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想去麗江寫作文
1.假期我想去麗江看看作文
即使你去過天上的五彩瑤池,地上的西湖、泰山,你也不能錯過像麗江古城這樣美麗的景色。
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中部,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向云貴高原過渡地帶。這里的景色迷人,會令你留戀忘返。踏在古老的石板街上,路過那一家家小小的商店,這些商店雖然沒有天河城的壯觀華麗,沒有時代廣場的高大堅固,它們整齊的順序、獨特的瓦樓特征,讓它們在古城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古城入口的河水猶如玉帶翡翠,似晶似玉,上面一座飛快轉動的水車,把這美麗的玉帶翡翠一分為三,分為東河、中河與西河。河岸邊是一棵棵拂地的柳樹。柳樹上的枝條密密麻麻,一條一條垂下來,像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把長長的頭發,在來往游人的頭上悠悠飄揚,為大家夫去夏日的炎熱,帶來了一絲清涼。
每周一次用河水刷洗過的石板街,在陽光下,耀眼生輝,在高原皎潔的月光下,泛出朦朦的白光。每天下午太陽猛烈的時候,古城名地四方街便變得輝煌,路旁綠樹成蔭,在客棧的樓上往下眺望,四方街閃閃發光的石板街映襯著遠處的玉龍雪山,灰灰白白。灰的,在白的照射下格外明顯,而白的,蒙蒙朧朧,在眼簾現出一條白龍,跨騰整個麗江,在成城鎮鎮中蜿蜒盤旋,顯得越發白了。
路過這一座座優雅別致的小瓦樓,那些,是古城最有名的客棧。這就是這座古城的特色,這里從沒有高貴豪華的五星酒店,只有許多當地的居民修建的樸素的客棧。滿街都是各種各樣的客棧,在巷子里、大街上,布滿整個古城。林林總總,各有特色,遠遠望去,黑黑白白真可謂數也數不盡,道也道不完……
這就是所謂的麗江,能比得過五彩瑤池、杭州西湖,就連漓江也比不過的仙境——麗江。這美麗的明珠,把整個云南,不,應該是美麗的祖國,裝扮得更加絢麗,迷人!
2.我渴望去云南麗江作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是最近一段特別流行的一句話,其火爆程度就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般,可能大家都對那種四處旅行的感覺特別羨慕吧,喜歡那種有能力實踐自己突如其來的想法的快樂。
在青春年少時期,對于旅行,我也特別迷戀,對其充滿著一種神圣的向往之前,可能是當時的自己,沒有資本,也沒有勇氣到更遠的地方看看吧。年少的我,喜歡看安妮寶貝的書,喜歡那個穿著白棉布裙子的叫做安的女孩。
渴望像她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去西藏,看碧青如水的藍天,觀賞潮濕的落日,去某個沒有人曾經去過的地方,尋找忽然而至的浪漫邂逅,感受生命的平凡與掙扎。
與其說這是一種對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倒不如說那是一種對于文藝與優雅生活的向往吧。年少的我覺得生命就是應該要好好折騰一番,才能夠將內在的潛力徹底榨干,未來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只要你敢于探索,敢于發現,前方總是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現在的我,對于遠方的渴望當然沒有那么強烈了。偶爾也會攜三五好友出去游玩,但從來都不會是那種“說走就走”的樣子,而是會經過細致精密的計劃,因為誰都不想將自己僅有的假期浪費在各種突發事件當中。
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幻想,什么時候,可以和自己所愛的人一起去某個遙遠又未知的地方。那里有著美妙的湖光山色,有著動人的神話傳說,沒有過多的人擺一個個奇怪的姿勢在曬“到此一游”照,也沒人有喧喧鬧鬧地排隊要去觀賞某個景點。
其實,世界上的美景很多,它們的存在永遠都是無言的。只有在靜默中,才能夠保存那份最初的完滿。
要是人類一旦發現了,那它們也就不再是它們了。就像動物園里被關在籠子里的動物一樣,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人們觀賞的需要。
又或許,那種想法不過是人類自視甚高的表現罷了。在偉岸的自然面前,我們其實不算什么,不然蘇軾怎么會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嘆”呢。
即使我們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我們永遠無法掌控它。許多時候,地球不過打了一個小噴嚏,身上的跳蚤就只能無奈地紛紛墜落。
當許多人在踐行著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時,許多時候,我想到的是,除了腳印,你什么都沒留下,除了照片,你什么都帶不走。
3.我想去云南,初一800字作文云南風景作文
早就聽說過云南漂亮,決不在蘇杭之下,心里有些不信。這次和媽媽去云南玩了幾日,總算是見識了一番云南的風光到底有多秀麗,真是名不虛傳。石林石林,顧名思義,它是用石頭堆成的林子。下了車,這兒并非像想像中的一樣涼爽。而是太陽當頭曬,驕陽似火,我很失望,低著頭往前走。突然,我覺得一陣涼快。抬頭一看,幾棵粗壯的大樹豎立在那兒,它們茂密的簡直不留一點縫隙。這里才是真正的石林。導游帶領我們來到一條偏僻潮濕的小路上,人很少,路又滑,讓人提心吊膽。剛走到一半,前面就喧鬧了起來,是有人滑倒了,那更是令人提心吊膽了。我小心地看著腳下,生怕也不小心摔倒。“來,大家都摸一摸!”抬頭一看,大家都在摸一塊滑得發亮的石頭,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滑這么亮的石頭呢!這兒以前是海底,大概是被海水沖刷成這樣的吧!看著這么誘人的石頭,我情不自禁地把手放了上去。石頭上到處都是水,地上也到處都是水。稍不留神,就會出意外。這些水也有好處,因為水的滋潤,有些頑強的草從石縫里輕松地伸了出來。石頭上長滿了小孔,孔里黑呼呼的。有些不是特別濕潤的地方還長著青苔。這些石頭塊塊都很光滑。來到一線天,導游叫我們抬頭往上看。我想,上面有什么好奇怪的!可當我一抬頭時,不禁嚇了一跳。在一線天的縫隙中,竟然卡著一塊電視機般大的石頭,而形狀卻像一個蛇頭。我生怕它落下來,趕忙往前走,走出了石林。石林的風光使我陶醉,我愛石林。麗江古城導游說,今天我們要去麗江古城,我很興奮。來到麗江古城門口,這里熱鬧非凡。在一輛巨大的水車旁,還豎立著一塊花花綠綠的招牌,上面寫著“云南印象”。往里走,就是麗江古城最有名的四方街了。四方街中間有一條清澈、透亮的小溪。水底五顏六色的石頭各式各樣、清晰可見。水流很急,濺起了白白的水花。就連扔一塊石頭,急流都會把它給沖走。順著這條河往前走,是一排排小商鋪。屋頂上花紋清晰,房子也很低矮,真有特色。走進一家扎染店,往里一瞧,竟然還有一個后門。出于好奇,我和媽媽往那里走去。還沒走出去,就聞到一股飯菜的香味。一看,啊,是一些露天排擋,左邊也有一條小溪,一樣清澈,一樣透亮。這些店做的都是一些麗江的特色小吃。例如:香濃的乳煽、酥脆的炸蜻蜓、純正的烤羊肉串……我忍不住叫媽媽坐下來也吃一些,那味道真是好,熱氣騰騰,色香味俱全。我們吃飯的時候,正好有一些納西族的小姑娘們在小溪兩岸對歌。我們吃著美味的麗江特色小吃,聽著動聽少數民族的特色歌曲,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吃完飯,已經是燈火通明了。轉眼間,樹叢變得花花綠綠,房屋變得金碧輝煌,溪流變得五彩繽紛……整個麗江古城都變了個樣兒。我覺得麗江古城比吳江的同里要好得多呢!我愛美麗的麗江古城!玉龍雪山我們一行來到了美麗壯觀的玉龍雪山上,這座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我還是第一次到雪山上來呢!我們租了棉大衣和氧氣瓶后,就開始往上爬。下了纜車,立馬覺得一陣寒冷,就連棉大衣都不起作用了。起初,我還以為高原反應沒什么,飛快地往前走。這一走,那可壞事了。才剛走了7步左右,就覺得胸口猛得發熱,心臟像一只小兔子似的,不停地跳動著。我手忙腳亂地拆開氧氣瓶,一連吸了七八大口氧氣,情況這才有些好轉。媽媽教育我說:“你以后還要不要走這么快了?這兒可是高原地區啊!”于是,我放下腳步,慢慢地在人工鋪設的臺階上往前走。真是累死了,走幾步就要在臺階兩旁的小板凳上歇息一會兒,吸點氧氣,吃幾塊巧克力,補充補充能量,休息到體力完全恢復時才可以繼續走,否則,又會氣喘吁吁。我們漫步在云層中,四周濕濕的,冷冷的。就像起了大霧一樣,什么也看不清。這樣好歹也有幾分情趣。氧氣瓶里的氧氣在漸漸地減少,我們也在向山頂上的冰川靠攏。拼盡了最后一點力氣,卻還未能爬上最頂上的那個平臺,只爬到了4636米,最高的平臺有4680米。我們看到了冰川。它們給光禿禿的巖石,增添了一份色彩。黑黝黝的巖石上,覆蓋著厚厚的白雪,十分的耀眼、引人注目。山頂尖尖的,棱角分明,直插云霄。如果站在山頂上看下面的話,肯定會腿腳發軟。再想想,以前都抬著頭看云彩,可卻要低著頭看了,真是覺得格外新鮮啊!在那個平臺上拍完照后,就開始下山了。別看下山都是下坡,會很輕松。可在高原地區,下坡比平原上的上坡走著還要累。地面又滑,如果不扶著臺階兩側欄桿的話,恐怕還會滑下去呢!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的雪山,我感到無比的神圣。尾聲今天就要離開云南了,我感到有些依依不舍。我被云南的美景徹底征服了,我更愛美麗的云南!
4.一篇寫麗江的作文麗江,是一早就聽朋友推薦過的地方,什么浪漫之地、人文淳樸,古城風韻……以前一直是以工作忙來慰解自己。其實,下決心出行也就是那十幾分鐘的事情,任何事情,并不是缺了誰就轉不開,如果我離開,工作照常,證明這個系統、流程順暢了。周二上午,用了不到半小時,訂好酒店,開好機票,交代工作,一切是那么的簡單,周三早上輕松上路。
“你如果現在不按自己的思想去生活,那么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按你的生活去思想。”這句話我品味了好久,覺得蠻有道理的,趁現在我的思想還能掌握自己的生活,何不去按自己的思想去好好的生活呢。麗江,我終于來了,并且對你一見鐘情。
在來麗江之前,不少的朋友說這里是中國最小資的地方,而我怎么也無法將一個古城和小資的生活聯系起來,但當真真切切地擁抱麗江時,已經無法將真實和夢幻分開了。電視、網絡和出版物有各種對麗江的描寫,而這些描寫對于我們現實生活的人們卻充滿了夢幻和神秘色彩,關于那里的古城建筑、木雕、鈴鐺,關于那里的納西族人和東巴文化,還有高唱納西古樂的宣科老者、游走四方的地圖王,以及艷遇酒吧的風花雪月和所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看著小橋、流水、人家、古樓、青山、青石板路,坐在“自游公社”這個地方,聽著憂郁的爵士音樂,喝著咖啡,看看游客流言的BBS,懶懶地曬著太陽,第一次感覺到麗江的柔軟,似乎在撫摩著人的靈魂,讓人覺得這音樂溶入了人的血脈,讓節奏慢了下來,慢慢地靜了下來,此時頓覺得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這是一種平和,一種滿足,一切來得是如此的簡單。時間不知不覺地在身邊滑過,體會著回憶帶來的快樂和痛苦……
很多來麗江放松的人就是每天曬曬太陽,去酒吧泡上一整天,過著超級懶散的生活。我極力把腳步放的最慢,細數走過的每一塊石板,和街邊的貓狗一起游蕩,看看流水里的魚在游動,不經意地發發呆,一種很幸福的感覺,我想生活的意義本來該是如此感性的吧。自己一顆張狂的心,也難得如此安靜下來,真的很舒服。
獨自上路,總帶著些唐吉柯德式的豪邁和蒼涼。一路走去,浮想聯翩,滿懷一腔浪漫的情懷。來到麗江修養,只不過是喝一口“心靈雞湯”,舔一舔受傷的傷口,最終還得回歸都市,直面紅塵,應對殘酷的職業生涯里無數的挑戰,并享受獨自面對都市時的孤獨。
旅行可以是很熱鬧的,也可以很安靜。有時是一群人,有時是兩個人,有時是自己。這次是我第一次沒有找旅伴,獨自拉著拉箱,漫無目的地走在一個陌生城市的大街上,看著人來人往;旅游就是有些人有目的,有些人沒有目的,也許是去到那里才發現自己有目的,或者,根本就是純粹休息。
被人圍繞的時候常常覺得孤單,所以很多人愿意一個人到遙遠的地方看風景,然后待著,讓自己的思維暫時停止運轉。在那種空曠感中,我們也許更能聽到內心的聲音。“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說不定,這就是我追求幸福呢。
很多朋友得知我單身去了麗江,紛紛致電,對于我能否有酒吧艷遇充滿了希冀。一條小河,兩側古老的建筑,大紅燈籠、一輪明月、四方的游客和各種情調的酒吧,這就是古城晚上最熱鬧的地方———酒吧一條街。為了體現自身的魅力,了朋友們的心愿和出于好奇,我最終還是去了,結果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哈哈哈。
麗江,帶給我很多很多的感悟,讓我一個人的旅程更覺豐盛,在離開的時刻,特別的不舍!
在麗江,我不知道留下什么,又帶走了什么,maybe nothing,但是我在離開麗江的時候只想說一句說:“麗江,這次離開,下次一定會更好地回來”。
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云南麗江看看作文世界那么大去看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是最近一段特別流行的一句話,其火爆程度就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般,可能大家都對那種四處旅行的感覺特別羨慕吧,喜歡那種有能力實踐自己突如其來的想法的快樂。
在青春年少時期,對于旅行,我也特別迷戀,對其充滿著一種神圣的向往之前,可能是當時的自己,沒有資本,也沒有勇氣到更遠的地方看看吧。年少的我,喜歡看安妮寶貝的書,喜歡那個穿著白棉布裙子的叫做安的女孩。
渴望像她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去西藏,看碧青如水的藍天,觀賞潮濕的落日,去某個沒有人曾經去過的地方,尋找忽然而至的浪漫邂逅,感受生命的平凡與掙扎。
與其說這是一種對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倒不如說那是一種對于文藝與優雅生活的向往吧。年少的我覺得生命就是應該要好好折騰一番,才能夠將內在的潛力徹底榨干,未來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只要你敢于探索,敢于發現,前方總是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現在的我,對于遠方的渴望當然沒有那么強烈了。偶爾也會攜三五好友出去游玩,但從來都不會是那種“說走就走”的樣子,而是會經過細致精密的計劃,因為誰都不想將自己僅有的假期浪費在各種突發事件當中。
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幻想,什么時候,可以和自己所愛的人一起去某個遙遠又未知的地方。那里有著美妙的湖光山色,有著動人的神話傳說,沒有過多的人擺一個個奇怪的姿勢在曬“到此一游”照,也沒人有喧喧鬧鬧地排隊要去觀賞某個景點。
其實,世界上的美景很多,它們的存在永遠都是無言的。只有在靜默中,才能夠保存那份最初的完滿。
要是人類一旦發現了,那它們也就不再是它們了。就像動物園里被關在籠子里的動物一樣,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人們觀賞的需要。
又或許,那種想法不過是人類自視甚高的表現罷了。在偉岸的自然面前,我們其實不算什么,不然蘇軾怎么會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嘆”呢。
即使我們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我們永遠無法掌控它。許多時候,地球不過打了一個小噴嚏,身上的跳蚤就只能無奈地紛紛墜落。
當許多人在踐行著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時,許多時候,我想到的是,除了腳印,你什么都沒留下,除了照片,你什么都帶不走。
6.我向往的地方麗江作文 wap.sanwen8.cn麗江,常在小說中讀到它,在我的印象中,它是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地方,使我深深向往。今年春節,我終于有幸游覽了麗江古城,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小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了車,沿著一條小溪步行十來分鐘,眼前便出現了一架緩緩轉動的水車。我在水車的潺潺水聲中,走進了麗江古城。小溪把古城分成了好幾份,幾座石橋又把它們連成了一個整體。街上的房子,最高不過兩層。古城的布局像一只棋盤,街道縱橫交錯,一不留神,就轉到了幽幽的小巷深處,迷失了方向。當我踏在那些泛著青光的石板路上,感受那些小巷和拐角時,竟覺得不迷路會破壞了這種意境。穿行于方圓一二里的古街,我似乎走過了幾個世紀。
到了麗江,如果不去住一下麗江的客棧,那實在是太可惜了。客棧的老板是個熱情的納西族人,他把我們領到了一間可以看見麗江全貌的房間。如果站在客棧的長廊里憑欄遠眺,還能依稀看到遠處的雪山。我猛地吸了口氣,啊,玻璃般的清凜,和著草葉的清爽!我久久地望著天空,大概是生態環境好的緣故吧,這里的天空是那樣的藍,藍得驚心動魄,帶給人曠世的寂寞,又使人對世界產生一種無爭的悠游和純凈。
麗江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沐浴了百年的風雨,但它絲毫不會給你陳舊的感覺。在古城的四方街,熱鬧程度不亞于都市,只是更多的融入了鄉村古樸的生活氣息。我看到穿得花花綠綠的婦女,手持搓板,在溪邊洗衣服,還看到一些老人坐在街上,演奏著快失傳的納西古樂,形成一道獨特風景。小巷深處,升起縷縷炊煙,又消失在被夕陽映紅的天空,令我久久沉浸在這唯美的意境中。
喜歡古城里每一樣東西,它們使我想起納西族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和納西人純樸善良的面孔!我愛麗江古城!
7.寫麗江的作文怎么寫 400字【麗江】范文,供參考:暑假里,我們全家從氣候炎熱的南國廣東飛到了氣候宜人的云南麗江。
剛打開旅游車門,一塊醒目的大牌子上寫著“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兩架巨大的水車“呼呼”地轉著,我們漫步在青山環抱的古城中,踩著光滑、美麗的五彩石鋪就的小路上,我發現古城里的泉水分成三條主流穿過古城,在古城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有支流,穿街走巷,入院過墻。拱橋、平橋、木頭橋、石頭橋……架在縱橫交錯的支流上,紅花綠樹倒映在水中,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水城威尼斯了,古城中保存了許多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它們均是兩層樓的木質結構,青瓦白墻,每座房頂上都垂掛著吉祥物,有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魚、鳳凰、龍,意示著納西人盼望和平、吉祥、如意。
古城的街道干干凈凈,下雨天無泥跡,大晴天無灰塵,古城的街道兩旁都是商鋪,有賣樂器的店,有賣土特產的店,有賣紫玉雕刻的店,有賣工藝品的店……玲瑯滿目,店里的服務員穿著特別的民族服裝招攬游客。古城不僅在中國名氣很大,而且名滿天下,到處都能看見外國朋友。
我們站在木府花園的山頂上俯瞰,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古城中。太陽快下山了,天空中布滿了美麗的彩霞,晚上,四方街上燈火閃爍,中外游客聚集在一起,圍著篝火唱歌、跳舞。
麗江古城——-迷人的古城,麗江古城——使人夢想重游的古城。
8.麗江的作文300麗江古鎮,以水掃街的風俗讓人感覺到獨特,水過家門便是福,多少年留給子孫永久的遺產,不變的風情,優美的自然環境,那民間手工的工藝,吸引著所有生活在城市的人們。
麗江小鎮無處不顯現古香古色的韻味,從住處到街市,從服飾到食品。水流之處生長出錯綜復雜而向外鋪開的宅院,那水是玉龍雪山上八百年的神水,卻經過小鎮流向大海,多么偉大的構圖。
歐美人也在尋找生命的歸宿。這是人間天堂,那“激沙沙”不但流進小鎮的院內,也同樣流進中華大地,奔流入海。
我贊麗江之奇,靈秀無比的碧水雖不比九寨,但也具幾分幻想色彩;玉龍雪山上,綠色的“翡翠”與白色的“水晶”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麗江,它只為長江一抹春色,沿江而下處處風光無限。
9.麗江古城作文說起麗江古城獨特的風景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我也有幸去領略了一下。
今年五一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美麗的麗江,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宗宗,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后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墻繞戶蜿蜒而去。這股股清流都是來自北象山腳下的玉泉。
一條河流下面有一群在水里歡快地玩耍的小魚,那些魚可不是一般的小魚,那些小魚大部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我最喜歡的是從日本運來的那條魚,那條魚是紅白相間的,可愛極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些用木頭做的房屋里賣的小飾品,那些小飾品可愛極了,像什么項鏈、手機掛鏈、手鐲……都是羊、牛、馬的身體做出來的,雖然可愛,但是都是動物的身體做出來的,這也太殘忍了吧。
麗江的晚上是最美的時侯,繽紛的燈光照耀著麗江古城,別說那景色有多美。朋友們,想知道更多關于麗江古城的故事,就來麗江古城吧。
10.仿寫《一滴水經過麗江》作文《一滴水經過麗江》
在今年春季開學的時候,我們驚喜地發現,由著名作家阿來寫的《一滴水經過麗江》出現在了人教版的八年級語文課本上。懷揣著喜悅和自豪,我一遍遍品味這些珠璣之語,作家筆下熟悉的故鄉,再一次向我走來。
一滴水從雪山之巔醒來,它看見了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63537時間之流上的麗江:距今600多年前的明代,麗江木氏土司開始帶領老百姓在獅子山腳下修建四方街,“村莊里的木匠與石匠,正往那里出發”。從此,納西文明開始在玉璧金川大地上孕育。這滴水看見了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從遙遠的東方走來,把悠久的中原文明和年輕的納西文化連在了一起。玉龍雪上,麗江古城開始向四處流傳。這滴水還看見了1997年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后逐漸融入世界的麗江:“黑頭發的人,黃頭發的人。黑眼睛的人,藍眼見的人”都來了。在21世紀蓬勃發展的旅游大潮中,麗江這個封閉的邊疆地區不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它正張開雙臂擁抱現代文明。
一滴水從玉龍雪山漂游而來,它看見了空間格局上的麗江:麗江壩的北面是海拔5596米終年云遮霧繞的玉龍雪山。山上有高大挺拔的云杉與松樹,有春天開滿鮮花的杜鵑和山茶。壩子的南邊有象山、獅子山、筆架山。群山環拱,麗江壩就就像一塊翡翠鑲嵌在云貴高原的深處。
一滴水在麗江壩中旅行,它看見了因水而“秀”的麗江:水道在地下蜿蜒曲折,清澈的水挾裹著巖石的味道在寂靜中流淌。在象山腳下,水沖破了巖石和地表的束縛來到了地面,形成了聞名遐邇的黑龍潭。潭邊有樹,潭中有亭。清澈的潭水倒影著潔白的玉龍山,“真讓人目眩神迷啊”。潭水流經玉河在古城口被大水車的轉輪高高揚起,又嘩的一聲落下,水霧在陽光中行成一道道彩虹。潭水分三路穿過古城,形成了“家家門前流水,戶戶屋后垂楊”的詩畫圖。潭水被萬千游客當做攝影留念的背景帶到了四面八方,潭水用來沖洗黃昏的街道,潭水被裝在壺中澆淋有隱約香氣的蘭花,潭水在古城的河道中輝映五彩斑斕的燈光,潭水穿越古城灌溉了古城外的莊稼和果樹,潭水融入了奔騰的金沙江,奔向了遼闊的太平洋。
一滴水在麗江壩中旅行,它看見了因文化而“奇”的麗江:在古城的一些院子里,“白須垂胸的老者們,在演奏古代的音樂”;這里有至今依然還活著的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我確實想停下來,想被摻入硯池中,被蘸到筆尖,被寫成東巴象形文的‘水’,掛在店中,那樣,來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見我了”;這里有體現納西族和諧共榮文化精髓的城市布局,有“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有“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有“順水而去的蜿蜒的老街”。
一滴水在麗江壩中旅行,它看見歷史的麗江,現代的麗江;它看見了自然的麗江,文化的麗江;它看見了流動的麗江,靜止的麗江;它看見了寂靜的麗江,熱鬧的麗江;它看見了白天草甸上放牧著牛羊的麗江,它看見了夜晚滿天星光下的麗江……
文貴新,文貴特。麗江作為知名旅游地,寫麗江的文章自然很多很多。但唯獨這篇《一滴水經過麗江》能入選中學教材,我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它精巧而獨特的構思:從一滴水的視角來展示麗江美。一滴水從北到南經過了麗江,在一滴水畫出的軌跡上,中國發現了麗江,世界發現了麗江。
一滴小小的水,映照出了一個斑斕的麗江。我愿意是那滴水,無論走到哪里,都以一顆一塵不染的心,擁抱不一樣的麗江。
二、河道景觀工程助推水資源配置以城市為中心
孫景亮
(水利部河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的步伐加快以及城鎮居民對親水環境的熱衷,城區的發展沿著河流擴張之勢越來越明顯。城市河道景觀工程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其在生態城市建設中顯示出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缺水的城市該如何保證有足夠的生態景觀用水,又不對周邊地區的用水及水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則是對工程建設倡導者的嚴峻考驗。
一、河流與城市的關系
在原始的人類社會,我們的祖先就知“逐水草而居”,河流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自從人類社會存在以來,與河流的關系大致經過了被動適應河流、干擾占用河流和與河流生態共存三個階段。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史,也演繹了一部人類駕馭河流的宏偉史詩。我們只要瀏覽一下世界地圖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沿著江河而建。這并非是一種巧合,它說明人類文明與生存發展完全依賴于河流充足的供水和舟楫之利。
人類依賴河流,同時與河流又一直處于相互干擾和影響之中。河流的變遷不僅改變了自然界,也會影響到人類,并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與未來。在很多時候,人類對河流的傷害都是由于人們的愚昧和貪婪造成的。水域的污染和水環境的惡化,說明了流域內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出現了問題。河流的沒落,意味著人類和文明將面臨災難。
近代河流既是城市供水的水源,同時承擔著城市防洪排澇的功能,并且依靠天然自凈能力消納了城市排放的污水。隨著流域上游水資源開發強度的不斷加大,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量大大超出了河流的自然凈化能力,致使河流水質惡化;人們隨意向河道內傾倒垃圾廢物,并以各種方式肆意侵占河灘水道,致使天然河流的原始功能不斷退化。長而久之,河流會反制于城市,使之不可持續地發展。
世界進入21世紀,如何兼顧人類和河流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都必須面對的挑戰。最近時期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意識到,以犧牲河流生態系統換來的人類安全和幸福只能是短暫的。開始考慮與河流生態共存,人類不僅有權享用河流水資源,而且也要愛護河流,保護水質并保證給河流生態系統分配所需的能不危及其河流生命的水流過程。
二、河道工程現狀及城市河道景觀整治工程情勢
(一)河道工程現狀分析
自20世紀中期以來,我國北方地區的許多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庫攔蓄洪水徑流。海河流域位于京畿要地,洪水防御工程建設有著悠久的歷史。但進行系統的流域治理主要是近半個世紀。1958年開始在上游山區大規模的修建水庫,“63·8”大洪水后,進入了以根治海河為中心的水利建設時期。初步形成了由水庫、河道、滯洪區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和各河系分區防守、分流入海的防洪格局。防洪體系的建成和運用取得了巨大的防洪經濟、社會效益。為了達到“上蓄”的目的,在海河流域上游山區陸續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1900多座,總庫容約294億立方米,總庫容與年徑流量的比值達1.03,是全國平均值0.17的6.0倍,也遠遠超過美國和前蘇聯的比值0.34和0.27。水庫攔河大壩攔截了天然河道徑流和部分地下基流,使山前丘陵區、平原區的天然河道、中游地區的洼淀、湖泊失去了水源補給,濕地面積由下游平原部分地區轉移到了山區,流域生態環境產生了較大的變異。加上連續枯水年的出現,使得河流徑流量減少,以致河道干涸,從而導致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減少,沿河地區地下水逐年下降,造成水資源短缺及生態環境惡化,制約了臨河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人口和工礦企業不斷向河流沿岸集中,這種狀況不僅加重了防洪負擔,同時向河道內排放污水、傾倒垃圾、行洪灘地上修建臨時及永久建筑、無規劃地截流引水、河道內的無序挖土采砂等,都對河道防洪、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城市河流生態環境構成影響。一方面城市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水環境質量的下降,該問題廣泛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并由此引發的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在各大中城市率先逐漸展開,且呈方興未艾之勢。
(二)城市河道景觀整治工程情勢
隨著城市化發展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對親水環境的進一步需求,城區沿河流擴張之勢越來越明顯,城市河道景觀工程建設熱潮逐漸形成并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環境。河道景觀工程在生態城市建設中顯示出的功能和作用越發不可替代。以河北省為例,近幾年來,幾乎在所有的地級城市都開展了以城市河道景觀建設為主的河道綜合整治工程。
唐山市環城水系工程:全長57千米,建21道閘壩,據稱是“挖一河連三河形成環城水系,增一湖通四湖造城市水景”,屆時建成區總蓄水水面16.5平方千米,蓄水量2000萬平方千米,年需水量3940萬~5888萬立方米,形成“城在水中,水繞城流”的喜人美景。
保定市大水系工程:按照“兩庫連通,西水東調,穿府補淀水城一體的總體布局”,共分:水源工程、雨污分流工程、景觀工程、防洪堤綜合整治四大工程。從西大洋水庫引調3000萬立方米水量經70千米進入市區,使7條內河實現還清。屆時,城區水面面積將得到595公頃,市區河網密度將居全省第一,成為華北地區獨特的水網景觀城。
承德市以水為魂,打造“雙水繞城,山水相映,充滿靈性和活力的山水園林城市”,將新增水面436萬平方米,水景觀帶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
衡水市“水市湖城工程”,將開挖整治18個湖泊和30條河道,使湖面濕地面積由75平方千米,增加到100平方千米。
張家口市傾力打造區域中心城市,高標準治理清水河23千米,已啟動38.5千米的洋河綜合治理和總面積106公頃的明湖公園建設。
邢臺市提出打造“兩河繞三山,六水潤八園”的城市景觀;秦皇島市將按照市區六河水系綜合治理規劃方案,將六河建成安全河、清水河、景觀河,形成“一園、二島、四橋、五場、六帶、十六景”的沿河景觀帶;邯鄲市著力創建百姓幸福之城;滄州市的南運河綜合整治工程以及廊坊市龍河水系景觀帶工程等。
縱觀11個地級城市的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建設,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以城市河道景觀建設為主,均需要一定水資源量作支撐。為提供景觀用水量,少則用水幾十萬立方米,多則需用水數千萬立方米。
三、要防止河道景觀整治工程擴大水資源配置的城鄉差異
(一)水資源配置的城鄉差異確已存在
在特大干旱發生的時候,受災最嚴重的往往是農村和農民,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2010年春季西南地區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根據2010年3月31日《文匯報》特派記者王星報道,同樣的旱情,城鄉的用水差異很大。在昆明市,盡管旱情持續了5個多月,但就昆明市區的居民生活而言,除了部分糧食以及鮮花、茶葉價格有所上漲以外,幾乎未受到影響,用水也基本沒有限制。一些高耗水行業,類似洗浴中心等場所依舊門庭若市。作為昆明的水源工程,云龍水庫每年向昆明主城區供水2.5億立方米,占昆明主城供水總量的70%以上,供水采用隧洞方式,水庫的放水從地下送水到城區,沿途的地表用不到水。居住在云龍水庫周邊的村民說:“我們靠著水庫卻喝不到水,只能自己去找水。”眼下,在旱區農村,一桶水總是要被農民珍貴地用上5~6遍,與城區用水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什么緊挨著水庫的農村和農民用不上水?這種用水差異體現出的無疑是巨大的城鄉差別。云南大學一位教授說:“這個城鄉差別,有的地方是在縮小,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地方是在擴大的。大家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了以城市為中心,向發達地區優先配置資源,一旦受災,往往是不發達的農村最先遭受損失,而城市的感覺卻不明顯。”該教授進一步解釋道:“其實身處水源地的農民本來是擁有水資源的,只是被人為地轉移了。修水庫、水電站保證了下游的生產生活,卻犧牲了上游居民的利益,旱情一來,反倒是身處水源地的農民先遭殃。客觀地講,政府對農民的水資源利益問題考慮是不夠的。”類似的城鄉差別,不僅體現在對水資源的使用權上,同樣體現在對水利設施的修建和維護之中。對于“水利欠賬”云南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達瓦說“盡管至2009年底云南已累計建成大、中、小型水庫5514座,但這些工程,大多集中于地州市等城區附近,且其中相當一部分設施建于20世紀60~70年代,早已年久失修。”云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師告訴記者:“對于農村的水利設施,基本都是些小型水庫和小塘壩,還有一些群眾自發挖掘的小水窖,有雨水的時候,還能儲一些水,一旦大旱來了,它們就都完全喪失功能了,農民要么自找水源,要么只能在家等送水車。”云南大學教授說:“與其捐款、捐水這樣‘被動’抗旱,倒不如在城市里采取有效措施節約用水,同時把節約下來的資金和水資源用于改善農民的基本生活條件,必要時政府應該考慮給予農民,特別是水源地農民,適當經濟補償,這也是一種生態補償。”除了云南和昆明,其他各地的情況其實都差不多。向發達地區優先配置資源已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作用尤為突顯。
(二)河道景觀工程進一步助推了水資源配置以城市為中心
河流水系作為城市自然環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建設的骨架網絡,影響著城市的面貌、性質和用地布局。河流水系在影響城市特色方面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城市中的建筑更為重要。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都十分重視河流水系的治理,利用城市河湖及其附屬綠地,打造具有特色兼具人居、休閑、旅游、商業和文化等諸多功能的城市河道景觀。
建設城市河道水景觀工程最重要的前提應該是擁有充足的水源保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滿足山水城市所具有的良好的生態環境。
人們可能是保留了人類祖先“逐水草而居”的天性,近些年來,只要哪里有了水面,那里的商住區建設就要火爆、那里的樓盤價格就會飆升。但無源之水不會長久,人工水面沒有后續水源的支撐,到后來不是自然干涸就是死水一潭。經濟利益的追逐和急功近利的政績觀,往往對城市水景觀建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各地在繼修寬馬路、大廣場之后,一時間在城市河道內修建攔河閘壩工程,擴大水體、水面等,水景觀建設成為一種時尚。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可謂出乎人們所料。
城市河道是流域水系的一個子系統,城市河道水景觀系統對流域內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將會引發流域水資源時空的再分配。城市河道景觀工程的規劃應該與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相協調,必須從更大范圍來考慮城市河道景觀的規劃建設問題,合理優化配置城市水景觀工程措施,綜合利用流域內水資源。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短缺,流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經很高,如果無限制地大規模發展城市河道景觀工程,隨意擴大城市水景觀用水量,勢必會加大水資源的使用和消耗,如果城市河道景觀工程只考慮城市自身的發展需要,與鄉村河流各自為政、各取所需,勢必會影響河流下游農業用水和已經惡化了的河流生態。河道景觀整治工程進一步助推了水資源的配置以城市為中心的分配趨勢。
(三)城市河道景觀工程規劃要合理地配置水資源
在北方地區城市的水景觀并不是必不可缺少的,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作奢侈品。就是搞也不一定就非搞的規模那樣大,提的標準那樣高。在美國的賭城拉斯維加斯各家大飯店紛紛修建大型噴水池、人工湖等景觀,但由于拉斯維加斯是一座處于沙漠中的城市,自身沒有水源,該市的景觀用水都是用巨型卡車從遠方運來的。更何況,城市水景觀一旦建成,就要考慮將長期存在運行,儲流在城市河湖里的水必須保持一定的水量、合適的水位和符合要求的水質。否則,將是干涸見底或是死水、臭水一潭。那么怎樣能滿足在一個缺水的城市里,靠長期的外調水來維持景觀需水要求呢?一個發達的城市,其居民生活用水和經濟增長要靠從周邊地區調水,解決環境問題;建設水景觀也要從周邊地區調水,特別是水資源調出區域同為缺水甚至嚴重缺水地區的時候,就形同于“挖肉補瘡”。當一個城市的建設者懷著美好的愿望規劃城市水景觀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往往只著眼于眼前的城市之中,其關注重點也往往只是這個城市自身的利益,卻忽視了城市與周邊地區,甚至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和諧關系;忽視了城市與周邊地區應該具有的“共生、共存、共榮、共樂、共雅”的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關系。
歷史的經驗證明,如果農村地區的資源、人力、資金、物流始終是在向城市單向流動,不但農村地區得越來越貧困,而城市也會變得越來越畸形。有關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每營造1公頃森林,就要危害發展中國家10公頃土地。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在城市里建設一片水景的水資源的調出地就必然會有大面積的土地相應遭受缺水的影響。如果不從實際出發,為了盲目開發城市水景觀項目,建設城市形象工程,在本來就缺水嚴重的城市里大規模地開發水景觀,大量從周邊地區引水調水,這不僅會直接加劇周邊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從而加重那里的生產、生活壓力,并誘發水事糾紛。這樣的做法顯然是背離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中央所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
(四)城市河道景觀工程建設要有利于社會和諧
長久以來,地方利益和短期利益始終是一種難以消除的力量,它們以各種方式破壞著社會整體利益和長期利益。缺水的時候就彼此爭水,水多的時候就以鄰為壑。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地對水資源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大,城市水景觀建設不能片面地從地方局部利益出發,影響或破壞流域或地區整體、長期利益,甚至使因缺水而產生的不安定因素更加明顯和突出。絕不能以鄰為壑,為了城市河湖里的水的清潔,將污水進行簡單地改道流向周邊以及下游地區,使污染源搬家,造成對其他地區的水環境的污染,引發水污染糾紛。
四、結語
我國目前城鄉社會和經濟發展得并不均衡。在大中城市大規模地建設城市河道景觀工程,助推水資源配置進一步以城市為中心,擴大了水資源配置已經存在的城鄉差異。在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努力打造生態城市,下大力氣進行城市河流的綜合治理,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環境,但要防止以行政手段將缺水地區大量的寶貴水源引調入市營造水景觀,片面追求人居和商住環境的奢侈改善。政府和決策者應該把視線投放到城市之外更遠方的廣大農村。認真審視我們城市里所獲得資源,以及營造出的良好環境是否影響了城市之外農村、農民的生活、生產用水;是否損害了生活在城市之外的人們的切身利益。如果流淌在城市河道里的水原本是農村的生產、生活的保命用水,如果是為了保持城市里河道景觀用水的清潔,而將城市河道的污水下排或改道而行,污染了下游地區的河流和環境,顯然我們的工作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參考文獻
[1]汪玉君,等.城市水景觀建設規劃缺失問題的思考.水利規劃與設計,2009(1)
[2]鄭連合,等.北方河流與毗鄰城市相互關系及綜合治理.海河水利,2008(5)
[3]孫景亮.海河流域水環境恢復重建與洪水資源利用.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07,32(2A)
[4]黃誠.城市水景觀建設思考.海河水利,2005(4)
[5]馮月靜.滹沱河將現16公里景觀帶.燕趙都市報,2010-05-01
[6]董立龍,等.唐山環城水系通航,宜居華北水城初現.河北日報,2010-04-30
[7]許順蘭,等.保定大手筆建設大水系.河北日報,2010-06-10
[8]馬國臣,等.決戰之年看承德:山水園林城市.河北日報,2010-05-06
[9]王翠蓮,等.張家口傾力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河北日報,2010-04-29
[10]齊祥太,等.邯鄲著力創建百姓幸福之城.河北日報,2010-06-09
[11]邢世炎,等.“臥牛奮起”:解讀邢臺城市建設.河北日報,2008-09-18
[12]馬朝麗.港城整治“六河”編織城市“綠飄帶”.河北日報,2008-09-18
[13]馬彥銘,等.“衡水湖市加速”:衡水湖生態城市謀建休閑度假區.河北日報,2010-03-02
[14]孫占穩,等.廊坊打造環渤海休閑商務名城:一座年輕城市的夢想.河北日報,2010-05-17
[15]宏旭,等.滄州構建冀中南經濟增長極.渤海早報,2010-03-17
[16]王星.旱情面前受傷的為何總是農民.文匯報,2010-03-31
三、想知道: 長沙市 濱水新城 在哪
紅網長沙7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顏宇東通訊員封雨實習生劉卓然許夢盈)今年6月,望城撤縣設區,成為省會長沙的第六區,有著35公里湘江岸線資源的望城將成為長沙走向“湘江時代”的主力軍。昨日,長沙市望城區第一次黨代會開幕,望城將以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作為主攻方向和戰略重點,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是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設將以境內278平方公里的濱水新城建設作為突破口。
撤縣設區,職能體制區劃不改
撤縣設區是望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標志著望城已正式成為省會長沙的新城區,標志著望城即將步入以發展城市經濟為主導的新階段,標志著望城人民融入城市生活的夢想正在成為現實。國務院在批復中明確指出:“以原望城縣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望城區的行政區域”。長沙市委[2011]18號文件也明確:“望城撤縣設區后,在服從全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按照‘一改三不改’的原則,即職能、體制和區劃不改,實行‘城鄉一體’的管理體制,享有縣級管理權限。”這意味著望城既具備省會長沙的區位價值,又擁有比城區更充分的行政資源。
擁有35公里的湘江岸線資源
望城有35公里湘江岸線資源,位居長沙城區之首,根據新的長沙城市總體規劃,望城高星組團已成為長沙市重點發展的六大組團之一,長株潭、長岳、長益常城際鐵路和長沙西站、金橋站等交通樞紐與長沙地鐵4號線和1號、2號線延伸線等重大基礎設施已在望城境內布局,其中金橋站更將成為大河西地區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與長沙火車站、長沙南站一起構成長沙三大鐵路綜合樞紐格局。
近年來布局望城境內的京珠西線、湘江長沙綜合樞紐、石長鐵路復線、黃橋大道、瀟湘大道和湘江大道北延線等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這批重大基礎設施的建成,將打破望城濱江地區的發展屏障,徹底消除長期以來制約望城濱江地區發展的洪澇隱患,為濱水地區生態景觀打造與開發建設提供堅實保障。望城區沿江發展各種優勢疊加在一起。
把濱水新城打造為大河西核心
未來五年,望城區將以城市化為發展重點。5年到10年的時間內,功能定位為“長沙新區、幸福水城”的濱水新城,不僅將打造成為望城的新城市中心、大河西先導區的核心板塊,而且將成為長沙的生態TBD(都市旅游商務區)。
其核心區內將實現“兩軸貫通、四區串聯”。“兩軸”即承載水利、文化、景觀、生態功能的水系軸和展現現代城市形象、引領望城經濟增長的瀟湘大道綜合軸。“四區”即以斑馬湖東湖休閑公園、樅樹港湘江國際游艇會、張家湖生態度假公園為依托布局的生態休閑度假社區;以馬橋河原生態濕地公園、黃金河道、奧特萊斯購物公園為依托布局的時尚創意生活社區;以大澤湖旅游文化公園為依托布局的商務旅游文化區;以月亮島文化主題公園、谷山森林公園為依托布局的新都市主義國際生活社區。新農村建設將突出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在小城鎮建設上,望城將精心打造一批綜合經濟強鎮、旅游文化名鎮、生態風情小鎮,加大靖港、喬口、銅官古鎮開發力度,加快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黑麋峰森林公園、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精心打造環湘江生態旅游圈。
長沙基礎設施將加快向望城延伸
撤縣設區后,長沙的基礎設施將加快向望城延伸,生產要素將加快向望城流動,公共服務將加快向望城覆蓋,現代文明將加快向望城輻射,強力推動區域價值的大提升、發展方式的大轉型、城鎮建設的大提速、綜合實力的大增強、人民生活的大改善、文明程度的大提高。隨著一批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搶灘登陸,明發商業、浙江物產、長沙雨潤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戶,航天磁電、中航起落架等一批龍頭企業發展效益,晟通科技、金龍銅業、旺旺食品等一批重點企業做大做強,望城發展的基礎將更加堅實,動力將更加強勁。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向縱深推進,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勢頭強勁,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發達國家制造業和服務業加速轉移,也為望城區推進改革創新、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轉型升級拓寬了空間,創造了條件。
[數字化]
2015年城鎮化率達55%以上
到了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財政總收入達到8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300億元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1800億元以上;城鎮化率達5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以上,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8%以上。鐧懼害鍦板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