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阿多尼斯:最初的愛戀,是風中的玫瑰
《對應與初始》選譯(1979)
《兒童》
歷史是一團堆積物
人們是凝固的血液,日子是墳墓
歲月,從哪一個宇宙
從哪一條道路,綻裂而出?
兒童聽到了火的問題,睡去
身體是一本火焰之書
臉龐充滿平和。
《最初的書》
“作主語或是作代詞。”
“時間用來形容。”
什么,你說的是什么?或者
什么東西以你的名義在言說?
你在借喻?隱喻是個幌子
而幌子,只是迷亂。
你的生活被詞語席卷,
字典不會窮盡詞語的奧秘,
詞語不會回答,但它發問——迷亂
隱喻是一次遷移,
在烈火與烈火之間
在死亡與死亡之間。
你便是這樣的過渡,在每一個意義中誕生。
你的臉龐難以形容。
《最初的愛戀》
戀人們閱讀了傷口——那是我們之前
曾經書寫的傷口,我們還這樣描繪著時間:
我的臉龐是夜晚,你的眼睫是清晨
我們的腳步,和他們一樣
是血與思念
每當他們醒來,就采擷我們
將愛情和我們拋擲
如同風中的一朵玫瑰
《最初的姓名》
我的日子是她的名字,
還有夢想——當夜晚在我的憂傷里不眠——
也是她的名字;
愁緒是她的名字,
還有喜筵——當屠夫與被屠者混淆的時候——
也是她的名字。
有一次我唱道:在困倦時,
在旅途中,每一朵玫瑰
都是她的名字。
道路是否已終結?
她的名字是否已改變?
《最初的話語》
這個曾是“我”的孩子,有一次,
光顧我
以一張奇怪的面孔。
他一言不發,我們并行
各自無言地注視對方。我們的腳步
是一條奇怪地流淌的河流。
根源,以風中這片樹葉的名義,聚合我們
然后我們分手
成為大地書寫、季節灌溉的森林。
啊,這個曾是“我”的孩子,過來呀
是什么,現在讓我們相會?
我們將說些什么?
如果給你一個命題作文“最初的xx”,你會想到什么?有一首勵志歌曲叫《最初的夢想》:“最初的夢想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能在半路返航……”或許我們都想要回到最初的模樣,那是孩童的模樣。
人不知道“歲月,從哪一個宇宙/從哪一條道路,綻裂而出?”但是卻在追逐最初的單純,馬克思說過人類的“兒童時期”是兩希時代,那時的人類思想迸發,自由抒發,脫離了原始的愚昧,開始成長。
詩人又寫了《最初的書》,語言是思想表達的工具,語言本身就應該具有意義和形式的美。而最初的語言——書,在詩人筆下是迷亂的,隱喻、借喻,詞語言說的是何種思想?而最初的言語,在何種情境下誕生,在何種情境下衍生出不同意義。言辭就像是提線木偶,供人類賞玩,人稍不慎,用錯言語,要么鬧出笑話,要么賦予詞語新的意涵。
字是不是倉頡造的,似乎并不太重要,可以只當那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罷!最初的話語是誰人創造的,似乎也不必去追究。每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到真正能準確地正常的表達,需要經歷許多年的說話練習。語言習得是一個看似輕松實則困難的過程,有些人母語尚且學的不精熟,何況第二、第三語言。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語言學大師趙元任那樣,每到一個地方就能學會那里的方言。
我們最早學會說的話,一般是喊“爸爸”“媽媽”,以及說自己的名字。父母往往喜歡給孩子在學名之外起一個小名,以表示親昵關系或方便稱呼。你還記得你最初的名字是什么?我最早的小名對我而言是非常委屈的,在當地的方言里,是一種和米的比喻,那個名稱跟了我幾十年,直到如今回到老家,伯母伯父們的招呼里,還是時常聽到。早些年,每次聽到就覺得特別起雞皮疙瘩,非常地不習慣。小學時,我的學名是另一個,直到初中之后,才發現,用了七年的學名,竟和戶口本上的不同。別人對我的稱呼,幾乎每個階段都不一樣,也有過許多故事,如果有一天閑暇時,可以跟你一敘。
“在旅途中,每一朵玫瑰/都是她的名字。”我不知道詩人所言的“她”是誰,是愛人,是祖國,是母親,或僅是一個稱呼而已?無論對象是什么,詩人都用抽象的描述,將其概念化了,捕捉不到一絲具體的痕跡。
“最初的愛戀”,是初戀。初戀的味道是什么?是甜蜜、是害羞、是患得患失、是黏膩、是熱切、是浪漫、是苦澀、是怦然心動的感覺……(這都是我看和聽來的)詩人一開始就拋出了“傷口”,戀人的傷口,帶著時間的痕跡,帶著血與思念。最初的愛戀,是玫瑰,紅玫瑰熱烈,粉玫瑰浪漫。
詩人寫了一系列的“最初”,似乎就在寫人的前半生,從最初的話語和名字,到最初的愛情,這一切,都是青春過完之前極為重要的事物。
2019年1月24日當歸
讀書的詩歌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讀書有關的詩歌(精選5首),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的詩歌1《我愛讀書》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
就有了一個最好的朋友,
它的名字叫——書。
它伴隨著我們從幼兒園
走到了省實驗學校,
它還將伴隨著我們
走上中學、大學
走上人生漫漫的旅途。
哦,書是什么?
它是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童話,
它是保護著踏上取經之路。
它是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胸懷,
它是哈里波特騎著掃帚飛翔天空的威武。
哦,書的年齡很大,
它至少有了幾千年的歲數。
從在杏林朗誦“學而時習之”
到在窖洞里書寫
是書,用她甘甜的乳汁
養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哦,書的年齡也可能很小,
我書包里的書有的是剛剛印出的。
是書,把知識、科學和智慧
排成了有橫有豎的一條條小路,
畫成了有紅有綠的一頁頁彩圖,
讓我們從書的字里行間
向理想的峰項攀登
登上一個個新的高度。
書是神奇的,
它能讓我們笑,
也會讓我們哭。
書是迷人的,
它告訴我們什么是痛苦
什么是幸福。
和書交了朋友,
在黑夜里也會感到光明,
在沙漠里也不會孤獨。
和書交朋友,
不僅用的是眼睛,
更多的是心靈的感悟。
我們今天喜歡的書,
可能就是小鳥兒的歌唱
或許是蝴蝶的飛舞。
其實這些只是歡唱的小溪,
想真正了解書嗎?
要去大海的深處。
在書的海洋里
有那么多厚重的名著
讓我們一本本地來讀吧,
讀書是我們一生的任務。
哦,同學們,
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里,
讓我們都變成一只只蜜蜂好嗎?
在書的花叢中采集著粉蜜吧,
讓我們的童年
——快樂、和諧、甜美、幸福!
讀書的詩歌2《人生一卷書足矣》
十年前
從陌生處走來的你
攜帶著一句:
人生一卷書足矣
走進我的視線
我思忖著
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是的啊
莊周的一篇《逍遙游》
橫亙了中華五千年文化
成為文學最高峰的
最高代表
一首《春江花月夜》
從唐代到當代
傾倒了無數讀者
張若虛讓詩歌鼎盛的大唐
愈加絢爛
我還想到了《飄》
還想到了《青春之歌》
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古今中外
一書成名的
宛若晨星美麗
寫就寫精品
那要讀萬卷書
厚積薄發
讀就讀精品
那要書海里沉醉
"著作不必等身
要言之有物
文辭無需華麗
力求傳神達意"
你做了這樣的解釋
于是
我明白了
你的追求與為人
你的愛好與人生
感覺離你很近
卻又遙遠
不止是異鄉的距離
還有時間
盡管我們相知了十年
許多難以言說
人生一卷書
足矣
讀書的詩歌3《書與心》
從現在起,忘記塵世中的煩憂,
我只希望有一支筆、一本書、一顆心。
所擁有的這些與我一同沐浴陽光,
靜靜地在午后,聆聽輕風的吟唱。
我會平穩地讀出書里我最愛的句子,
讓她們在這一切的美好中徜徉。
我只希望有一支筆、一本書、一顆心。
我能想象,當我老了的時候
躺在搖椅上。
手中依舊是那一支筆、那一本書、一顆心。
我的身旁一定有位白發蒼蒼的老頭,
陪著我度過又是一個美好的午后。
我倆相視而笑,眉目中有時間帶來的滄桑,
可不變的是那一支筆、那一本書、那一顆心。
當我死了以后,一切便是虛無的,
我的靈魂已經離開了我的軀體,
唯一不變的是那些往事,
和角落里被遺棄的那一支殘損的筆、
那一本破舊的書,和那一顆碎了的心。
一切仿佛已塵埃落定,
而我將去往哪里?
哦,我只希望有一支筆、一本書、一顆心。
讀書的詩歌4《書》
一閃一閃這時間的符號,
我于書的沉重中呼吸。
眼的精靈不經意間被鞭笞,
桂冠卻纏繞著它。
我已是滿臉的病容,
它卻仍肆虐著榨取的勾當。
浮華的飾衣慢慢褪去,
符號奇怪而又丑陋。
男的女的傳承的導師們,
我渴望的是你們新鮮的血液。
可你們給予我的,
又有幾滴鮮紅?
象牙塔上彌漫的濃煙,
籠罩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欺騙的童年你們預約給我的,
是怎樣的.一個美好世界?
我無限熔化這書的鉛印,
心的悸動手的舒展影的纖巧。
我站在鴻溝的這一邊,
遠眺著一樣彷徨的彼岸。
這知識的健美,
吸引我年輕脆弱的心。
白晝與黑夜苦澀與甘甜,
陰云在知識的生命中聚集。
莫名的恐懼與焦躁糅合,
青春的鮮血偷偷脫水。
這一頁頁灰暗的符號,
誘惑我厭倦所有的一切。
光陰無限擴展它無所不在,
誘惑無限消耗它虛無縹緲。
一張張鉛印的白紙,
浮淺的信息與我的留戀。
讀書的詩歌5《書像一生》
素文一箋,
卻述著一種欣喜的情感;
良書一本,
又道出一種幸福的人生。
似有一個懵懂的曾經,
戀上了的,
翻閱書文時的快樂;
愛上了的,
收藏經典時的喜悅。
回味著溫馨的時刻,
回憶著的,
昔年孩提的周末午后;
靜靜讀一紙書文,
獨享成長的甜蜜過往。
享受著的,
今朝工作閑暇的光景;
淡淡翻來收藏的篇章,
卻讀懂奮斗的勵志心境。
念想著的,
久候奔波的不惑之年;
也可以謐夜讀詩文一首,
只身散盡凡世驕奢之氣。
亦想著的,
那已然步履蹣跚的老朽年輪。
亦可閑來重讀久藏經典之書,
追思著滿足的幸福回憶,
然又讀出了書中教會的俗世人生。
此緣一生,
只求有一紙素箋,
卻珍貴在亦師亦友;
翻閱良書的情感,
讀著不平凡的人生心境。
與詩同行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我整理的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1中國古詩文的寶庫可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燦爛.古詩文更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古詩文有一種精辟的美,一種其他文體無法取代的美。
面對那些小說,故事,我更喜歡古詩文.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古詩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甚至連外國人都贊嘆和欣賞.
我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媽媽,在她的指導下,我從小就對古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上學時就會背一二百首古詩文了。上三年級時,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如饑似渴地閱背誦。由于背的多,我的記憶力也逐漸提高了。僅僅一年內,我就會背四百多道詩詞文賦了。在誦讀過程中,我認識了豪放的李白;認識了憂國憂民的杜甫;認識了滿腔熱血卻含冤屈死的岳飛……
通過誦讀古詩文,給我了很大發。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知道了子女對母親的深情;愚公移山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詩文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時時在提醒我、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與同學為了一件小事鬧翻了,心里十分生氣。我想到了孔子的“九思”一—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岔思難,見得思義。比起古人,我為一件小事與同學爭吵,破壞了我與同學之間多年的友誼,實在膚淺,真是不應該!我主動道歉,“化干戈為玉帛”,與那位同學又和好如初了。
古詩文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每讀一首好詩,都使我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釣叟蓮娃”這是對美麗的錦繡河山的贊美:“談笑有鴻懦,往來無白丁”這是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詠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
床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點景致足以引發古人無窮的浮思;大江東去、破浪,古詩文當中記載了多少成敗得失、警世之理!知不覺中,古文已經在我的心中占據了一個猶如“親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學習古詩文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樂趣。古人的才情讓我們許多后人都望塵莫及,欣賞古詩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驕傲!我愛古詩文,朋友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希望更多的人會與古詩文為伴,與我國古代文化為伍,繼承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2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只要你走進詩詞,就一定會感受到無限的幸福。
——題記
一首《墨梅》道出了王冕的心聲,世界上怎么有墨色的梅花呢?《墨梅》是王冕虛構的植物,“我不需要你對我的夸獎,我只要留下我的氣節”他是一個多么堅貞的人啊,他在房間里靜靜地畫著自己的梅花,他留下這首千年流傳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宵上市,花燈滿街,辛棄疾在大街上賞燈。而這腐敗的南宋王朝,在金兵大軍壓境時竟還有閑情逸致舉辦元宵燈會,可見多么腐敗。辛棄疾一腔熱血,懷才不遇,本應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而此時卻在大街上觀燈。真是氣煞人也!
《虞美人》道出了李煜內心的悲涼。想我堂堂南唐國主,善于作詞,多愁善感。南唐做為一個大國,豈可容你宋朝踐踏?但你依然帶兵壓境,我視你如父,你卻把我關進大牢。萬般無奈之下,我只能含淚寫下這首《虞美人》,來寄托我心中的無限凄涼。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橫槍立馬,揚鞭向黃州一指,便是“憑欄處,瀟瀟雨歇”。但最終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投入大牢。秦檜實乃奸賊也!南宋必定毀于他手。
在我七歲時,第一次接觸到詩詞,便與它有了不解之緣,深深地迷戀上了它們。王冕的崇高氣節,辛棄疾的愛國之志,李煜的亡國之痛,岳飛的精忠報國,這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詩是一種享受,每次我都沉浸在另一個世界中。讀詩時的我,總會與李白、杜甫等人交流。我緊皺眉頭,筆下不停,在詩詞邊上不停地勾畫著批注。
六年級正是要求學生多背詩詞的時候,班里也早已掀起一股“飛花令”熱潮。我平時素有貧嘴之稱,這種表現自我的活動,怎么能少得了我?于是,我便報了名,沒有想到效果極好,我最后“飛”遍全班,僅僅只因為我讀了百卷的古詩詞。
自從《中國古詩詞大會》的熱播,又一股詩詞熱潮席卷了班級。詩詞大會中資格賽的三個模塊實在是太棒了,“飛花令”,“詩詞接龍”這難道不是提高我們成績的好機會嗎?至此以后,我們每天練習詩詞,今天以“花”為主,明天又以“山”為題,整個班都沉浸在油墨書香之中。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努力地展示著自己,讓同學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然這可全歸功于我平時的積累啊!
如果你要問我幸福是什么?我覺得與詩詞結緣便是我最大的幸福。讀詩是幸福,讀詩是享受,讀詩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詩是精靈,是躍動的音符。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3詩歌在中國文化的寶庫中,就像一顆明珠,散發出璀璨的光輝。本學期我們展開了“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進了詩歌的國度,去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領略詩歌獨有的魅力。
我們分了組,制定活動計劃,如:我們這組就由張兵等人收集現代詩,柯霽虹等人收集古詩,等一切都準備就緒后,就開始行動了,大家按資料內容進行了歸類,在網上將有關詩歌簡介和詩歌背景的資料整理成文。如:李白《贈汪倫》我們就是通過收集來的資料,品出了作者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還收獲了許多了知識,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了如何去欣賞詩歌,嘗試了自己寫詩,欣賞詩歌的方法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欣賞詩歌時總結出來。嘗試自己寫詩也讓我明白了寫詩不一定要用多么華麗的詞語,而是要寫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活動結束后,我進一步感受了中國詩歌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讓我明白了讀一首詩,并不僅僅限于把這首詩背熟,而是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賞詩歌的方法,這樣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詩。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還沒有消逝,我們要多讀詩,品味其中美好的樂趣,將詩歌陪伴我們一生。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4我是一個愛好寫作的男孩,我是一個不愛合群的人。我喜歡獨處,喜歡獨處的的那份屬于自己的寧靜。喜歡在寧靜中寫下屬于自己的詩歌,哪怕是別人怎么說,我都愿意用自己的行動去支持我的夢想我的愛好。
我的第一首詩歌,既是我的處女作《親情》講述了我的家人對我的重要性。其中最后一段是這樣的:“親情,是不滅的燈火。默默地,為我照亮前面的路途……。
我的第二首詩歌,是《葉的歸宿》和《親情》是在我以前就讀中專的時候寫的,也是在學校的雛鷹報刊的詩歌,這首詩是說我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旅途中的感慨也是講述我對夢想的的執著,那種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念頭……。
我的第三首詩歌,是《螢火蟲》是講述小時候的那種純真的歲月,單純的想法。說明了我小時候的調皮和搗蛋。
我的第四首詩歌,是《暴風雨的遐想》是在我的.家鄉發生水災以后的來的靈感,讓我為大自然譜寫另一番的景象。
我的人生還很長,我走過的道路還很短。時間在一點點的過去,我的歷程也會經歷的也會增多。有一天,我也會擁有自己的詩集,和自己的榮譽。
與詩同行作文集合五篇5古今中外,詩歌浩如煙海。這一首首詩詞表達了一個個詩人濃郁的感情與精神寄托。它們是文學藝術的瑰寶。從小到大,我對古詩一直抱有濃郁的熱愛與無比的興趣。它們似乎有神奇的魅力,牽引著我在茫茫詩海中前行。
我尤其酷愛讀詩人李白的詩句。李白詩人喜愛將詩句夸張化、幽默化,這也正是我喜歡讀背他的詩的一個原因。《望天門山》中的“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讓我體會到了長江的浩瀚與奔流不息,也讓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在萬丈峽谷之間,一條洶涌澎湃的黃河直瀉而下,奔流向大海,一條帆船早已駛過此地,去向遙遠的地方。這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
《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也是千古名句。李白用了夸張的手法,更體現了他與汪倫離別時那種難舍難分的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表面指潭水深不可測,實際喻指李白與朋友汪倫的友情已達到了深不可測的地步,這種意境在桃花的襯托下更顯得意味深長。
小時候,媽媽教我背唐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時,我只是囫圇吞棗地背下這首詩,并不了解這首詩的真正含義,只是模模糊糊地聽媽媽說,一輪皓月掛在空中,躺在床上,月光照進來,地上好像鋪了一層白霜,抬頭看著皎潔的明月,想起了遙遠的故鄉。現在想起來,才知道更深一層的意義,它表達了李白對家鄉那份濃濃的熱愛、思念之情。
杜甫有一首詩《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絕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兩相對照,不都把春天的氣息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嗎?漸漸地,我讀詩讀出了興趣。
從一次次讀詩的過程中,我得出了經驗,只有不斷去讀,去理解每首詩的意思,才能使自己融入詩的意境,在讀詩中與高貴的語言交談,從中得到內涵與修養,在不知不覺中踏入詩歌的大門。讓我們一起漫游在詩歌的海洋,與詩同行吧!
關于光與夜之戀 讀詩和讀詩|阿多尼斯:最初的愛戀,是風中的玫瑰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