛的"墨莊"碑及元、明、清、民國文人墨客碑刻二百余方。

穿過濃蔭的笆蕉林,步入西園,在陳列館正中陳列有一樽樹根雕,上面雕刻有三十多個民間故事及一百多個人物、動物及精怪,是目前國內最大、故事最多、雕刻最精致的"三絕樹根雕"。館內還懸掛有一口鑄于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號稱江南第一的大鐵鐘。

1956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樓"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五年芙蓉樓正式對外開放,在芙蓉樓管理所對文物進行有效保護和對外旅游開放中,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十余萬人次。二00二年七月由湖南省旅游局公布芙蓉樓為國家AA級風景旅游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多次撥款對"芙蓉樓"進行復修、維修,并擴建了芙蓉樓西園修建了根雕陳列室,陳列有一直徑1.98米,高1.54米,總重約800公斤千年樟樹超大型樹根雕,刻有30多個民間傳說與典故,100多個傳說人物和150多個精怪禽獸,實為稀罕物品。

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湖南黔城芙蓉樓列名其中。

據傳,唐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即今洪江市黔城鎮)尉后,曾建芙蓉樓,為飲酒賦詩、宴賓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舊址荒蕪。黔城《芙蓉樓》重建于清嘉慶二十年,清嘉慶二十年(1815),時任黔陽縣令的曾鈺在《重修芙蓉樓碑記》中寫道:"今黔陽縣治……有樓曰芙蓉,相傳少伯(王昌齡字少伯)送辛漸賦詩文采風流,照耀今古……而少伯獨以龍標名,當地為紀念這位著名詩人,在城西香爐巖辟地作園,舊址重修芙蓉樓?,F建筑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芙蓉樓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之譽。主樓背廊臨江,純木結構,正面三間,重檐歇山頂,二層有明軒可供遠眺。周圍有冰心玉壺亭、聳翠樓、半月亭等古跡,與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構成了"登眺則群山拱翠,俯視則萬木交陰,沅水自北來環其下"的壯麗景象。芙蓉樓側堅立80多塊歷代題詩作賦的鐫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齡宦楚詩》十五首,以及顏真卿、岳飛、米芾等人的手跡。四周竹木相錯,綠蔭如蓋,奇草生芳,環境十分清幽。

芙蓉樓主樓上的楹聯:"樓上題詩,石壁尚留名士跡;江頭送客,冰殼如見故人心"。雅韻猶存,樓后正中一池,亦名"芙蓉池",中蹲怪石,柑桔、石榴并植巖上。相傳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詩弄風簫"的美好傳說。池后為"半月亭",左五十步則為"聳翠樓"、"三角亭",右數步高阜間的梧桐綠蔭下,"玉壺亭"掩映其間。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狀元、江西布政使龍啟瑞合篆"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壺形鐫石,仍豎亭間。園南,碑廊橫列,刊有顏真卿、米芾、黃庭堅、岳飛、趙孟頫等歷史名人脾刻鐫石八十余方。河邊梅花石畔建有"送客亭"。

芙蓉樓,歷史文化源流久遠,今天亦煥發著青春活力。當代很多文人學士都曾有歌頌芙蓉樓的詩篇和文章,對芙蓉樓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題詠芙蓉樓組詩》作者:謝永仲(明夷)

王昌齡

天寶七年戊子秋,詩家天子五溪游。琴書相伴龍標邑,少伯臨江建古樓。

峒女乞詩時跪禮,蒼頭拾葉供炊粥。旗亭畫壁長安道,胡馬陰山對素酋。

歐陽曰枚

乾隆十一丙寅秋,訓導歐陽訪舊樓。江上煙波同聽雨,客中歲月獨吟愁。

唐朝少伯左遷地,宋代曼卿開化疇。喟嘆冰心潛楚國,玉壺長向酒邊籌。

葉夢麟

乾隆甲午四十春,宰邑黔陽葉夢麟。為紀昌齡王少伯,東郊構建望江亭。

芙蓉艷色題名處,龍瑞堂風顯應靈。沅潕匯流花著露,二楓明府景星吟。

曾鈺

嘉慶十八曾鈺來,廿年石友美名開。植亭廢址不堪造,另選香爐復舊臺。

背郭臨江軒豁露,依林踞阜閣凝栽。群山拱翠黔陽美,萬木交陰雪嶺埋。

龍光甸

清代道光十九年,芙蓉樓敗蓋云煙。黔陽縣令龍光甸,己亥重修美譽傳。

榱棟傾欹全換貌,丹漆駁陊盡更顏。落成已是重陽日,子侄幕僚唱和兼。

陳忠煐

光緒二年丙子秋,黔陽縣令復修樓。陳忠煐與士紳議,捐俸拾緡為此籌。

共聚青蚨超肆百,宗洙董事共斯謀。施工數月落成日,碑宇客亭聯額優。

張其雄

民國廿七是戊寅,黔陽縣長發詩心。芙蓉樓記其雄撰,千古妙文澤泰臨。

創復巨規遙集古,修葺名宇盡更新。沅頭潕尾龍標市,橘艷花香聚此林。

詠懷兼致友·蘇園謝永仲硯香

本是龍標一逸民,長隨野鳥唱清音。芙蓉樓畔留詩跡,潕水岸邊尋畫魂。

傲犬羞雞添野趣,繁星皓月助雅吟。詩閑酒罷讀周易,對鏡無言憶古今。

芙蓉樓題壁·蘇園謝永仲硯香

潕水沅江匯此間,芙蓉艷色蓋群妍。四陽郡縣五州治,不若龍標萬古傳。

前后三城一樣水,古今明月兩江天。金牛金斗金雞笑,飛舞金鰲不靠仙。

注:潕水沅江匯此間:潕水自北來環芙蓉樓下,澄潭委波,驚濤涌雪。帆檣出沒,洲嶼瀠洄。然后在下面匯入沅江。為一邑之巨觀,復千載之古跡。

芙蓉艷色蓋群妍:芙蓉樓在黔城諸景中,排名第一。蟠龍山、赤寶山、金鰲山此之。

四陽郡縣:即舞陽縣、潕陽縣、潭陽郡、黔陽縣。東晉義熙年間(405-418),鐔成縣撤銷并入舞陽縣,舞陽縣治遷鐔成。鐔成改為鐔城。南朝齊建元元年(479),改舞陽縣為潕陽縣。南朝梁(502-557),以城東有龍檦山,故改潕陽縣為龍檦縣。北宋元豐三年(1080),置黔陽縣,因縣治在黔水之北得名。

五州治:即巫州、沅州、舞州、敘州、溆州。唐貞觀八年(634),改龍檦縣之"檦"為"標",置巫州治于龍標。武周天授二年(691),巫州改為沅州,龍標隸屬沅州。武周長安三年(703),沅州改為舞州。唐開元十三年(725),以"沅"、"原"聲相近,復為巫州。唐天寶元年(742),置潭陽郡,郡治設龍標。唐大歷五年(770),改巫州為敘州,轄龍標、朗溪、潭陽三縣,敘州治仍設龍標。后梁乾化二年(912),敘州瑤族首領昌師益歸順楚王馬殷,馬殷以昌師益為敘州刺史。昌師益改敘州為溆州。

前后三城:即鐔城、富州新城、黔城。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鐔成縣。東晉義熙年間(405-418),鐔成縣撤銷并入舞陽縣,舞陽縣治遷鐔成,鐔成改為鐔城。北宋熙寧六年(1073),荊湖北路察訪使章敦兵分三路,征懿州、鼎州、硤洲(今安江)。改富州新城(今黔城小江)為鎮江寨。共和國成立以后,黔陽縣城遷移安江,原黔陽縣城改為黔城。

兩江:即黔江、洪江。北宋熙寧六年(1073),荊湖北路察訪使章敦兵分三路,征懿州、鼎州、硤洲(今安江)。改硤洲新城為安江寨,富州新城(今黔城附近)為鎮江寨。翌年,置黔江縣,以鎮江寨人戶入黔江城(今黔城)。1998年,原洪江市與原黔陽縣合并,成立新洪江市,市治設黔城。

蓉樓石刻·蘇園謝永仲硯香

龍標有幸譽千秋,千載留香話敘州。少伯贈詩辛漸去,夢麟懷古潕溪游。

任官曾鈺緬前哲,辟地香爐建故樓。光甸翰臣黃本驥,留輝黔邑作碑籌。

芙蓉樓:坐落在沅、潕水匯流之處的黔城鎮,為古典園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臨江,依林踞阜。筑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也是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宴賓送客之地。詩人死后,他在龍標的遺跡因年久失修,毀于兵火。后人不忍"朱欄蘚沒,錦字煙消",遂建樓紀念。

唐多令·重訪芙蓉樓

蘇園謝永仲硯香

潕水吻沙洲,沅江納淺流。別多年,訪蓉樓。滿院芙蓉香過客,葉悄落,應知秋。

舉目古樓頭,對花自覺羞。最難消,憾新愁。年少無知誠孟浪,斗花酒,愛飄游。

1995年5月25日

題黔城鎮芙蓉樓對聯

謝永仲(明夷)

乾隆草創東城外,嘉慶徙遷潕水前,道光光復斯樓,千載狀元由此肇;

光緒重修西郭邊,宗洙募化雪峰下,民國國安舊宇,百年榜眼已無緣。

天子左遷斯邑,天寶建樓沅水,天下得斯成巨宇,天地何其廣闊;

楚江前舞此城,楚囚吟賦峒蠻,楚南因此結良緣,楚山未必邊荒。

秦月漢關胡馬,蓮池雪嶺詩篇,空前絕后詩天子;

禁宮邊塞艷詞,驛道旗亭畫壁,繼往開來曲圣人。

《芙蓉樓序》是楓葉清秋的一篇駢體辭賦作品。該篇賦文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芙蓉樓美景,向人們展示出一個風光旖旎的人文景觀。中華辭賦社區站長、詩人兼辭賦家蔣紅巖評價道:"《芙蓉樓序》用語纖巧,對仗工整,韻律悠揚。文中有畫意,文中有詩情,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芙蓉樓序》作者:楓葉清秋

雄溪古城,湘西小鎮。沅江盤繞,巫水中分。山寺吞吐星月,村煙接送晨昏。夜郎半閉,不知天外世界;春夏無心,歸入此中乾坤。峰巒疊翠,花木繁蔭。柳舞江畔,日蒸霞云。鷺鷥灘上,風卷蘆葦飛絮;螺絲塘邊,燕歸桃李層林。漁樵互答于夕陽,童子相戲于田埂。青鳥已去,蓬萊幻景難再;農夫歸來,桃源幽徑可尋。

巖壁石階,曲折里弄;青瓦木舍,巧奪天工。庭院深重,趁明月可聞輕聲笑語;軒窗淺薄,臨小街隱現窈窕玲瓏。有慧眼依水籌劃,起小樓擬名芙蓉。得天成,取一江風月;比嫵媚,擁兩岸花紅。

若夫文人到此,應忘寵辱;墨客登樓,只興詞曲。然則李白乘舟,欲寄愁緒于明月;江寧送友,暗藏冰心于玉壺。身形羈絆,長嘆天涯之客;楚地桀驁,終非帝王之都。因得意,雖襤褸可為霓裳;遇窮途,則繁華亦是廢墟。長門賣賦,萬卷華章不齒螻蟻;廟宇屈服,無數風流皆向塵土。問太白脫靴雙足安在,笑少伯臨陣半策有無。

嗟夫!斯人已去,樓閣依舊。山勢威嚴,難阻浮云聚散;水姿婉約,正宜攜侶重游。望斷暮色炊煙,屈指春風;閑步小橋流水,點數清秋。詩文綢繆,遜卻苗人一曲俚歌;興意湍飛,原因農家半碗谷酒。至于孤月西山,暝色幽遠;寒星漁火,對影江波。萬籟俱靜之中,聽取宇宙奧妙;百形澹泊之時,開悟自然心得。

美矣!興矣!休矣!戀我故園風月兮,清朗不沾煙塵;愿我家鄉黎民兮,純樸永得康樂。無奈淺陋,美輪美奐不足勾勒;有幸知音,點字點文堪求指責:

江流明月月依山,深巷星風更漏殘,寒暑常隨身左右,鄉關已到夢邊緣,

樓頭秋雨思楓葉,岸上春潮涌杜鵑,錦繡珍饈非我用,孤舟只在水云間。(完)

芙蓉樓因王昌齡而名揚天下,古鎮黔城因芙蓉樓而蜚聲海外。

據《黔陽縣志》記載:黔城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鐔城縣,唐易名龍標縣,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改為黔陽縣,新中國誕生前一直是黔陽縣縣治所在地,現為洪江市治所在地。芙蓉樓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特別是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在這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不朽篇章?!盾饺貥撬托翝u》:"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龍標野宴》:"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風相攜就竹叢,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王昌齡字少伯,生于唐武則天圣歷元年,京兆(今西安)人,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在唐代詩壇上有"詩家天子"和"七絕圣手"之稱。

唐開元十五年,王昌齡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開元二十三年,又中博學宏詞科,遷汜水尉。開元二十七年獲罪被貶嶺南。開元二十八年遇赦北上,任江寧丞。天寶七年,詩人因"不矜細行,謗儀沸騰,博才傲物,直言犯上",由江寧丞貶龍標尉。

詩人貶龍標時,由于為政以寬,政善民安,被譽為"仙尉",鄉民慕名造訪者終日不絕。至今尚有"苗女聽歌"、"遮道乞詩"、"佳句退兵"、"昌齡補靴"等美麗動人的傳說。

詩人橫遭貶謫,他的好友大詩人李白曾寫下了"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著名詩篇,表示深切思念。

天寶十四年,王昌齡為避安史之亂,回歸故里,道出濠州時,被濠州刺史閭邱曉所殺。詩人慘死后,劫灰漸冷,斷碣難求,連他在古龍標的遺跡也逐漸荒廢了。后人不忍"朱欄鮮沒,錦字煙消",清乾隆四十年,知縣葉夢麟于城東門外建芙蓉樓,以為紀念。清嘉慶二十年,知縣曾鈺擇西城外香爐巖辟地作園,"正者為樓,高者為亭,翼者為廊,綴其旁者為室,并繚以長垣,固以石闌"。由于造園講究,重修后的芙蓉樓名震四方,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進園門,但見一亭臨江而立,名送客亭。相傳為王昌齡送客之處。步入亭中,舞水兩岸風光盡收眼底。河岸曲水環繞,奇石林立,古木參天。若蕩舟一葉,游弋巖畔,河風習習,清波漾漾,使人陶然忘漿,恍若身在仙境。出送客亭幾步,一泥灰斑駁,古色蒼然的青磚牌坊便展現眼前。牌坊門楣上"龍標勝跡"四個泥塑大字至今仍然耀眼奪目。龍標勝跡門坊始建于清代中期,是進入芙蓉樓園內的大門,人稱"三絕門"。門高12米,寬7米,門坊正中為大型泥塑王少伯送客圖,左右為春、夏、秋、冬四季圖。這些泥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世所稀見,為第一絕。青磚砌成的牌坊高達三丈有余,卻面向臨河處傾斜了兩尺多而不倒,其傾斜度為1︰10,超過了聞名寰宇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可謂建筑藝術史上的奇觀,為第二絕。門楣正中是一指南針,上南下北,與常人指南針上北下南相悖,是何緣故成為千古之謎,此乃第三絕。牌坊內是一座曲徑串聯著多處亭臺樓閣的古典園林,筑疊奇巧,錯落有致。

整個園林建筑一色青瓦屋面,屋頂泥塑,構圖活潑,多以民間故事為題,地方色彩濃郁。園左的竹林深處,一條青石小階蜿蜒上為"玉壺亭"。亭內設有石桌、石凳,石桌旁立有一碑,名"冰心玉壺碑"。這是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狀元江西布政使龍啟瑞集王昌齡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七字篆合而成壺狀鐫于石,構思十分巧妙,人稱湘西"三絕碑"。

亭柱對聯:"風動鈴聲穿樓處,月影塔移過江來"是湘西大文豪沈從文老先生游芙蓉樓時留下的。玉壺亭的芙蓉樹下,有一卵石小徑,寬不盈尺,徑下一長亭,形似一彎新月,故名半月亭,為王昌齡撫琴之處。亭側一水池,亦名"芙蓉池"。池中蹲怪石兩座,互相呼應,形似假山,上植一石榴樹,火紅的石榴花倒映在池水中,似與池中游魚嬉戲。長亭楹聯"魚游水中尋明月,樹插石縫遮青天",寫照頗為傳神。該聯系鳳凰籍人士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老先生留下的。相傳,熊老先生在游芙蓉樓時見園內古木參天,環境優雅,于月夜賞景而得此佳句。芙蓉池一側有一天然石洞,其洞深不可測,名芙蓉洞。相傳,當年姜子牙火燒琵琶洞時,有一狐仙逃脫后藏身于此,經幾千年修煉得道,終成正果,化為一位美麗善良的芙蓉仙女日夜守護芙蓉樓。出半月亭往右,繞過一排芙蓉樹和幾株參天古木,一樓聳于翠綠之間,名"聳翠樓"。相傳為王昌齡飲酒賦詩送客之處。樓上畫棟雕梁,峰巒臨窗。下則一圍矮墻,綴以唐詩古畫,內設茶座,游人于品茶之際又可寄情于詩畫之中。樓后碑廊橫列,這里的碑文、石刻是芙蓉樓文化藝術的精華,是楚漢文化在芙蓉樓的遺存。碑廊內收藏有唐、宋、元、明、清及民國歷代文人墨客的書法、石刻200余方。顏真卿的《麻姑山仙壇記》、米芾的《西山書院記》、黃庭堅的《移宅》、岳飛的《墨壯》、趙孟頫書寫的蘇東坡《赤壁懷古》等歷代名家的碑刻,鐵劃銀勾,蒼勁有力,蔚為壯觀,成為后人怡神悅目,攻研學術的珍品。正如清代著名書法家王繼賢在園內所題:妙書鴻戲秋江水,佳句風行曉苑花。游人于此,

標簽: 手游

聲明:

1、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2、本網站部份內容來自互聯網收集整理,對于不當轉載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3、如果有侵權內容、不妥之處,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請聯系

手游對比

  1.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VS逍遙傳說官網最新版
  2. 劍之幻想3DVS神魔之塔臺服官方版
  3. 皇者天下官網版VS釣獵傳奇
  4. 百度激戰僵尸手游VS幻想英雄戰記
  5. 迷霧傳奇VS天姬變vivo官方版
  6. 傲視沙城切割攻速版VS混亂封神首發版
  7. 皮影京劇鎖麟囊測試服VS紙張列車
  8. 世紀災難末世生存VS烈焰皇朝爆10萬真充
  9. 屠龍戰復古傳世VS做個披薩
  10. Family Farm Adventure最新版VS數碼大亂斗iOS版
  11. 忍者龜歸來九游版VS海島奇兵搜狗版
  12. 火箭沖刺VS恐龍向前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南充市| 阳西县| 龙州县| 清涧县| 察雅县| 肇庆市| 彭阳县| 平陆县| 梁平县| 会宁县| 五华县| 青田县| 阿拉善盟| 德钦县| 天水市| 黄平县| 盐津县| 建水县| 丹寨县| 衢州市| 星子县| 怀宁县| 梁河县| 甘孜县| 盐城市| 体育| 徐闻县| 隆昌县| 贵溪市| 宜君县| 封丘县| 康马县| 芮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黄浦区| 南召县| 方城县| 禄劝| 博客|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