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鎮歷史
1.我們固鎮有多少年的歷史
固鎮是安徽省蚌埠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勢平坦,海拔16.0-22.5米,“湖地”約占全境75%,崗地占25%.全縣轄8個鎮、3個鄉:城關鎮、王莊鎮、新馬橋鎮、連城鎮、劉集鎮、任橋鎮、湖溝鎮、濠城鎮、石湖鄉、楊廟鄉、仲興鄉.固鎮地域開發較早,夏商時期為淮夷之地,自漢初起先后設縣,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廢盡.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西漢初年,于今縣城南一公里(澮河南、鐵路西)設置谷陽縣,因位于谷水之陽而得名.谷水今淮河,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為谷陽侯.南朝宋、齊時,為陽平郡、縣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陽鎮.北宋稱西故鎮,金稱西固鎮.明清兩代設巡檢司和營汛,固鎮驛為京寧古道鳳陽至徐州間最大驛站.固鎮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固鎮北部決戰.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經學家、古文字學家許慎在此任氵交長;建安年間,曹操為爭奪江淮在今曹老集安營扎寨,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淮西招討使李顯忠在陡溝大敗金兵.清末,捻軍在此奮戰多年.1911年孫中山的北伐軍在固鎮大敗清軍.1925年,直系軍閥孫傳芳糾集五省聯軍與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固鎮激戰.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盤據固鎮8年,本地是***、***、日偽等三方軍隊爭奪的戰場.淮海戰役期間,固鎮是***阻擊***南線援軍的戰略要地.淮海戰役勝利后,本地又是***南下渡江的要道.1985年7月,固鎮縣濠城集被確認為洨城遺址,并于次年7月經省人民***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固鎮的歷史固鎮歷史固鎮地域開發較早,夏商時期為淮夷之地,自漢初起先后設縣,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廢盡。
西漢初年,于今縣城南一公里(澮河南、鐵路西)設置谷陽縣,因位于谷水之陽而得名。谷水今淮河,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為谷陽侯。
南朝宋、齊時,為陽平郡、縣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陽鎮。北宋稱西故鎮,金稱西固鎮。
明清兩代設巡檢司和營汛,固鎮驛為京寧古道鳳陽至徐州間最大驛站。固鎮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固鎮決戰。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經學家、古文字學家許慎在此任氵交長;建安年間,曹操為爭奪江淮在今曹老集安營扎寨,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淮西招討使李顯忠在陡溝大敗金兵。
清末,捻軍在此奮戰多年。1911年孫中山的北伐軍在固鎮大敗清軍。
1925年,直系軍閥孫傳芳糾集五省聯軍與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固鎮激戰。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盤據固鎮8年,本地是***、***、日偽等三方軍隊爭奪的戰場。
淮海戰役期間,固鎮是***阻擊***南線援軍的戰略要地。淮海戰役勝利后,本地又是***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縣濠城集被確認為垓下遺址,并于次年7月經省人民***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鎮的歷史固鎮歷史固鎮地域開發較早,夏商時期為淮夷之地,自漢初起先后設縣,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廢盡。
西漢初年,于今縣城南一公里(澮河南、鐵路西)設置谷陽縣,因位于谷水之陽而得名。谷水今淮河,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為谷陽侯。
南朝宋、齊時,為陽平郡、縣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陽鎮。北宋稱西故鎮,金稱西固鎮。
明清兩代設巡檢司和營汛,固鎮驛為京寧古道鳳陽至徐州間最大驛站。固鎮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固鎮決戰。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經學家、古文字學家許慎在此任氵交長;建安年間,曹操為爭奪江淮在今曹老集安營扎寨,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淮西招討使李顯忠在陡溝大敗金兵。
清末,捻軍在此奮戰多年。1911年孫中山的北伐軍在固鎮大敗清軍。
1925年,直系軍閥孫傳芳糾集五省聯軍與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固鎮激戰。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盤據固鎮8年,本地是***、***、日偽等三方軍隊爭奪的戰場。
淮海戰役期間,固鎮是***阻擊***南線援軍的戰略要地。淮海戰役勝利后,本地又是***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縣濠城集被確認為垓下遺址,并于次年7月經省人民***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我們固鎮有多少年的歷史固鎮是安徽省蚌埠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勢平坦,海拔16.0-22.5米,“湖地”約占全境75%,崗地占25%。
全縣轄8個鎮、3個鄉:城關鎮、王莊鎮、新馬橋鎮、連城鎮、劉集鎮、任橋鎮、湖溝鎮、濠城鎮、石湖鄉、楊廟鄉、仲興鄉。固鎮地域開發較早,夏商時期為淮夷之地,自漢初起先后設縣,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廢盡。
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西漢初年,于今縣城南一公里(澮河南、鐵路西)設置谷陽縣,因位于谷水之陽而得名。
谷水今淮河,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為谷陽侯。南朝宋、齊時,為陽平郡、縣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陽鎮。
北宋稱西故鎮,金稱西固鎮。明清兩代設巡檢司和營汛,固鎮驛為京寧古道鳳陽至徐州間最大驛站。
固鎮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固鎮北部決戰。
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經學家、古文字學家許慎在此任氵交長;建安年間,曹操為爭奪江淮在今曹老集安營扎寨,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淮西招討使李顯忠在陡溝大敗金兵。清末,捻軍在此奮戰多年。
1911年孫中山的北伐軍在固鎮大敗清軍。1925年,直系軍閥孫傳芳糾集五省聯軍與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固鎮激戰。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盤據固鎮8年,本地是***、***、日偽等三方軍隊爭奪的戰場。淮海戰役期間,固鎮是***阻擊***南線援軍的戰略要地。
淮海戰役勝利后,本地又是***南下渡江的要道。1985年7月,固鎮縣濠城集被確認為洨城遺址,并于次年7月經省人民***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位于安徽省固鎮縣西北的公平集的歷史我是公平集北面村莊(集北村的)離公平集約200米.公平集歷史悠久,原屬宿縣地區。
現屬蚌埠市固鎮縣任橋鎮溝東村公平組。80年代以前是當地重要的集貿市場。
后因任橋車站的興起,集市逐步轉移到任橋車站。公平集村東北有個大土堆,高約10米。
上面有2層樓的古寺廟。(公平小學所在地),我就讀于公平小學。
我曾在古寺廟底層讀過一年書。2層為當時公平小學少先隊隊部,也曾有教師在樓上住過。
由于當時古跡保護意識的淡薄,破壞很嚴重。我納悶你為什么想了解公平集的歷史呢?你可以找固鎮縣志看看,可能會多些,或者到當地找老人了解一下。
我現在上海,有二年沒回去了,也無法幫你了解更多。
6.固鎮鎮的來歷固鎮縣隸屬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處東經11702′-117036′和北緯33010′-33030′之間,屬亞熱帶和暖溫過渡帶,氣候兼有南北之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4.9℃,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時,南北方大部分動植物均能在此繁衍生長。全縣地勢平坦,海拔16.0-22.5米,面積1371平方公里,耕地105.4萬畝,現轄11個鄉鎮,227個村(居)委會,人口59.8萬。縣城建成區面積7.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0萬人。
固鎮縣具有悠久的歷史,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秦漢以后,多次設國、郡、州、縣、鎮。素有"東方滑鐵盧戰役"之稱的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古戰場便在今濠城鎮境內,旅游及考古價值極高;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谷陽縣,遺跡尚存,北魏太和年間改設谷陽鎮,后演變為固鎮,1965年劃宿縣、靈璧、五河、懷遠邊緣交界部分建立固鎮縣。
7.安徽蚌埠固鎮都有那些名勝古跡固鎮縣-風景名勝
固鎮縣
新興的商貿旅游集鎮濠城鎮:濠城鎮位于固鎮縣城東24公里處,行政面積78.8平方公里,耕地6.5萬畝,現轄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3萬。是五、泗、靈、固四個縣交界的中心集鎮,境內交通便利,通訊快捷;每年兩次古會,商賈云集,交易活躍,是皖東北一個商貿重鎮和物資集散中心。主要農產品有小麥、花生、玉米、西瓜、棉花等。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涌現出項軍集團、垓下肉犬場等一批明星企業以及肉鴿、肉狗、垓下豆餅、虞姬豆腐等一批品牌產品;養殖業已初步形成“名特優”一應俱有,“水陸空”齊頭并進的格局。
濠城史稱“垓下”,是弛名中外楚漢相爭“垓下之戰”的古戰場,歷史悠久,古跡眾多,秦磚漢瓦隨處可見。垓下文化底蘊豐厚,民間廣為流傳著“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動人凄美的故事,史有“霸城煙雨”、“漢陵秋色”、“虞灣夕照”等十大古景,是追蹤探秘,觀光考古的一個新興旅游亮點。濠城鎮黨委、***走“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興商,以商強鎮”的經營城鎮之路,
以保護性開發霸王城的契機,以發展小城鎮建設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大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
2001年,濠城被列為蚌埠市“十五”規劃的唯一個商貿旅游型集鎮和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濠城正日益成為國內項羽遺跡網絡上一顆熠熠閃亮的明珠,為了挖掘、保護和利用這份珍貴的垓下歷史文化遺產,充分發揮邊貿重鎮的優勢,盡快把濠城建成新興商貿旅游型城鎮。濠城鎮黨委、***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按照“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的發展戰略,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城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99年鎮***投入70萬元建設了垓下街;2000年引資1000萬元建設了霸王街;2001年先后投資30萬元對集鎮區主要街道進行了綠化、硬化、亮化;引資70萬元建設了日產水1200噸的自來水廠;又多方籌資120萬元在霸王街中心廣場建設了“霸王別姬”大型雕塑和烏騅戰馬雕塑。一個市場大、功能全、環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現在世人面前,蚌埠市***已把“垓下古戰場”列入市“三山兩湖一場”的旅游發展規劃。
韓信點將臺
垓下旅游資源品位高,潛力深厚,垓下古十景、霸王城遺址、虞姬灣遺址、許家大樓遺址、韓信點將臺、張良吹簫臺以及眾多漢墓都有待于開發建設。下一步實施初步規劃:將重點建設霸王街中心廣場,以廣場為中心向北開發霸王街二期工程,修建長600米的仿漢一條街,東西打通寬40米的漢王街;實施霸王城搬遷復墾,退莊還林,保護垓下遺址肅穆深沉的古戰場原始風貌,逐步修復霸王城城墻及東、西、南、北四邊城門;疏通城護城河,修建四門吊橋;建設垓下博物館,用以陳列反映垓下之戰的史料、文物及后世文學;開發I號漢墓展示景點,修復“夾山口漢墓群”,建造“垓下碑林”;保護并發掘“許家大樓”遺址,征集文物,豐富資料,再現傳說中的“樓臺回廊”;改造虞姬灣,建設度假村;在固泗路濠城鎮的進出口和仿漢街街口分別建造“仿漢門樓”以及旅游軟件服務配套建設。
在今后的開發建設工作中,固鎮縣將本著少花錢、多辦事、見效快、量力行的原則,加強對外宣傳,加大招商引資,加快實施步伐,堅持成熟一個,實施一個,開放一個,滾動發展,穩步推進,爭取早日形成規模,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各界人士一如繼往地關心和支持,濠城的明天會更美好。我們熱忱歡迎更多有膽有識的社會有志人士來濠城投資開發,共同把濠城建設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旅游勝地。
8.古代安徽固鎮是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地方嗎不是,固鎮在蚌埠啊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陳勝吳廣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有一批被征發到漁陽屯戍的閭左九百多人,行至大澤鄉(即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戍所。按照秦律,失期當斬,所以人人惶恐。
戍卒中有兩名屯長,一是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一是吳廣,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們用「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計策,策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起兵反秦。
2016年,固鎮人均gdp 30888元,馬馬虎虎吧,排名安徽第24位。
安徽蚌埠固鎮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人文景觀
垓下遺址旅游風景區、伯牙墓、香山廟、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許慎文化公園、谷陽城遺址
2、自然景觀
胡洼閘風景區、城西公園、張家湖濕地、金海岸農業生態養生園、香雪度假村。
一、垓下遺址旅游風景區
垓下遺址旅游風景區所在地位于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該項目北瀕沱河,南臨濠城鎮區,西起夾山口漢墓,東至虞姬灣,景區范圍共2.5平方公里。
二、伯牙墓
伯牙墓,在今固鎮縣湖溝鎮西南十里村北,西與宿州市永鎮鎮比鄰。相傳當年伯牙訪賢,沿汾洪江而下,至固鎮縣湖溝鎮西南的下集賢村時染疾不治,葬于固鎮縣湖溝鎮西南十里村北,現香山廟遺址北處。
伯牙墓所在地留存高古堆兩座,高出四周地面二米左右,北面的古堆為伯牙墓,南面的古堆為香山廟遺址,兩處遺址是縣文保重點單位。
三、香山廟
據傳說:在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間,流經相山的濉水,經常泛濫成災。安徽巡撫高晉奉命前來勘河修治。高晉到了當地,游覽相山,所見古木參天,風景秀麗,便置治河大事不顧,上書乾隆帝說:修寺院可以求神靈保佑百姓免遭水災。
乾隆準其所奏,并令高晉修寺之外還要增筑十八里蔽日長廊。高晉草草地修理了寺廟,沒有建筑蔽日長廊,將用于治河與建廊的錢款裝進了自己的私囊。
四、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
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位于固鎮縣任橋鎮清涼村。陵園占地22畝,高大的紅色門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園內蒼松翠柏,莊嚴肅穆,一尊由張愛萍將軍題詞的“抗戰烈士萬古長青”的紀念碑高19米。
數百個刻有知名烈士的墓碑形成錯落有致的碑林,整個陵園內長眠著2400多位抗戰英烈,是皖北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的勝地。
五、許慎文化公園
固鎮縣許慎文化公園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縣城西北的防洪壩以內、京滬鐵路以北、新二中圍墻及花鳥市場道路以西的區域,總面積約710畝,其中水面面積約335畝,陸地面積約375畝。于2014年11月7日,作為皖北縣級城市中最大的開放式公園——許慎文化公園正式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