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夜之戀邂逅怎么三星
光與夜之戀邂逅三星就是把每個選項的劇情都選擇一遍。
解鎖邂逅需要先通過主線劇情第五章,然后每個男主的都是分別解鎖的。
每個邂逅的最后一小節都有一個選項是需要特定靈犀來解鎖。
游戲背景設定
時尚界嶄露鋒芒的新星設計師,秉持心中熾熱,追求閃耀夢想。殊不知,命運的軌跡已悄然開幕。光與夜,是浩瀚千年書寫下的浪漫序曲,是流放者留存天地間的最后箴言。而我們的故事,究竟是輪回的相遇。還是命定的重逢撥動抉擇的指針,扒開未知的迷霧,指向專屬于你的未來。
凝聚星辰力量的結晶,經過千百年時間驗證,意義非凡。極光在降臨時,也曾愛上這片斑駁的霓虹。每個努力的自己,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光。表白心跡的信箋,可在信使花園獲得。他想說的都在這里,你要聽。
你的聲音和樣子隨電波而來,我的思念如水洄流而去。撥動時間水面,日月交替,晦明變換。不要害怕,最后的總會有繁星照徹。一起約會吧,無論天晴多云、白晝暗夜。
光與夜之戀 光與夜之戀三星卡有必要養嗎
光與夜之戀中,三星卡在游戲中的表現確實不如其他星級的卡牌。六星卡、五星卡和四星卡在屬性和技能上都更勝一籌,三星卡在戰斗中的效果相對較弱,因此養三星卡的意義不大。
尤其是在游戲后期,隨著角色等級的提升,三星卡的實用性逐漸降低。相比之下,六星卡和五星卡能夠提供更為強大的戰斗力和更多的玩法。玩家更傾向于培養這些星級更高的卡牌。
游戲中的資源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將時間和資源投入到三星卡的培養上,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而投入到六星卡和五星卡的培養上,則能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和更高的成就感。
在光與夜之戀中,三星卡沒有必要去專門培養。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游戲需求和資源情況,合理分配時間和資源,選擇更有潛力的卡牌進行培養。
拓展資料《光與夜之戀》是一款高沉浸互動戀愛手游,匯聚頂級CV、作曲家、畫師及編劇團隊,營造真實戀愛氛圍。游戲設定在光啟城市,玩家將與四位男主角展開多線劇情,體驗命運抉擇。世界觀中,流放者因弒神之戰長眠海底,等待命運的逆轉。玩家扮演設計師,通過選擇影響故事走向,實現無限希望。游戲提供豐富互動劇情、職業成長和沉浸式視聽體驗,帶來獨特戀愛體驗。
光與夜之戀金幣怎么花收益高
1,金幣:光與夜之戀前期會非常缺金幣,養卡升級都需要錢。如果抽卡抽到重復的三星四星需要進階的話,千萬不要進階三星,進階四星(疊三次以上可以嘗試用于前期過渡)也是在屬性卡實在沒有五星以上情況下。進階一次要2000金幣,用于低星卡養成不太劃算。每天把遇見極光打滿,每天10次,沒用完的不會疊加到明天。2,光影:光影長河每天需要打滿,看你目前六星卡五星卡是什么男主,這張卡光影解鎖需要什么材料,解鎖二段光影后會給這張卡的主屬性加2000戰力,非常重要。
3,經驗:研習之旅可以加大量經驗,能刷到哪刷到哪,研習的答題即使答錯獎勵都是一樣的,這個不用在意。
老壽星 由來
【簡介】
[編輯本段]
星名,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本為恒星名(詳見下文),為福、祿、壽三星之一,又稱南極老人星。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后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明朝小說《西游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警世通言》有“福、祿、壽三星度世”的神話故事。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持杖,額部隆起。古人作長壽老人的象征。常襯托以鹿、鶴、仙桃等,象征長壽。
【起源與形成】
[編輯本段]
福、祿、壽三星中的壽星老人,是一身平民裝扮,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但在古代,他卻曾經是地位崇高的威嚴星官。壽星老人,有著怎樣的演變經歷,如何從一位威嚴的星官,演化為最和藹可親的世俗神仙?
壽星即老人星,西方天文學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南極老人星。但供奉他的理由,卻與今天大不相同。大意是說見到壽星,天下太平;見不到就預示會有戰亂發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講到如果老人星顏色越是暗淡,甚至完全不見,就預示將有戰亂發生。
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確短暫而稀少。幾十年一亂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蕩局面的絕好象征。但僅僅是象征還遠遠不夠,古人觀天象,占星氣,都是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目的。那么南極老人星的實用價值在哪里呢?或許就在于他的老年人身份,和他能夠承載一種重要的倫理價值觀念——那就是尊老、孝道。
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他親自奉獻供品,宣讀表達敬意的祭文。同時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還贈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這件盛事記錄在《漢書·禮儀志》中,同時敬奉天上的壽星和人間的長壽老人,是漢明帝的一大創舉。
《史記·封禪書》“壽星祠”《索隱》,“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也:”宋樓鑰《玫瑰集》四《葉處士寫照》詩:“更添松竹作壽星,我已甘心就枯稿。”后借喻長壽之人。元方回《桐江續集》二十《戊戌生日》詩:“客舍逢生日,鄰家送壽星。”
尊老敬老,是善良天性的體現。而漢明帝借此機會展示自己尊老美德,無疑是希圖籠絡人心的政治秀。不僅僅是提倡,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
王杖,也稱為鳩杖,因為手杖的頂端是斑鳩鳥的雕像?;实圪浰网F杖給老年人,據說因為斑鳩是不噎之鳥,意思可能是祝愿老年人飲食安康,健康長壽。那么這柄手杖代表怎樣的特權呢?
1981年甘肅武威發現一批漢代竹簡,上面記載了若干刑事案件,其中幾樁就涉及持王杖的特權老人。第一樁說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毆打持杖老人,后來被判斬首棄尸于鬧市。第二樁說的是一位漢朝鄉級的基層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觸犯法律的嫌疑,擅自扣留老人。雖然沒有毆打行為,結果也被處以極刑,斬首示眾。從這兩樁案件的判決結果來看,都顯示出對持杖老人的有意偏袒。而另一些竹簡上記載的漢代商業法令中我們還發現,在生意場上,持杖老人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公元前32年漢成帝頒布的詔令中規定:老年夫妻無兒女供養者可獲準經營酒類生意,并且一律免稅。有自愿照料孤寡老人的生意人也可獲得免稅待遇,特許免稅開店賣酒。
統觀兩漢典章制度文獻,類似的詔令時有記述。為什么僅僅因為年老就可以擁有特權,又為什么兩漢政府從嚴立法,來強制推行尊老孝道呢?
這是因為尊老不僅是一種美德,它所派生出的孝道倫理還是封建王朝的治國之本。孝道的核心是服從父權。在儒家提倡的天地君親師五倫中,君臣關系等同于父子關系。那么提倡孝道實際上就是褒揚忠臣品格。
既然南極老人星承擔如此重要的教化任務,古代星象家說他是關乎國運興衰的壽星,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濃重的政治色彩卻使他偏離祈愿長壽的本義。普通人更關心的是自己如何才能長生不老。于是道教提供解決之道,方法是塑造一位長壽有道的成功實踐者。
四川眉山市彭山鎮,《華陽國志》記載是彭祖的故鄉。對彭山人來說天上的壽星就是人間的彭祖,因為他保持著最高長壽紀錄——767歲。這種說法來自東晉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傳》。
767歲的高齡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歷史上彭祖似乎確有其人。《史記·楚世家》記載了他的顯赫出身,他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孫子。算起來從夏朝至商朝統共活了近800歲。而有關他的長壽故事早在秦漢以前就已流傳。屈原的長詩《天問》中就曾提到他,孔子和莊周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將他視為長壽的典范。
彭祖雖然不是天上星官,但人們確信他掌握了一套養生的方法,是真實生活中靠修煉獲得長生不老的成功者。這也是人們將他與壽星合二為一的原因。
可以活到767歲,這是怎樣一種長生不老的養生術?《莊子·刻意》中有記載: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導引之術,彭祖壽考者好之。吐故納新是說用意念調節呼吸,熊經鳥伸和導引又是怎么回事呢?
所謂熊經是指模仿熊攀援的動作,所謂鳥伸是指模仿鳥類尤其是鶴展翅引頸的姿態。由此可知,彭祖的導引術實際上是一種模仿動物形體動作的健身體操。
先秦道家認為天地是不朽和永恒的。天地化生萬物、孕育生命,這是天地至仁至善之大德。人們認為天是仁慈的,本來在賦予生命的同時也教給人們長壽之術。可是后來人們沉浸在各種物欲功利帶來的膚淺快樂中不能自拔,于是漸漸失去了長壽本能。但還是有補救辦法,那就是道法自然,向自然界的動物們學習。
模仿熊,是因為他能在冬眠期長達數月不進食,養生家認為這是因為他通曉食氣辟谷之術。模仿鶴的理由似乎是看中他的優雅,和扶搖升空時自在逍遙;或許人們想象自己得道成仙那一刻,也應當像仙鶴那樣優哉游哉。
魏晉以來,道教的養生理論漸成體系。托名彭祖的著述多達數十部,有《彭祖養性經》、《彭祖攝生養性論》及《彭祖養性備急方》等。除了導引氣功,煉丹術,中醫中藥等養生療病理論以外,還涉及烹飪飲食,和房中術。
道教經典中早就談到人的這兩種生理需求“食、色,性也”,認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與儒家視之為洪水猛獸的態度截然相反,彭祖養生術不避諱談食談色,并將其作為重要的修煉內容。
所謂食,是指飲食烹飪術。過去廚師行業將彭祖作為祖師爺,在每年農歷——傳說彭祖生日那天,全國的烹飪大師齊聚徐州城東門外的彭祖廟,拜謁祖師爺彭祖。因為彭祖是有記載以來的第一位美食家和技藝高超的廚師。早在屈原的《天問》中,就提到彭祖調制野雞羹獻給堯帝的著名典故。
彭祖烹飪手藝之高超,居然可以治愈厭食頑癥,那么吃出健康長壽的觀念也就很容易被人們接受。
飲食烹飪術隨即被納入養生理論,并與導引健身相輔相成。模仿長壽動物的形體動作可以長生不老,而另一種更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吃下肚去。于是所謂長壽動物如烏龜,鹿,鱉都成了長壽滋補品,借助導引體操和烹飪美食達到健身長壽目的,可謂是雙管齊下。
那么房中術,為什么也被看做養生理論的重要內容呢?這是因為古人將男女比附于天地,天地交接化生萬物,男女接合傳宗接代,所以男女交合是模仿天地的陰陽調和之道。以道教養生理論看來,房中術也是長生不老的修煉方法。
由于道教養生觀念的融入,也使壽星形象發生相應的改變。最突出要數他碩大無朋的腦門。這是山西永樂宮壁畫,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壽星形象。在永樂宮中上千位神仙中,我們一眼就能將他認出,就是因為他那超級的大腦門兒。
關于大腦門的來歷,有多種猜測,有人認為大腦門來自返老還童現象,老人和小孩有諸多體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嬰兒頭發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樣。而頭發少自然額頭就顯得很大。
壽星的大腦門,也與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比如丹頂鶴頭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長生不老?;蛟S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融合疊加,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
壽星的手杖的變化則顯示他政治教化功能的削弱。原來象征特權的雕有斑鳩的王杖,換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民間傳說在大地的東北方是惡鬼居住的地方,有一道大門,稱為萬鬼之門,將惡鬼拒之門外。據說這道大門就是天帝用桃木做的。為了保險起見,在門前還栽種兩棵桃樹,來鎮鬼驅邪。有趣的是,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桃樹的汁液的確含有某種抑制細菌生長的特殊成分。在過去中藥里桃樹枝也是一味藥,并且人們相信朝向東北,也就是朝向鬼門方向的桃枝——藥力最佳。過去象征特權的王杖,現在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
湖南長沙,壽星街,因這里曾有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星祠而得名。據地方志記載時,早在唐朝這里就建有壽星祠,一直持續到民國。據說當年香火旺盛,很多人專程到這里燒香祈求壽星保佑。
再向南一百多里,就能到達真正的長壽福地---南岳衡山,也就是對聯里經常講到的壽比南山的南山。唐宋時期,山上建有大小壽星廟不下十座,現存這座壽星亭,是宋朝的遺物。
但是古代南岳衡山供奉的主神卻不是壽星,而是南極長生大帝。這座始建于唐朝的南岳大廟就是專為他建造的。東南西北中五岳之神,都是由自然的山神崇拜演進而來的。所謂南極長生的長壽意味,可能也來自古人對南方氣候的想象。而壽星在天空的位置也恰好位于正南方向,人們認為這里離壽星燒香發愿、表達虔誠也自然容易被壽星聽到。
在后世的民間傳說中還常將南極長生大帝和南極老人星混同為一,也許就是因為他們名字中都有南極,和長生長壽概念接近的緣故。在道教神仙譜系中,這兩位神的地位都遠比彭祖為高。彭祖雖然長壽有道,但畢竟是歷史人物,比不得南極大帝和南極老人星天神一般尊貴。
所以說起壽星,還是以南極老人星或南極仙翁身份最為出名。
元明以來,道教神仙隊伍不斷壯大,而保佑長壽已是神仙的必做功課。如南極大帝,南斗北斗,十二生肖保命真君,三十六天罡,六十本命甲子神等等,都具有保佑長壽的職能。不加節制的造神,其結果就是導致權力分散,大大削弱了壽星的神性。
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漢以來沿襲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壽星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從此大跨步進入民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舊時彭山縣民眾給老人祝壽過生日,都會張掛一幅壽星畫像。雖然請神下凡往往流于形式,但生日宴會能博得老人高興卻是實實在在的。家人齊聚,子孫滿堂,品嘗美酒佳肴,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場面是表達孝心和親情的家庭儀式,壽星畫像則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符號。
過生日祝壽的風俗起初并不盛行,這或許源于一種質樸的觀念:因為人們認為自己的降生日實際上是母親的受難日。緬懷父母之恩與為自己祝壽的喜慶氣氛很不相合。到明清以后,給老人過生日的風俗才逐漸興起。康乾盛世幾次規模空前的盛會,使民間祝壽風俗得以興盛。歷史上最奢華的一次生日宴會,是乾隆皇帝舉辦的千叟宴。這一年乾隆74歲,又喜得五世玄孫,自稱是古稀天子,十全老人。他頒詔請天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代表共計六千余人,來紫禁城赴宴,慶祝自己的生日。
這張名為《萬壽盛典》的圖畫描繪了當時的盛況。老人們在家人的攙扶下應邀赴宴,布滿京城大街小巷。
上行下效,從清朝以來,給老人做壽過生日蔚然成風。并逐漸形成繁雜的禮儀排場,有些老規矩還一直沿襲到今天。
比如過生日的年歲原則,一般是過整數壽,即四十,五十,六十。但七十以后,又增加很多說法。77又稱喜壽,因為喜字的簡寫連筆拆開看就是77,88又稱作米壽,這也是拆字的說法。
這是因為年過七十古來稀,多一種說法也就多了一次闔家團圓讓老人高興的機會。百歲以后,更是年年都要辦,而且要大辦特辦。這樣做是兒女表達孝心,希望借此帶給老人更多幸福感。重視家庭、親情,敬老愛老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祝壽典禮則是這種美德的外化形式。
雖然壽星不再具有威嚴的神性,卻因為民間倫理生活的需求而代代相傳。
[編輯本段]
由于道教養生觀念的融入,也使壽星形象發生相應的改變,最突出的要數他碩大無比的腦門兒。山西永樂宮壁畫中的壽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壽星形象。在永樂宮上千位神仙中,我們一眼就能將他認出,就是因為他那超級的大腦門兒。
壽星的大腦門兒,也與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比如丹頂鶴的頭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是3000年一開花,3000年一結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長生不老?;蛟S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融合疊加,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兒。
壽星,又稱南極仙翁。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它在天文學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壽星。
【壽星手杖何用】
[編輯本段]
大家都知道,壽星手中有一柄手杖?!稘h書·禮儀志》記載,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還贈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王杖也稱鳩杖,因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得名。1958年,漢墓出土過兩柄這樣的鳩杖,鳩杖下部木制杖身早已炭化無存,而頭部的斑鳩雕像由于有漆膜保護,歷經1800多年仍舊光亮如新。
1981年甘肅武威發現一批漢朝竹簡,上面記載了若干刑事案件,第一樁說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毆打持杖老人,后來被判斬首棄市。第二樁說的是一位漢朝鄉級的基層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觸犯法律的嫌疑,便擅自扣留老人,雖然沒有毆打行為結果也被處以極刑,斬首示眾。公元前32年,漢成帝頒布的詔令中規定,老年夫妻無兒女供養者可獲準經營酒類生意,并且一律免稅。
但是魏晉以后,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斑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漸被削弱。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過去象征特權的王杖,現在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漢以來沿襲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壽星被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從此大跨步進入民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福祿壽三星的崇拜】
[編輯本段]
福祿壽三星,起源于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賦予他們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由于他們在民間的影響力,封建政府曾借助用于實施王道教化,道教也曾對他們大加推崇,以招徠信眾,擴大自己的聲勢。雖然他們后來失去了高高在上的神威,卻也因此獲得自由,走入尋常巷陌,千家萬戶,成為古代民間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實寫照。
福祿壽三星高照,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愿長輩幸福長壽。道教創造了福、祿、壽三星形象,迎合了人們的這一心愿,“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語。
三星也是許多民間繪畫的題材,常見福星手拿一個“福”字,祿星捧著金元寶,壽星托著壽桃、拄著拐杖。另外還有一種象征畫法,畫上蝙蝠、梅花鹿、壽桃,用它們的諧音來表達福、祿、壽的含義。
【天文學中的壽星】
[編輯本段]
一、星名。又叫老人星,南極老人,即船底座α星,是天空中亮度僅次于天狼星的恒星,也是南極最亮的星。壽星在夜空中能持續不斷地發光,應了人壽長久的意愿,因此備受人們的歡迎。李隱曰:“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也。”
當14000年織女星成為北極星的時候,壽星也將成為南極星。
二、十二星次之一。配十二辰為辰時,配二十八宿為角、亢二宿。據《爾雅》古亦以上述二宿為標志星。按《漢書·律歷志》,日至其初為白露,至其中為秋分。明末后譯西方的黃道十二宮中的天秤宮為壽星宮。(據《辭海》)
迷信者認為它與人的性格、命運有關,以下為相關內容:
壽星:約公歷9月8日~10月7日
性格特點:如字面所示,“壽星”座的人擁有福壽。表面上看來你是個懶惰之人,但一旦有了目標,你便會充滿熱情地開始實干,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但你的熱情難以持久。你也不喜歡團體活動。
戀愛傾向:真正的戀愛之前,你會遇到不同類型的異性,感情經歷頗豐富。但最終你還是會得到十分幸福的戀情。適合你的異性是能坦白指出你缺點和錯誤的人。
戀愛武器:如果你是個女孩,你的魅力則是溫柔如水及披肩的長發;如果你是個男孩,英俊及男子氣概則是你的魅力。
【稱謂——壽星】
[編輯本段]
用于祝壽場合,被祝壽人稱為壽星。
【人物】
[編輯本段]
附會的人物。一說為歷史上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后被神化為道教始祖?!渡裣蓚鳌分姓f他在周朝已三百多歲,生來滿頭白發,頭頂隆突,廣額大耳,長眉寬鼻,方口厚唇,額刻三五紋理,耳有三個漏門。性情恬淡無欲,主張無為而治。后人們以他的長壽為偶像。頂禮膜拜。祝人長壽,常用“壽星”相稱。一說為仙人彭祖。《神仙傳》或《列仙傳》中都有描述。傳說上古顓項玄孫彭祖,殷末時已活了七百六十七歲,依然不見衰老。相傳他活到八百多歲,兒子己死過五十四個,他還說自己命短。故后人也以彭祖為長壽者的代稱,稱為老壽星。傳統吉祥紋樣,一般常以老子形象來作為壽星,亦名“老壽星”。