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空界的詩句有哪些
1、門前本是虛空界——唐代元稹《杏園(此后并校書郎已前詩)》
2、金碧高層世界空——唐代陳陶《登寶歷寺閣》
3、花界登臨轉悟空——唐代羅鄴《鐘陵崔大夫罷鎮攀隨再經匡廬寺宿》
4、半竿濃日界空墻——唐代韓偓《守愚》
5、廓周法界等虛空——唐代龐蘊《雜詩》
6、對遠方知色界空——唐代白居易《登靈應臺北望》
7、空闊境疑非下界——唐代白居易《曉上天津橋閑望偶逢盧郎中、張員外攜酒同傾》
8、河沙世界盡空空——唐代張瀛《贈琴棋僧歌》
9、煩惱身須色界空——唐代李紳《鑒玄影堂》
10、翛然空界靜埃氛——唐代劉滄《游上方石窟寺》
11、造化無情世界空——唐代羅隱《所思》
12、萬有俱空眼界清——唐代唐彥謙《游清涼寺》
13、萬有俱空眼界清——唐代唐彥謙《游清涼寺》
14、廓周法界等虛空——唐代龐蘊《雜詩》
15、真空空界可相酬——元代譚處端《臨江仙·得得全真真妙理》
16、水涵空界光無際——宋代俞灝《云海亭》
17、倚檻看花色界空——宋代文及翁《和東坡韻二首》
18、正住空空法界中——元代劉志淵《減字木蘭花·忘機索妙》
19、遍界遍空無不是——元代劉志淵《江神子令》
20、四天塵界盡虛空——宋代李思衍《隆山塔院》
21、金繩實構新空界——宋代齊唐《量葺圣壽寺》
22、萬古碧潭空界月——宋代釋梵言《頌古九首·云門放洞山三頓棒二首》
23、執持世界等空手——宋代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24、雨過秋空眼界寬——宋代釋明辯《頌古三十二首》
25、萬古碧潭空界月——宋代釋善昭《句》
26、性水真空周法界——宋代釋惟岳《神移泉》
27、廓落世界空為體——宋代釋智嵩《三玄偈三首》
28、老去只知空境界——宋代釋仲皎《牡丹》
29、無盡巖前此界空——宋代滕翔《普照寺》
30、眼界空寬翠色排——宋代翁仲德《夜飛山》
1、近空無世界——唐代許棠《登山》
2、萬象分空界——唐代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3、萬象分空界——唐代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4、地空迷界限——唐代韓愈《喜雪獻裴尚書(裴均也,時為荊南節度使)》
5、詩人眼界空——唐代修睦《落花》
6、空憐世界迫——唐代劉長卿《送郭六侍從之武陵郡》
7、瀑布當空界——唐代孟浩然《越中逢天臺太乙子》
8、鐘聲空下界——唐代姚合《過無可僧院》
9、鐘聲空下界——唐代姚合《過無可僧院》
10、飛樓界碧空——唐代歐陽袞《神光寺》
11、空界亦清迥——唐代皎然《答俞校書冬夜》
12、咫尺空界色——唐代皎然《遙酬袁使君高春暮行縣,過報德寺見懷》
13、蕙樓聳空界——唐代皎然《奉和崔中丞使君論李侍御萼登爛柯山宿石橋寺效小謝體》
14、空界滿香風——唐代廣宣《降誕日內庭獻壽應制》
15、漸邑界空明——宋代盧祖皋《木蘭花慢(賦雪)》
16、已覺下界空——明代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17、依空立世界——宋代蔡卞《楞嚴經偈》
18、三界若空花——宋代蔡卞《楞嚴經偈》
19、空花迷眼界——宋代鄧仁憲《次廉布書事三首呈郎中機宜韻》
20、十方虛空界——宋代錢蓋《偈》
21、世界如空華——宋代滕岑《和陶淵明飲酒詩》
22、空明寬眼界——宋代楊絳《垂虹亭》
23、高取空闊界——宋代趙汝譡《樓望》
24、林空眼界寬——宋代周才《游虞山頂維摩院》
25、空花勞世界——明代王一鳴《衛上夢見徐孔時李聘若》
26、地空迷界限——唐代韓愈《喜雪獻裴尚書》
27、境界極空洞——宋代曾幾《香寂圃》
28、空界花成雨——宋代楊億《譯經光梵大師》
29、畫鹢凌空界——宋代韓維《和子華湖上書事》
30、心與空界接——宋代韓維《題巽亭》
31、冰雪凈空界——宋代葉適《丁氏東嶼書房》
32、目界空花眩——宋代宋庠《甲戌冬屬疾賜告二首》
33、眼界空越秦——宋代張镃《同張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詩十六韻》
34、空界出三千——明代李東陽《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35、空界直超三——宋代丘葵《寄雪庭老子》
36、詩人眼界空——宋代釋紹嵩《秋日湖上憩水仙祠》
37、心同虛空界——宋代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38、堂裳空界月——宋代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39、心潛三界空——宋代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40、心同虛空界——宋代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41、遍量法界空——宋代釋宗杲《觀音大士贊》
42、遍量法界空——宋代釋宗杲《李長者贊》
1、誰將色界填空界——宋代張舜民《妙蓮閣》
2、真空空界可相酬——元代譚處端《臨江仙·得得全真真妙理》
3、瀑布當空界——唐代孟浩然《越中逢天臺太乙子》
4、萬象分空界——唐代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5、萬象分空界——唐代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6、門前本是虛空界——唐代元稹《杏園(此后并校書郎已前詩)》
7、翛然空界靜埃氛——唐代劉滄《游上方石窟寺》
8、空界亦清迥——唐代皎然《答俞校書冬夜》
9、咫尺空界色——唐代皎然《遙酬袁使君高春暮行縣,過報德寺見懷》
10、蕙樓聳空界——唐代皎然《奉和崔中丞使君論李侍御萼登爛柯山宿石橋寺效小謝體》
11、空界滿香風——唐代廣宣《降誕日內庭獻壽應制》
12、萬古碧潭空界——宋代王質《水調歌頭(游銀山寺和壁間張安國作)》
帶“悲風”的七言詩句
“悲風”開頭的七言詩句
1、躊躇血地嘶鳴哀,悲風颯颯驚條枚。——出自孫巖《德驥篇》
2、曉向平原陳葬禮,悲風吹雨濕銘旌。——出自唐·方干《哭秘書姚少監》
3、悲風鳴雁一聲聲,眸寒更覺江城遠。——出自李新《石鼓寺晚歸》
4、悲風有意催林葉,落日無情下水濱。——出自秦觀《秋興九首其七擬杜子美》
5、悲風颯颯吹黃蘆,上有寒雀驚相呼。——出自北宋·王安石《虎圖》
6、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搖朱翠。——出自宋太宗《緣識》
7、不是知音徒側耳,悲風流水豈相干。——出自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8、悲風如舞琵琶調,哀鳥如歌琵琶弦。——出自白玉蟾《琵琶行》
9、暇日登臨無厭數,悲風殘葉已珊珊。——出自司馬光《和邵堯夫霽登石閣》
10、引紼都門時一慟,悲風凄咽更難勝。——出自蘇頌《留臺賓客李公挽辭二首》
11、昏燈釘壁照孤坐,悲風攬腸生百憂。——出自韓維《臨宿呈一二交游》
12、悲風苦霧動星愁,欲惱寒蟾對杯酌。——出自李復《調李教授》
13、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風彈破一庭秋。——出自王之道《夜聽劉昭遠彈琴》
14、悲風入調須頻奏,妙趣惟慶心自知。——出自衛宗武《和友人秋懷》
15、悲風蕭瑟四座聳,清笑自足遺拘攣。——出自韓維《和圣俞聞景純吹笛妓病愈》
16、悲風苦雨凄棘林,魂兮來歸肅泠泠。——出自時少章《大節堂碑引》
17、嘗水茫茫悵別情,悲風吹樹作離聲。——出自周古《贈胡侍郎榮歸》
18、六龍西幸峨眉棧,悲風便入華清院。——出自宋·蘇軾《驪山此詩為李廌作》
19、悲風慘慘雨修修,峴北山低草木愁。——出自唐·戎昱《收襄陽城二首》
20、悲風瑟瑟飛丹旐,行道歔欷亦失聲。——出自許應龍《潘上舍父挽詩》
21、四野紅霜牧笛愁,悲風蹈厲卷河流。——出自清·閻爾梅《游高陽里》
22、悲風皓月猿啼急,窮子離家甚日回。——出自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23、悲風鳴葉秋宵冷,寒絲縈手淚殘妝。——出自秦觀《擬題織錦圖》
24、狼藉髑髏相枕藉,悲風愁霧不勝懷。——出自釋師范《頌古四十四首》
25、悲風忽來木葉戰,落日虎嗥枯竹叢。——出自范成大《胡孫愁》
26、悲風蔓草移今古,野殿空庭鎖寂寥。——出自張耒《偶成題裴晉公祠》
27、長夜肯教黃壤曉,悲風不許白楊春。——出自唐·白居易《過顏處士墓》
28、日落九原車馬散,悲風更向白楊多。——出自強至《王廣淵郎中挽詩》
29、悲風激烈河漢翻,雨腳如麻飛散寒。——出自楊時《晚雨》
30、悲風吹沙墮空屋,老烏號鳴屋上木。——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31、觸花花恐怒且嗔,悲風獵獵吹白蘯。——出自李流謙《涵翠亭》
32、搖手照乎休可已,悲風河水客心驚。——出自晁說之《贈琴照》
33、山靈護持夜半泣,悲風著木春無芳。——出自陳杰《書徐經坂先志》
34、悲風林際萬牛斬,驚浪江間百馬奔。——出自黃彥平《初到池州沿檄阻風麻步》
35、悲風不動罷瑤軫,忘卻洛陽歸客心。——出自唐·皎然《送許丞還洛陽》
36、九月窮秋天欲霜,悲風烈烈吹我裳。——出自李復《出城》
37、悲風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出自釋重顯《贈琴僧》
38、所思故人殊悲風為我生絕壑。——出自仲并《舟行用前韻懷祝子權》
39、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日夜起江生。——出自明·魏禧《登雨花臺》
40、九月徐州新戰后,悲風殺氣滿山河。——出自唐·白居易《亂后過流溝寺》
“悲風”結尾的七言詩句
1、此處不須兄弟哭,自然相對起悲風。——出自釋智圓《挽歌詞三首》
2、不見戾園埋恨處,至今草木有悲風。——出自強至《望思臺》
3、云雨各飛真境后,不堪波上起悲風。——出自唐·水神《霅溪夜宴詩》
4、悵望聊歌紫芝曲,時危慘澹來悲風。——出自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5、哭到先生道已窮,夕陽千古起悲風。——出自劉黻《挽萬竹西隱君》
6、方丈蕭蕭落葉中,暮天深巷起悲風。——出自唐·戴叔倫《酬盩厔耿少府湋見寄》
7、龍缽已傾無法雨,虎床猶在有悲風。——出自唐·李紳《鑒玄影堂》
8、一泓清淚灑不斷,四山蕭颯來悲風。——出自王炎《鳙溪行》
9、新構茅齋野澗東,松楸交影足悲風。——出自唐·蕭微《題少陵別墅》
10、莎徑罷鳴唯泣露,松軒休舞但悲風。——出自唐·張賁《奉和襲美先輩悼鶴》
11、誰謂流傳到喬木,果然踐響托悲風。——出自晁公溯《鮮于東之晉伯之子贈詩次韻》
12、中流擊楫來悲風,天闊參橫移北斗。——出自章甫《韓使君分送芍藥索詩因憶舊游》
13、時事方艱人物眇,可堪收淚灑悲風。——出自陳元晉《挽劉金部》
14、秋草荒臺響夜蛩,白楊凋盡減悲風。——出自唐·陳宮妃嬪《與顏濬冥會詩》
15、蓮花不見楊柳空,蒼煙白露雜悲風。——出自喻良能《潘淑妃》
16、曲終四座慘悲風,人人掩淚無人色。——出自南宋·陸游《對酒嘆》
17、殄滅四夷心不遂,裕陵蕭瑟獨悲風。——出自晁說之《痛恨》
18、岐豐禾黍泣寒露,咸陽草木來悲風。——出自元·王冕《痛哭行》
19、笑罷不知何處去,只應千古動悲風。——出自釋重顯《頌一百則》
20、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出自唐·陸龜蒙《吳宮懷古》
21、長松瑟瑟搖悲風,方床冷枕鳴秋蛩。——出自李彌遜《送鄒德久還鄉在福唐作》
22、妙論微言思落日,荒山窮谷夢悲風。——出自晁說之《鄧圣求作端明時嘗贈予詩云妙論出六合微言破九流其言雖過矣要是前》
23、惟是彩衣難再著,長林極目起悲風。——出自司馬光《和吳辨叔知鳳翔見寄》
24、惆悵荒原懶回首,暮林蕭索起悲風。——出自王處厚《游古陌吟》
25、銅雀臺成玉座空,短歌長袖盡悲風。——出自唐·汪遵《詠銅雀臺》
26、縱奪臨機言話墮,遂令千古動悲風。——出自釋如本《頌古三十一首》
27、土墳數尺何處葬,吳公臺下多悲風。——出自唐·白居易《隋堤柳-憫亡國也》
28、白楊獵獵起悲風,滿目黃埃漲太空。——出自宋·汪元量《徐州》
29、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樹色起悲風。——出自唐·皎然《兵后經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
30、一朝西陵瘞弓劍,帳殿寂寞來悲風。——出自劉克莊《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
31、一輪秋月映悲風,數和松音標此意。——出自釋印肅《偈頌十四首》
32、長河終歲足悲風,亭古臺荒半倚空。——出自歐陽修《滑州歸鴈亭》
“悲風”在中間的七言詩句
1、苦霰悲風作斧斤,千秋松竹損精神。——出自孔武仲《峰頂》
2、日晼晼兮川云收,棹四起兮悲風幽。——出自唐·水神《霅溪夜宴詩》
3、亂山落日葭萌驛,古渡悲風桔柏江。——出自南宋·陸游《有懷梁益舊游》
4、閨中莫道長相憶,客路悲風徹夜聽。——出自許琮《阻風渡頭見楊柳》
5、因君試寫別鶴吟,拂弦欲動悲風起。——出自李復《別鶴曲》
6、空原悲風吹苜蓿,胡兒飲馬桑乾曲。——出自劉子翚《怨女曲》
7、非時何事欲西征,為有悲風動紫荊。——出自王邁《送陳群何作吉西征》
8、隴水悲風已嗚咽,離鹍別鶴更凄清。——出自唐·司馬逸客《雅琴篇》
9、一夜悲風曉輒收,布衾如鐵強扶頭。——出自趙蕃《九月廿一日雪書呈進之》
10、白楊落日悲風起,蕭索寒巢鳥獨奔。——出自唐·劉滄《過北邙山》
11、千古傷心汴河水,陰天落日悲風起。——出自唐·李涉《六嘆》
12、依仁臺廢悲風晚,履信池荒宿草春。——出自唐·白居易《自問》
13、荊榛一閉朝元路,唯有悲風吹晚松。——出自唐·嵩岳諸仙《嫁女詩》
14、已將怨淚流斑竹,又感悲風入白蘋。——出自唐·羅隱《湘妃廟》
15、碑鈋祠廢榛莽中,蕭蕭只有悲風起。——出自李康伯《襄州太守王候復峴山羊公祠》
16、空山日落悲風吹,舉手睢盱道神語。——出自蘇轍《巫山廟》
17、五陵當日蓊如云,如今何處悲風起。——出自戴表元《春愁曲次劉正仲韻》
18、更教弟子橫琴送,彈徹悲風盡淚垂。——出自潘閬《與道士馮德之話別》
19、至今漢武銷魂處,猶有悲風木上來。——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望思臺》
20、無才為作招魂些,自有悲風宰樹吟。——出自戴復古《呈姚顯叔奉親送死極孝》
21、蓮花幕下悲風起,細柳營邊曉月臨。——出自唐·靈一《哭衛尚書》
22、彈徹悲風更廣陵,滄浪一為濯塵纓。——出自樓鑰《晝寢》
23、冤聲一慟悲風起,云暗青天日下山。——出自唐·雍陶《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別巂州一時慟哭云日為之變色》
24、已將愁淚留斑竹,又感悲風入白蘋。——出自唐·唐彥謙《湘妃廟》
25、道人急打五更鐘,窗外悲風正吼松。——出自趙蕃《枕上》
26、肝腸欲斷聲欲瘖,六月悲風起荒圃。——出自劉黻《哭藝堂湯先生》
27、長安城外白云秋,蕭索悲風灞水流。——出自唐·胡曾《詠史詩·灞岸》
28、草書已悟屋漏壁,詩句免悲風卷茆。——出自南宋·陸游《喜晴》
29、蔓草悲風知幾秋,黃桑晚葉野云愁。——出自張耒《偃王城》
30、嘆息光陰催白發,莫悲風月獨沾巾。——出自唐·李紳《建元寺》
31、那堪寂寞悲風起,千樹深藏李白墳。——出自唐·鄭谷《松》
32、江山咫尺生煙霧,萬年枝上悲風生。——出自汪元量《兵后登大內芙蓉閣孴·人梳洗處》
33、仰天慟哭悲風起,舉世中和孰嗣音。——出自徐暄《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東萊先生之墓》
34、起來同作悲風曲,倍覺先秋月影清。——出自樓鑰《渦月下鼓琴用淳韻》
35、講院悲風動素帷,搖松難更見吾師。——出自釋智圓《和聰上人悼梵天阇棃》
36、玉簫聲斷悲風起,不見長安李白愁。——出自汪元量《鳳凰臺》
37、欲前復卻路成迷,冷日悲風為慘凄。——出自趙蕃《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寄之》
38、遏云聲絕悲風起,翻向樽前泣翠娥。——出自唐·胡曾《詠史詩·銅雀臺》
39、不見金錢將翠羽,惟有悲風吹蔓棘。——出自舒岳祥《九日敏求與侄璋九萬載酒蓀墅邀予與胡山甫潘少白及華頂周服之道士》
40、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出自清·吳偉業《鴛湖曲》
41、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愁白楊。——出自唐·李白《勞勞亭歌》
42、穿云逸響蘇門嘯,卷地悲風易水歌。——出自南宋·陸游《醉中浩歌罷戲書》
43、山川慘慘空回首,落日悲風蔓草秋。——出自張耒《歲暮福昌懷古四首其一{谷州故城}》
44、高亭素壁黃昏后,疑有悲風落坐隅。——出自張榘《題包虎》
45、枯楊此日悲風起,寂寞無人哭墓廬。——出自劉克莊《同鄭君瑞出瀨溪即事十首》
46、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出自王之道《酬潘縣尉》
47、白紵舞女楊花輕,玉笙學得悲風鳴。——出自滕岑《白紵歌》
48、原上悲風吹宰樹,傷心雞絮莫攜將。——出自劉克莊《挽陳建昌》
49、鼓角悲風肅人馬,旌旗蔽日閃弓刀。——出自鄧深《秋大閱呈月湖先生》
50、離亭一笛悲風急,君賦秦州□□□。——出自汪元量《客感和林石田》
51、一庭落葉楸梧老,萬里悲風鼓角秋。——出自南宋·陸游《官居戲詠》
52、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出自唐·李商隱《夢澤》
53、珠隨明月生滄海,船挾悲風過洞庭。——出自陳普《鼓瑟》
54、千年冤魄化為禽,永逐悲風叫遠林。——出自唐·蔡京《詠子規》
55、八月悲風九月霜,蓼花紅淡葦條黃。——出自唐·鄭谷《雁》
帶“缽”的經典詩句
搜集了76句帶“缽”的經典詩句,其中“缽”開頭的有7句,“缽”結尾的有33句,“缽”在中間的有36句。
缽開頭的經典詩句
1、缽傳烘瑪瑙,石長翠芙蓉。——五言·出自唐·元稹《度門寺》
2、缽帽絕朝宗,簪裾翻拜伏。——五言·出自唐·靈一《遠公》
3、缽付靈童洗,香教善女熏。——五言·出自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韻》
4、缽略城邊日欲西,游人卻憶舊山歸。——七言·出自唐·譚用之《塞上》
5、拄杖挑起空中云,缽盂漉上波心月。——七言·出自宋·白玉蟾《送珊上座歸育王》
6、缽盂分我云堂飯,拄杖敲君竹院門。——七言·出自南宋·陸游《簡南襌勤長老》
7、貸米東村待不回,缽盂過午未曾開。——七言·出自南宋·陸游《貧甚戲作絕句》
缽結尾的經典詩句
1、清沼濯瓢缽,雜和煮稠稀。——五言·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2、莫問休持缽,從貧乞已疏。——五言·出自唐·齊己《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3、竹房見衣缽,松宇清身心。——五言·出自唐·崔顥《贈懷一上人》
4、泉魚候洗缽,老玃戲撞鐘。——五言·出自唐·費冠卿《答蕭建》
5、暖灰重擁瓶,曉粥還分缽。——五言·出自唐·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
6、荊南旋杖缽,渭北限津梁。——五言·出自唐·李嶠《送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
7、唯將舊瓶缽,卻寄白云中。——五言·出自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
8、雨氣潤衣缽,香煙泛庭除。——五言·出自唐·岑參《觀楚國寺璋上人寫一切經院,南有曲池深竹》
9、終說將衣缽,天臺老去休。——五言·出自唐·齊己《贈無本上人》
10、終須執瓶缽,相逐入牛頭。——五言·出自唐·姚合《寄無可上人》
11、秋江洗一缽,寒日曬三衣。——五言·出自唐·賈島《送去華法師》
12、一公持一缽,相復度遙岑。——五言·出自唐·戴叔倫《草堂一上人》
13、遠道擎空缽,深山蹋落花。——五言·出自唐·賈島《送賀蘭上人》
14、惟擎一鐵缽,舊亦講金剛。——五言·出自唐·貫休《送僧之湖外》
15、歸來倦拂床,聯句斗擊缽。——五言·出自宋·白玉蟾《戴月游西林》
16、薺糝朝供缽,松肪夜照書。——五言·出自南宋·陸游《久雨》
17、食似開僧缽,居如寓店家。——五言·出自南宋·陸游《排悶》
18、飯熟起開缽,困來徐倒床。——五言·出自南宋·陸游《屏跡》
19、山僧撲破琉璃缽,壯士擊折珊瑚鞭。——七言·出自唐·無名氏《琵琶》
20、怪來昨日休持缽,一尺雕胡似掌齊。——七言·出自唐·皮日休《重玄寺元達年逾八十好種名藥凡所…余奇而訪之因題二章》
21、戲將秋色分齋缽,抹月批風得飽無——七言·出自宋·惠洪《崇勝寺后,有竹千余竿,獨一根秀出,人呼》
22、鐵瑯珰語尋齋缽,銀鱍刺肥收釣緡。——七言·出自宋·方岳《湖上》
23、今夕幽人換詩骨,花月即是詩衣缽。——七言·出自宋·白玉蟾《賞梅感興》
24、含漿似注甘露缽,好與文園止消渴。——七言·出自宋·艾性夫《盤圃張伯誠餉柑》
25、含新嚥秀入清脾,蔬筍敢污甘露缽。——七言·出自宋·艾性夫《贈古崖復上人游》
26、乳糜但喜分香缽,銀勝那思映彩鞭。——七言·出自南宋·陸游《殘臘》
27、市門乞食僧持缽,關路哦詩客跨驢。——七言·出自南宋·陸游《城南道中有感》
28、澗水潺湲供洗缽,松風蕭颯入行縢。——七言·出自南宋·陸游《前詩感慨頗深猶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讀而悔之乃》
29、鄰僧不用分香缽,蓮芡猶堪過半年。——七言·出自南宋·陸游《秋思》
30、鄰僧每欲分齋缽,廟史猶來索社錢。——七言·出自南宋·陸游《晚秋出門戲詠》
31、故攜開士降龍缽,來寄高人夢蝶床。——七言·出自南宋·陸游《寓天慶觀有林使君年八十七方燒丹云一桼米大》
32、中分香積如來缽,對現毗耶長者身。——七言·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韻張德甫奉議》
33、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缽。——七言·出自宋·蘇軾《蠟梅一首贈趙景貺(〔一題:次履常蠟梅韻》
缽在中間的經典詩句
1、至今鐵缽在,當底手跡穿。——五言·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
2、綻衣秋日里,洗缽古松間。——五言·出自唐·王維《同崔興宗送衡岳瑗公南歸》
3、有松堪系馬,遇缽更投針。——五言·出自唐·段成式《游長安諸寺聯句·靖恭坊大興善寺·老松青桐聯二…絕句》
4、因知護王國,滿缽盛毒龍。——五言·出自唐·孟郊《夏日謁智遠禪師》
5、持缽何年至,傳燈是日歸。——五言·出自唐·孫逖《送新羅法師還國》
6、禪門至六祖,衣缽無人得。——五言·出自唐·靈澈《句》
7、今旦飛錫去,何時持缽還。——五言·出自唐·岑參《青龍招提歸一上人遠游吳楚別詩》
8、一從持缽別,更未到人間。——五言·出自唐·李端《秋日憶暕上人》
9、科斗書空古,栴檀缽自香。——五言·出自唐·秦系《秋日過僧惟則故院》
10、卷簾滄海近,洗缽白云飛。——五言·出自唐·章孝標《西山廣福院》
11、鐵缽年多赤,麻衣帶毳斑。——五言·出自唐·貫休《武昌縣與晝公兼寄邑宰》
12、木杯能渡水,鐵缽肯降龍。——五言·出自唐·戴叔倫《贈行腳僧》
13、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五言·出自唐·薛能《贈源寂禪師》
14、洗缽前臨水,窺門外有柴。——五言·出自唐·張祜《題靈隱寺師一上人十韻》
15、何人得心法,衣缽在曹溪。——五言·出自唐·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壇》
16、一缽事南宗,僧儀稱病容。——五言·出自唐·許渾《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
17、白日鐘邊晚,青苔缽上秋。——五言·出自唐·李益《哭柏巖禪師》
18、鯨吞洗缽水,犀觸點燈船。——五言·出自唐·李洞《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19、一溪拖碧繞崔嵬,瓶缽偏宜向此隈。——七言·出自唐·翁承贊《題景祥院》
20、常思和尚當時語,衣缽留將與此人。——七言·出自唐·李涉《題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21、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七言·出自清·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22、釋子身心無有分,獨將衣缽去人群。——七言·出自唐·劉長卿《舟中送李十八》
23、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七言·出自唐·岑參《太白胡僧歌》
24、傳衣傳缽理難論,綺靡銷磨二雅尊。——七言·出自唐·尚顏《寄荊門鄭準》
25、龍缽已傾無法雨,虎床猶在有悲風。——七言·出自唐·李紳《鑒玄影堂》
26、秀眉青目樹花衣,一缽隨緣智不知。——七言·出自唐·貫休《送少年禪師二首》
27、兩邊角子羊門里,猶學容兒弄缽頭。——七言·出自唐·張祜《容兒缽頭》
28、每想苑墻危逼路,更思缽塔曉凌煙。——七言·出自唐·貫休《謝臣穆露住
29、愿得遠公知姓字,焚香洗缽過浮生。——七言·出自唐·盧綸《夜投豐德寺謁海上人》
30、日東來向日西游,一缽閑尋遍九州。——七言·出自唐·齊己《送僧歸日本》
31、霜中一缽無辭乞,湖上孤舟不廢禪。——七言·出自唐·皮日休《臘后送內大德從勖游天臺》
32、東閣無人事渺茫,老僧持缽過丹陽。——七言·出自唐·吳融《金陵遇悟空上人》
33、聞有湯泉獨去尋,一瓶一缽一無金。——七言·出自唐·杜荀鶴《送僧赴黃山沐湯泉兼參禪宗長老》
34、枿坐云游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七言·出自唐·杜荀鶴《贈質上人》
35、湖浪參差疊寒玉,水仙曉展缽盤綠。——七言·出自唐·無名氏《雞頭》
36、蕃東節度缽闡布,忽見新城當要路。——七言·出自唐·白居易《城鹽州-美圣謨而誚邊將也》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文章分享結束,玄影如詩和關于空界的詩句有哪些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嗎?歡迎再次光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